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尔飏

作品数:22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牙髓
  • 4篇牙周
  • 4篇口腔
  • 3篇口腔癌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牙周炎
  • 2篇牙周炎患者
  • 2篇氧化钙
  • 2篇酸蚀
  • 2篇全酸蚀
  • 2篇颌畸形
  • 2篇龈沟液
  • 2篇细胞
  • 2篇涎腺
  • 2篇腺样
  • 2篇腺样囊性癌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牙周炎

机构

  • 20篇哈尔滨医科大...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2篇赵尔飏
  • 3篇李曙南
  • 2篇邵玶
  • 2篇于旸
  • 2篇于光
  • 2篇李莹
  • 2篇李晓刚
  • 2篇王丽
  • 2篇史金娜
  • 2篇仪虹
  • 2篇焦晓辉
  • 2篇牛玉梅
  • 2篇张斌
  • 2篇史久慧
  • 2篇白桦
  • 2篇王伟
  • 1篇李艳萍
  • 1篇李淑云
  • 1篇刘培红
  • 1篇倪红丽

传媒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生物磁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1993
  • 1篇199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105和MMP-2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标记物CD105(endoglin)和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与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ACC41例、涎腺良性病变27例、正常涎腺组织块23例中CD105和MMP-2表达值,并结合AC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生存状况,分析二者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正常涎腺组织中无MVD和MMP-2的阳性表达。ACC组MVD和MMP-2的表达明显高于涎腺良性病变组(P=0.027);CD105标记的MVD值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型相关,MMP-2仅与TNM分期相关;Cox回归显示CD105标记的MVD可作为ACC的独立预后因素,MMP-2未得出同样结论;CD105标记的MVD高/低表达组复发率有明显差异;MVD和MMP-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105与ACC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可望作为ACC有价值的预后指标。MMP-2表达和ACC的局部侵袭相关,但根据本研究还不能认为其是独立预后因素。
张斌孙瑶赵尔飏史久慧戚基萍朴松林王迺谦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微血管密度CD105预后
妊娠中期因子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因子(m idk ine,MK)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 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对50例人口腔癌组织、30例良性肿瘤组织、30例正常口腔组织进行了MK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阳性产物出现于癌细胞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良性肿瘤组织有微弱表达,正常组织无表达或有微弱表达。口腔癌中MK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分类及分期观察,MK蛋白表达量随着口腔癌分期级别的递增呈上升趋势,后期尤其是Ⅲ期和ⅣA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表达量呈中强、强阳性者居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W estern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MK蛋白在口腔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疾病的恶性度密切相关。
王丽焦晓辉于旸赵尔飏
关键词:口腔癌
β_2-微球蛋白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与病变程度及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及牙周基础治疗治疗4周、8周后龈沟液β2MG浓度。结果治疗前患者测定结果与临床检查具有—致性(P<0.05),破坏程度重者浓度较高。经基础治疗后随临床症状缓解浓度显著降低(P<0.005)。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β2MG浓度可作为判断慢性牙周炎活动期和牙周组织破坏程度的可靠参考指标。
史金娜赵尔飏于光李曙南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慢性牙周炎龈沟液
三七多糖复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观察三七多糖复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在Wistar大鼠切牙远中牙槽骨处做骨缺损模型,缺损处植入三七多糖-CPC复合物,生理盐水-CPC复合物作对照,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同等条件饲养,分别于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48、周3组的成骨量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三七多糖-CPC复合材料有明显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
姜文茹毕良佳赵尔飏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的牙周组织学变化。方法将6只杂种犬随机分为2w,4w,6w三组(每组二只)。拔除两侧第二前磨牙,并随机选择其中一侧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常规橡皮圈加力方法对照侧。动物基牙预备:拔牙凿骨减阻;粘结自制牵张装置;实验组以2次/天的频率、0.15mm/次的速率加力,2w后固定保持。对照组以传统橡皮链对移动牙施加100g力值,加力2w后,固定保持。测量支抗牙、移动牙移动距离;分别于第2、4、6w各宰杀二只动物,观察实验侧与对照侧的组织学变化。结果①实验侧移动牙加力2w平均向远中移动3.78mm,对照侧移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1.09mm(P<0.01),实验侧支抗牙平均向近中移动0.42mm,对照侧支抗牙平均向近中移动0.40mm(P>0.01)。②组织学观察得出:2w组,实验侧与对照侧相比,实验侧牙周膜显著增宽,牙周膜内成纤维细胞增殖,新生板层状牙槽骨明显增多,与牵张作用力方向一致;4w组,旧间隔骨已改建完成,牙周膜宽度基本恢复正常;6w组两种方法作用下移动牙牙周组织己无明显差异。结论牙周膜牵张成骨可以快速移动牙齿;牙周组织不会出现不可复性损害。
王婕芯邵玶关呈超李淑云赵尔飏秦鼎祥
关键词:牙周膜牵张成骨
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细胞增殖的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分级,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浸润前沿和非前沿中的表达。探讨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中细胞增殖对预后的意义。方法对30例原发口腔黏膜癌进行浸润前沿分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浸润前沿和中心PCNA的表达。结果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ITF)和非前沿WHO(1997)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浸润前沿PCNA的表达高于非前沿部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浸润前沿PCNA标记指数(LI)(P<0.05)与浸润前沿分级(IFG)总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是整个肿瘤中增殖最活跃的部分。在浸润前沿中高PCNA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的高恶性度及高复发转移倾向。
倪红丽李丽新赵尔飏
关键词:肿瘤学口腔黏膜PCNA
哈尔滨市部分地区中学生错颌畸形患病率调查被引量:8
2003年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对哈尔滨市部分地区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共计1 460人,年龄为14~17岁,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17岁,平均年龄15.5岁.其中男性655人,女性805人,均为恒牙列.恒牙全部萌出并建颌(不包括第三磨牙).排除已经正畸治疗或正在正畸治疗的中学生,排除有缺牙或残根者.
姚红邵玶赵尔飏
关键词:中学生错颌畸形患病率流行病学
牙髓塑化治疗失败原因的探讨
1992年
本文对35例牙髓塑化治疗失败的各种原因进行了临床及实验室的观察和分析,讨论了预防及处理方法。
白桦李翠环谭铁铮赵尔飏
关键词:塑化疼痛牙髓病
高频电对感染根管消毒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初步验证高频电对感染根管是否具有较理想的消毒作用,并且与氢氧化钙药尖的消毒作用进行初步比较分析。方法:本实验制作10只家兔40颗门齿的感染根管动物模型,其中20颗用高频电消毒为实验组。20颗用氢氧化钙药尖消毒为对照组,消毒前后分别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并比较其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个根管的需氧及厌氧菌培养全部阳性。实验组消毒后需氧菌3个阳性根管、厌氧菌2个阳性根管,消毒前后对需氧和厌氧菌杀灭作用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5)。对照组消毒后需氧菌13个阳性根管消毒作用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消毒后厌氧菌11个阳性根管消毒作用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需氧和厌氧2个菌种之间消毒作用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对需氧菌的消毒作用和对厌氧菌的消毒作用的组间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5)。结论:高频电对感染根管内容物的消毒作用优于氢氧化钙药尖,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实元刘泓牛玉梅赵尔飏
关键词:高频电感染根管根管消毒
全酸蚀刻作用对家兔牙髓组织影响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家兔牙髓对于全酸蚀刻作用的组织病理学反应,探讨全酸蚀刻对活体牙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8颗兔齿,在切牙唇面牙颈部备Ⅴ类洞,随机分为4组,于各洞壁进行酸蚀、涂抹黏结剂:A组酸蚀15s,使用Prime&Bond NT黏结剂;B组酸蚀15 s,使用Single Bond 2黏结剂;C组酸蚀30 s,使用Prime&Bond NT黏结剂;D组酸蚀30 s,使用Single Bond 2黏结剂。以上各组均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分层固化、充填,并分别于1天、3天、7天后拔除实验牙进行常规组织病理脱矿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盲法评价牙髓组织的反应。结果①使用同种黏结剂时,酸蚀时间15 s各组与30 s各组中炎症细胞反应、组织结构紊乱评分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使用不同种黏结剂时,7天后拔除实验牙中的Single Bond 2 15 s组炎症细胞反应评定结果高于Prime&Bond NT30 s组(P〈0.05),其余各组各评定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别(P〉0.05);③当剩余牙本质厚度小于500μm时较大于500μm时牙髓炎症细胞反应显著,且随着剩余牙本质厚度减小炎症细胞反应、组织结构紊乱程度加重。结论①15~30 s内,酸蚀时间对活体牙髓组织无明显影响;②黏结剂的种类可能对活体牙髓产生一定影响,且SingleBond 2对牙髓组织的病理刺激略大于Prime&Bond NT;③剩余牙本质厚度对牙髓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在临床上尽量保证剩余牙本质厚度大于500μm是非常必要的。
孙一仪虹赵尔飏
关键词:牙髓动物实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