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肉瘤
  • 2篇介导
  • 2篇骨肉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转导
  • 1篇调查问卷
  • 1篇动力疗法
  • 1篇血卟啉
  • 1篇血卟啉单甲醚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药物治疗反应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原发恶性
  • 1篇原发恶性骨肿...
  • 1篇载体介导
  • 1篇增强型绿色
  • 1篇增强型绿色荧...
  • 1篇肉瘤细胞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蔡郑东
  • 4篇邓必勇
  • 3篇曾辉
  • 3篇傅泽泽
  • 2篇华莹奇
  • 2篇王卓莹
  • 2篇廖宇昕
  • 2篇付东
  • 1篇沈嘉康
  • 1篇孙梦熊
  • 1篇陈正启
  • 1篇吴非
  • 1篇孙伟
  • 1篇尹飞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骨转移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QLQ-BM22简体中文版的评估及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旨在将英文版骨转移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EORTC QLQ-BM22)翻译为简体中文版,并评估其效用.方法 将英文版骨转移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翻译成简体中文版,通过2位英语母语译者独立回译合并进行文化调试,发送至EORTC总部对回译版及原版进行比较.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骨转移癌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7~78岁,平均59.4岁.填写调查问卷并记录患者对问卷中内容理解存在的疑惑,评估患者对本问卷的理解程度,通过患者的反馈信息重新修改简体中文版问卷.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骨转移瘤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6~84岁,平均57.2岁.于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1、3和6个月随访时分别填写调查问卷;通过EORTC QLQ-BM22评分情况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EORTC通过比较回译版及原版,认为翻译准确表达了原版的内容,可作为简体中文版正式发布.患者对中文版问卷的理解无困难,均能切题地完成问卷的填写.临床随访病例除社会心理评分于各随访阶段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外,术后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功能以及总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EORTC QLQ-BM22可作为评估中国群体骨转移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份有效量表,亦可用于评估治疗对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
陈正启曾辉付东孙伟沈嘉康傅泽泽邓必勇蔡郑东华莹奇
关键词:骨骼肿瘤转移
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导LM8骨肉瘤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20%的骨肉瘤患者会发生肺转移,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体内成像技术可快速无创检测动物体内肿瘤生长和退化,对肿瘤生长和转移进行灵敏定量分析,评估肿瘤生长及对药物治疗反应。本研究旨在构建用于体内活体成像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LM8骨肉瘤细胞株。
廖宇昕曾辉王卓莹傅泽泽邓必勇尹飞华莹奇蔡郑东
关键词: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骨肉瘤细胞株病毒载体介导蛋白转导原发恶性骨肿瘤药物治疗反应
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骨肉瘤LM-8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被引量:1
2012年
光动力疗法(PDT)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并已在大量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本实验旨在通过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介导的PDT对骨肉瘤LM-8细胞作用验证其体外杀伤效应。
曾辉王卓莹孙梦熊廖宇昕吴非付东邓必勇傅泽泽蔡郑东
关键词:体外杀伤效应光动力疗法骨肉瘤HMME介导血卟啉单甲醚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研究进展
2014年
放射治疗包括放射治疗科的肿瘤放射治疗及核医学科的内用同位素治疗.放射治疗又分为2种照射方式,一种为远距离放疗(外照射),即放射源与患者身体保持一定距离,这种治疗方式用途最广,同时是临床最主要的治疗途径.另一种为近距离治疗,又称为内照射治疗,是指将放射源置于肿瘤内部或肿瘤组织5cm范围内,其分为腔内治疗、管内治疗、组织间照射(放射性粒子植入)及术中置管、预制模型后装。
邓必勇蔡郑东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