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显 作品数:7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旁路转流或重建术后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置管溶栓术在下肢动脉旁路转流或重建术后急性血栓形成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15例下肢动脉旁路转流或重建术后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置管溶栓并观察疗效。结果 15例患者症状改善,其中13例再通,再通率为86.7%,2例因吻合口狭窄行二期手术探查,无缺血症状复发,无截肢及死亡,均未出现系统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旁路转流术后急性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邓显 杨辉 周翔宇 何延政关键词: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 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22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常见甲状腺手术与术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科2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测定血清PTH,术前1天及术后1~5d测定血清钙。结果:甲状腺全切术及有淋巴结清扫时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次全切除术及无淋巴结清扫(P<0.05),无低钙血症组术前术后血中PTH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低钙血症组术后比术前降低(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与甲状旁腺的损伤关系密切,甲状腺全切术及有淋巴结清扫时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增加。 杨辉 邓显 施森 周翔宇 何延政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素 低钙血症 高糖通过氧化应激反应激活TNF受体调控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目前,关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存在有多种假说,其中内皮祖细胞/(EPC/)功能失调使糖尿病血管新生受损的机制研究已经受到广泛重视。内皮祖细胞对维持内皮细胞完整性、促进血管新生有重要作用,而高糖环境对内... 邓显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内皮祖细胞 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高糖诱导氧化应激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氧化应激对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骨髓中的单核细胞,培养3d后进行鉴定。鉴定后的细胞根据培养液中终末葡萄糖浓度的不同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5.5mmol/L)和高糖干预组。高糖干预组又分为3个亚组:高糖1组(15mmol/L),高糖2组(30mmol/L),高糖3组(60mmol/L)。分别在24、48、96h进行抗超氧阴离子(Of)、丙二醛(MDA)浓度、谷胱甘肽(GSH)含量、EPCs增殖检测,加抗氧化剂后再次检测EPCs增殖。结果培养3d后的细胞经鉴定证实为EPCs。同时间点高糖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在48、96h,高糖干预组GSH、抗0f含量,EPCs增殖显著降低(P〈0.05),MDA浓度明显升高(P〈0.05)。同浓度不同时间点与24h比较,高糖2组和3组MDA浓度明显升高(P〈0.05),GSH、抗O2含量,EPCs增殖显著降低(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高糖干预组+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自由基(TEMPO)与高糖干预组比较EPCs增殖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糖诱导大鼠EPCs氧化应激反应增强,EPCs增殖明显减弱。加入抗氧化剂后高糖干预组EPCs增殖又显著升高,提示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可能是影响EPCs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郭清保 刘勇 施森 周翔宇 孙晓磊 石镁虹 邓显 钟武 曾宏 杨辉 何延政关键词:内皮祖细胞 高糖 氧化应激 谷胱甘肽 中成药脉管复康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脉管复康片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chronic venous leg ulcer,CVLU)的疗效。方法:选取58例于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单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药物和弹力袜的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经过脉管复康片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及行走沉重感改善明显,治疗组患者各期肢体溃疡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溃疡平均愈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脉管复康片能有效促进静脉性溃疡的愈合。 邓显 周翔宇 施森 何延政 杨辉关键词:脉管复康片 静脉性溃疡 弹力袜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下肢缺血性疾病经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3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试验组接受PBSC联合PTA治疗,对照组仅接受PBSC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冷感、间歇性跛行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踝肱比值(ABI)提高明显(P<0.05);第6个月,试验组ABI(0.51±0.16)高于对照组(0.4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SC联合PTA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两者联合运用效果优于单纯PBSC治疗。 杨辉 邓显 施森 周翔宇 何延政 钟武关键词:下肢缺血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血管腔内成形术 糖尿病下肢缺血后侧支血管新生能力受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1年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独立于其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外引起心脏病及周围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其所致的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糖尿病不仅使大血管病变而致严重缺血性疾病,而且同时伴有侧支血管形成能力严重受损。一般来说,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其侧支形成足以代偿经阻塞动脉丧失的血流,但在糖尿病患者,因其侧支血管新生能力受损而使心肌、肢端、视网膜等严重缺血。因而,罹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糖尿病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截肢率的五倍之多[1]。目前关于糖尿病患者新生血管形成缺陷的原因尚无定论。 邓显 何延政 施森 周翔宇关键词:糖尿病 侧支血管 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