那顺达来
-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 基于GIS的扎鲁特旗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
- 2020年
- 空间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法在研究地名的空间分布模式、空间关联性、空间分布格局等问题上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对扎鲁特旗3349处地名进行了语源分类后,利用了核密度估计法、多距离空间聚类、局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蒙语及汉语地名的空间分布模式呈现出显著的聚类分布模式,其中蒙语地名密度在北部和西南部较多,汉语地名主要在中部较为密集.这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及历史上清代的政策、人口活动、经济方式的变化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 苏都尔那顺达来
- 关键词:地名语言文化核密度估计
- 1635—2019年通辽地区聚落变迁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以通辽地区为研究区,统计3 943个聚落并作矢量点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分析法对研究区聚落1635年以来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通辽地区聚落从1795年开始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莫兰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分布模式在整体上从1723年开始从随机分布越来越趋于显著的集聚分布。从不同年份的Ripley’s K函数看出,局部上1635—1723年一直处于集聚与离散不均衡的情况,所有距离段内从1795年呈现出显著集聚分布模式。(2) 1635—1840年,聚落点的几何中心呈现出西南-东北-西北的演变轨迹。核密度分析表明,聚落点在1635年是南部离散分布,1723—1840年南部密度最高。1840—1912年中部出现大量聚落,分布格局变为中部密度最高,1947年至今,西南部和中部都有大量的增长,北部也有一定增长,分布格局变为中部与西南部河流流域最密集。(3)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变是人地关系规律、宏观与微观的人文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中地形、水文、气候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居住,进而影响聚落的分布格局。聚落的增长速度及空间演变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人口迁入规模关系密切,土地政策及行政区划调整、人口迁徙等因素是主要的人为因素。
- 苏都尔那顺达来东方杰苏布登格日勒苏力德苏亚拉其其格马尚谦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基于GIS的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地名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扎鲁特旗地处兴安岭余脉到辽河平原北部,跨中国地形二三阶梯,因各种自然条件所限形成了南农北牧、中间交叉的农牧交错带。通过以内蒙古扎鲁特旗3349处地名作为考察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地理集中指数及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对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研究区自然景观地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北部丘陵和中、小山地区,地形地貌类地名集中分布于地形过渡区,即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水文地名主要分布在相对低海拔地区,与河流大小关系不明显,呈南北均匀分布,呈现出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名分布特征;(2)人文景观类地名多分布于中部与南部地区,其分布特征看,人文聚落地名与自然水文地名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中部地区随河流带状分布,并且因农业依赖水资源的特征而地表水、地下水富集的相对低海拔区和滨河地区集中的规律。这也是半农半牧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3)人文地名经历从清初的随机分布到现在的集中分布的过程,大多人文地名在近百年内形成,其中聚落地名从清初的小型聚落到清末蒙地放垦后初具规模,再发展到现在较有规模的集中聚落。经济、交通、建筑类地名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工业化、城镇化而逐渐集结。(4)研究区地名整体分布看,影响自然地名的主要因子是地貌、水文条件、气象气候、地名认知等,而人文地名的分布受自然因素外,还有政策、人口活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 苏都尔那顺达来其力木格东方杰
- 关键词:GIS地名核密度估计
- 卫拉特杜尔伯特部起源考
- 2013年
- 本文基于明清时期蒙汉文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对清代多部文献所记"杜尔伯特部也先长子后代、也先长子博罗纳哈勒"等说法提出质疑的同时并做了一些考证,试图纠正清代文献中对杜尔伯特部起源与早期世系记载的错误。
- 那顺达来
- 关键词:世系
- 《蒙古游牧记》考辨
- 2011年
- 张穆所著《蒙古游牧记》是较有系统的蒙古史地著作。该著作资料翔实,是一部博览群书互相引证的佳作。但因为时代背景、个人知识所限,做出不少误引误考,本文就《蒙古游牧记》同治六年版,根据清代盟旗地图等资料,试图对其地名、人名误引误考进行考证和纠谬。
- 那顺达来
- 新疆多语种地名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037个地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5核密度的空间平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以多语种地名的视角,分析新疆各语种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发现:汉族与维吾尔族为农耕民族,因生产方式对地形、坡度的挑剔和水源的依赖等特征,新疆汉语和维吾尔语地名多分布于山前冲积平原,以天山山脉为界,天山北麓汉语地名集中分布,南麓维吾尔语地名分布密集;蒙古族与哈萨克族为游牧民族,因其换季游牧需要广阔草场等特性,蒙古语地名多分布于天山北麓以西的缓坡、低山、高平原地区,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哈萨克语地名集中分布于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山及伊犁河谷的中山区。总体上,新疆多民族多语种地名的分布特征与地形海拔、坡度等地理环境条件和以此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关系密切。
- 东方杰那顺达来苏都尔
- 基于GIS的呼和浩特地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 2023年
- 以呼和浩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DEM图像、历史文献、历史地图等资料,利用GIS对呼和浩特3726条地名进行分类,并进行核密度分析、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和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地名空间布局分为南、北、中3个部分,北部密集集中于山地平缓地区和历史旅蒙商道地区,中部平原地区地名均匀分散;(2)人文景观类地名数量多于自然景观类地名,但地形地貌类地名占比最多,地区内地名命名以反映地貌状态为先;(3)南北部山地地区地名数量密集,热点程度最高,土默特平原、阴山为地名分布冷点区域;(4)商业发展、宗教文化、人口迁徙、多民族混居等历史、社会因素对呼和浩特地名空间分布具有深远影响。
- 穆森那顺达来苏力德苏亚拉其其格苏布登格日勒
- 关键词:GIS地名
- 3种MODIS火烧迹地产品监测误差及评价——以蒙古高原东部草原火为例
- 2023年
- 火烧迹地是全球变化和碳循环等研究所需的主要参量之一,准确监测火烧迹地对于提高火险预警及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3种MODIS产品数据,对2001~2016年蒙古高原东部火烧迹地面积进行了年际变化趋势分析,并以2013~2015年全球30 m分辨率火烧迹地产品为参考数据集,对3种MODIS火烧迹地产品监测精度进行验证与评估。结果发现:(1)MCD45A1、MCD64A1、FireCCI51产品在2015年监测到的场次依次为327、160、71,共同监测到的仅40场;监测面积依次为:27082.46 km^(2)、17227.62 km^(2)、19526.47 km^(2),3种产品累加监测面积为37373.82 km^(2),但其交叉面积仅6896.99 km^(2)。(2)与全球30 m分辨率火烧迹地产品对比分析发现,3种产品复合精度F1得分最高为0.96,最低只有0.03,监测率参差不齐。(3)在2013~2015的3年尺度上,3种产品平均复合精度为0.70、0.62、0.60,即MCD45A1>FireCCI51>MCD64A1。在多年(2001~2016)尺度上,3种产品监测率为61%、59%、50%,即MCD64A1>MCD45A1>FireCCI51。
- 永梅那顺达来银山银山包玉龙
- 关键词:草原火
- 卫拉特杜尔伯特部研究
- 杜尔伯特部是卫拉特四部之一,与准噶尔同祖,都是从绰罗斯部分出来的大部。明末清初,达赖太师主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部强盛一时,不论在内部的和睦相处还是与其他部族、国家的战略关系上,都很主动。达赖太师去世后,杜尔伯特部不断发生...
- 那顺达来
- 文献传递
- 跨农牧交错区饮食习俗分异与地理环境的耦合关系
- 2018年
- 民俗是人们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饮食文化是最基础的一种民俗文化.就饮食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言,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饮食习俗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都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论文通过统计农牧业比重指数,对山西霍州至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一线进行农业、牧业分区.以此为基础,描绘出"南农北牧"的农牧交错带经济方式渐变态势,进而梳理饮食民俗事项在区域间的交融与分异.
- 李林玉那顺达来
- 关键词:饮食民俗地理环境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