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 作品数:37 被引量:133H指数:10
-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观察
- 目的 研究中医理论指导下闭合复位结合现代医学微创理念经皮植入ITST(Intertrochanteric/SubtrochantericFixation)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技术和临床疗效。
- 刘显东赵勇王小兵巫宗德徐强郑金文陈星宇唐承杰
- 关键词: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转子下骨折
- 两种骶髂螺钉固定双侧骶骨骨折的稳定性比较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式下,采用加长或普通两类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双侧骶骨骨折的稳定性。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双侧骶骨纵行骨折(Tile C型)模型,模拟使用加长、普通两类骶髂螺钉采用7种不同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并在模拟站立位状态下比较骨盆后环的竖直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结果竖直方向600N力载荷加载后,骶1上表面的向下位移和后旋角位移比较显示,骶1、骶2层面各自1枚加长骶髂螺钉均比同层面的2枚双向普通骶髂螺钉固定的稳定性高;骶1、骶2层面各置1枚加长骶髂螺钉的组合比两个层面各双向置2枚普通骶髂螺钉的组合固定的稳定性高;骶1和骶2双层面加长骶髂螺钉组合固定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面的加长骶髂螺钉固定;骶1和骶2双层面双向4枚普通骶髂螺钉组合固定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面双向2枚普通骶髂螺钉组合固定,也明显优于双层面双向2枚普通骶髂螺钉组合固定。在竖直稳定性方面,骶2层面加长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均优于骶1层面的相应固定;在旋转稳定性方面,骶1层面的加长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均优于骶2层面的相应固定。结论针对Tile C型双侧骶骨纵行骨折,应尽可能选择骶1、骶2加长骶髂螺钉固定,二者组合是最佳选择。
- 赵勇李建民张树栋王丹姜传强曲文庆辛大江
- 关键词:骨盆骨折生物力学骶髂螺钉
- 骨盆后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随着高能量创伤的逐年增多,骨盆损伤的发生率亦逐年增高,约占全部骨创伤的3%。尽管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骨盆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仍居高不下。骨盆前环结构和后环结构对骨盆的稳定性作用分别占40%和60%。骶骨、骶髂关节同属骨盆后环,是承担人体躯干载荷和传导、分散进行力的重要结构,骨盆环相关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对骨盆损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赵勇孙涛邹德鑫张树栋王丹
- 关键词:骨盆后环内固定骨盆损伤高能量创伤骶髂关节
- 微创ITST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植入ITST(Intertrochanteric/Subtrochanteric Fixation)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将62例股骨转自下骨折纳...
- 刘显东赵勇王小兵巫宗德徐强郑金文陈星宇唐承杰
- 关键词:髓内针内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
- 三种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双侧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对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骨盆前环双侧骨折(双侧耻骨纵行骨折)的稳定性生物力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双侧耻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及其组合固定前述骨折的模型,以髋关节中点的各向位移作为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对模拟垂直下压载荷、前后剪切载荷、左右牵拉载荷状态下骨折的稳定性进行量化和比较。位移越小稳定性越好。结果在前后、左右加载状态下,3种微创内固定方式及其组合的各模型髋关节中点的前后、横向、竖直位移值均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差异,总体而言,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与经皮前环钉棒系统组合(前后:2.52 mm,左右:0.60 mm)<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前后:2.74 mm,左右:0.75 mm)<经皮长接骨板与经皮前环钉棒系统组合(前后:2.96 mm,左右:1.37 mm)<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前后:3.05 mm,左右:1.53 mm)<经皮长接骨板(前后:3.51 mm,左右:4.38 mm)。结论3种微创内固定治疗前环双侧耻骨骨折的稳定性,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最优,经皮前环钉棒系统次之,经皮长接骨板最差。经皮前环钉棒系统有明显增加经皮长接骨板和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的固定稳定性的作用。
- 赵勇马玉鹏邹德鑫孙秀江成功廉伟董圣杰赵宇驰曲文庆吴浩
- 关键词:耻骨骨折微创内固定生物力学
- 下胫腓联合复位效果的判断及相关研究进展
-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诊断标准、各种致病原因,从而制定有效对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翻修率、避免医疗纠纷.方法:对于我院就诊的13例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对术后平片和CT的影...
- 赵勇
-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
- 机器人辅助下的骶髂螺钉置入精准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精准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24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7例,女7例;年龄17~71岁,平均44.1岁。骨盆骨折按AO分型:B型17例(B1型9例,B2型8例),C型7例(C1型3例,C2型2例,C3型2例)。骨盆后环损伤均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螺钉(AO直径7.3 mm的空心钉)治疗。S 1共26钉,S 2共18钉,单独S 1节段固定8例,单独S 2节段固定3例,S 1/S 2双节段联合固定13例,S 1单向单侧固定18例,S 1双向双侧固定3例,S 2单向单侧固定14例,S 2双向双侧固定2例,S 1单向两枚螺钉固定2例。后X线平片和CT观察骶髂螺钉置钉效果。术前及术后1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所有骶髂螺钉均为使用机器人辅助下按规划一次性顺利置入。术后X线片和CT显示,所有骶髂螺钉均没有穿破骶骨体及对侧骶骨翼前缘皮质,也没有进入骶管、椎间隙。3例出现了螺钉紧贴髂骨内缘高密度线前缘和骶1的骶骨翼斜坡穿出,并最终再次进入骶骨体,3例螺钉与骶神经根管相切,但未突破骶神经根管。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1分(4~10分)降至术后的平均1.9分(0~3分)。结论:采用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的精准度高,值得推广,但术者的主导作用不容替代。
- 赵勇姜传强孙涛辛大江曲文庆王振海王丹张树栋
- 关键词:骨盆骶髂螺钉精准
- 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相关参数的放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通过测定S1、S2加长骶髂螺钉可置钉区域的相关指标,为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临床实践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6名成人进行骨盆CT扫描,对S1、S2加长骶髂螺钉可置钉区域的长、宽、高进行测量,对进钉点作量化定位。对上述指标行统计学描述,并对左右两侧、S1、S2两节段、S1、S2各自不同层面的同种数值进行比较。[结果]模拟左右两侧置钉的相关测量所得同种数值无显著性差异;S1、S2加长骶髂螺钉安全置钉区域的髂骨长度均>16 mm;S1、S2可置钉区域的宽、高均>7.3 mm,且整体而言S1比S2具有更大的宽度值和高度值;加长骶髂螺钉最佳进钉点的量化定位参考范围,S1:髂后上棘前方42.21~63.69mm,坐骨大切迹最高点上方32.77~53.75mm。S2:髂后上棘前方22.68~54.28 mm,坐骨大切迹最高点上方14.06~33.70 mm。[结论](1)S1、S2加长骶髂螺钉的置入具有解剖学的可行性;(2)同一节段左右两侧置入加长骶髂螺钉的各项指标无差异;(3)螺纹长度为16mm的7.3 mm部分螺纹空心钉和6.5 mm部分螺纹松质骨螺钉均可作为加长骶髂拉力螺钉使用;(4)S1、S2均有置入至少1枚加长骶髂螺钉的安全空间;(5)S1加长骶髂螺钉较S2的安全操作范围更大;(6)通过解剖标志可大致确定S1、S2各自最佳进钉点。
- 赵勇李建民王丹廉伟
- 关键词:骶髂螺钉骨盆CT
- 改良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锚钉缝合治疗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提出改良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锚钉缝合治疗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90例)且获得随访的51例(54侧)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8例,女23例;年龄22-67岁,平均39.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5个月至22年,平均27.4个月。初次手术49侧,第2次手术5侧。所有患者手术中将腓骨短肌腱转位方法给予改良并联合锚钉缝合。术后通过踝关节内翻应力位x线片测量距骨倾斜角、自制的足踝肌力测量装置测量足旋前肌力、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40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距骨倾斜角由术前18.7°±6.8°改善为术后4.3°±1.4°,患者AOFAS踝关节评分由术前(57.3±7.3)分改善为术后1年(89.8±7.5)分,VAS评分由术前(4.2±1.4)分降低为术后1年(1.7±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足术后1年的足旋前肌力与术后3.6个月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足术后1年的的足旋前肌力与健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术后6个月查体存在腓肠神经损伤体征,其中2例术后12个月完全恢复,1例未完全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锚钉缝合治疗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操作相对简单,足旋前肌力经过康复治疗可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 曲文庆王振海王丹刘彤赵勇董圣杰俞光荣
- 关键词:踝关节外侧韧带骨钉
- 手法整复并经皮双钢针髓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被引量:1
- 2015年
- 掌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手外伤的1/3,为了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尽快并最大限度地回复患手伤前功能,良好的复位和内固定尤为重要。因此,切开复位接骨板或克氏针内固定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治疗掌骨骨折,然而这种治疗势必对骨折局部的血供造成破坏,并对伸指肌腱产生激惹,故常造成骨折的愈合障碍和手的功能恢复不良。因此,在BO(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生物接骨术)理念的指导下,
- 赵勇陈杭
- 关键词:掌骨骨折手法整复髓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