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旭东

作品数:14 被引量:16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社会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人类学
  • 4篇文化
  • 4篇乡土社会
  • 4篇纠纷
  • 4篇纠纷解决
  • 3篇社会
  • 3篇法律
  • 2篇人类学考察
  • 2篇社会学
  • 2篇农村
  • 2篇文化解释
  • 2篇习俗
  • 2篇马林诺夫斯基
  • 2篇华北村落
  • 2篇功能论
  • 2篇法律人
  • 2篇法律人类学
  • 2篇风俗
  • 2篇风俗习惯
  • 1篇学派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4篇赵旭东

传媒

  • 6篇民俗研究
  • 3篇社会科学论坛
  • 2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北大法律评论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钱·庙宇·经济被引量:4
2002年
赵旭东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剥夺与屈从
2005年
赵旭东
关键词:三联书店后记流畅译者
历史中的社区与社区中的历史——读《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时常看到一些新近有关中国农村或村落的研究,但总觉得大多像是生物学家在采集各类的动植物标本,采集之后再用文字将这些标本以所谓科学的逻辑分门别类地安排有序供喜好猎奇的人把玩。而王铭铭博士的新著《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却是让我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我的感受恰如伦敦城市大学社会人类学系的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教授在写给此书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江村的研究已成为模式,溪村也可以被作为模式对待。”这里所说的江村当然是指中国社会人类学的奠基者费孝通教授早年(1936年)在他的老家吴江县开弦弓村所做的社会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费孝通教授的调查现在看来有两点是特别突出的;
赵旭东
关键词:村落社区个案研究家族组织《江村经济》陈氏家族功能论
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被引量:1
1999年
最近看到一本新书是讲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在战后的发展,书的编者将这一发展称之为第二代芝加哥学派。这里之所以提到芝加哥学派至少有两点原因,首先是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社会学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其次是他与中国社会学发轫初期的紧密联系。对于前一个问题,略有些西方社会学史知识的人就会清楚,芝加哥大学自派克在30年代的大力倡导之后,芝大的社会学研究蔚然成风,随后出现了一大批著名学者。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布鲁默,常人方法论的高夫曼以及直接继承了派克传统的黑金斯等人都出身于或者是任职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与此同时在战后出版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学术专著。
赵旭东
关键词:芝加哥学派中国社会学社会学中国化社会工程方法论人类学
互惠、公正与法制现代性——一个华北村落的纠纷解决被引量:16
1999年
本文通过对一个华北村落纠纷解决问题的人类学考察来说明F面这样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乡民公正观念基础的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在受到个人的冒犯之后,个人以及国家的法律,在恢复原初的互惠关系上是如何运作的。
赵旭东
关键词:纠纷解决乡土社会互惠原则华北村落互惠关系
神话的文化解释及其争论被引量:9
2001年
我在下面的文字中将以介绍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健将之一、芝加哥大学的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的著作为主要线索,来展开我的主题讨论。这是一份读书笔记式的文字,是在阅读了亚当·库尔伯(Adam Kuper)所写的《文化》一书后的读后感。在“文化”这一概念既时髦又被用滥了的今天,我们或许应该还其一个清白。从其源头上看这场文化论战的深层的学理意涵,从而再来重新检视我们自己诸多的文化论著,由此你会发现这些论调要么就是陈辞滥调,要么就是无病呻吟,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赵旭东
关键词:神话文化解释石器时代经济学文化结构
乡土社会中的权威多元与纠纷解决---一个华北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
赵旭东
关键词:乡土社会法律人类学纠纷解决习俗
部落社会中的政治、法律与仪式被引量:1
1999年
赵旭东
关键词:社会人类学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家弗雷泽亲属关系酋长
农民公民与意识形态——由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所想到的被引量:3
1999年
中国近代乡村改造运动最轰轰烈烈者,莫过于20~30年代在华北农村所推行的“平民教育促进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理念就是像这一运动的领袖人物晏阳初所坚信的那样:农民有“愚昧”、“贫穷”、“体弱”以及“缺乏公共精神”四大疾患,这是30年代中国乡村改良主义所归纳出来的中国农民的四大特征。虽然,不同的改良主义者对此有不同的称谓,如“定县平教会”称之为“愚”、“穷”、“弱”、“私”;“中华职教社”称之为“贫”、“愚”、“弱”、“散”;“邹平乡村建设学院”则将四点化约为一点即是中国农村之落后与混乱乃是由于“固有的礼教精华之衰退”。然而归结起来,平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上述四个方面对农民的精神进行“洗礼”。
赵旭东
关键词:中国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平民教育运动中国农民乡土社会
习俗、权威与纠纷解决的场域——河北一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被引量:80
2001年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law and customary law,especially concerns the theme of “the third realm” proposed by Philip C.C.Huang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responded by Zhiping Liang.State law is not separated from customary law;and also “the third field” is not existed between or outside them,it is existed in a contested field affected by multiple authority.In this contested arena,various authorities take part in it for the resolution of the dispute by mobilizing the cultural and powerful capit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law and customary law is inter infiltrative,inter influential,and inter contested.
赵旭东
关键词:法律人类学生活习俗法律纠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