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占华

作品数:33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会议论文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腰椎
  • 10篇手术
  • 9篇椎间盘
  • 9篇后路
  • 8篇胸椎
  • 8篇突出症
  • 8篇骨折
  • 7篇椎管
  • 7篇椎间盘突出
  • 7篇疗效
  • 6篇腰椎间盘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盘突出症
  • 6篇内固定
  • 6篇颈椎
  • 5篇胸椎管
  • 5篇胸椎管狭窄
  • 5篇椎骨
  • 5篇椎管狭窄

机构

  • 33篇天津医院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葫芦岛市中心...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33篇贾占华
  • 28篇邓树才
  • 23篇马毅
  • 18篇郝永宏
  • 16篇赵合元
  • 11篇周静
  • 8篇李建江
  • 7篇孙志明
  • 7篇孙贵明
  • 7篇刘欣
  • 6篇赵栋
  • 5篇刘建坤
  • 4篇郝永红
  • 4篇吕工一
  • 4篇王文宝
  • 4篇刘钢
  • 3篇荆峰
  • 3篇吉宁
  • 2篇董荣华
  • 2篇杨海云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天津医药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第十次全国中...
  • 2篇第二十届全国...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术式治疗伴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伴有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486例伴终板Modic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有明显的下腰痛和根...
邓树才郝永宏马毅贾占华孙贵明刘钢
文献传递
脊髓前方或前后方受压性胸椎管狭窄症诊断与治疗
<正>目的:探讨胸椎椎体后缘内软骨结节、OPLL、胸椎间盘钙化、骨赘等致胸椎管狭窄,脊髓前侧受压及脊髓前侧及后侧(黄韧带肥厚,纤维化,骨化)同时受压引起胸椎管狭窄症的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自1994年10月~2...
赵合元梁辉贾占华邓树才马毅张晓林刘建坤
文献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2002年
对我院1980~1999年10月手术治疗1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的51例(4.40%)再次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术中所见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再手术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一、临床资料 1.本组51例再手术,初次手术来自外院22例,本院29例。男37例,女14例。初次手术年龄21.60岁,平均38.4岁,再手术时年龄26~60岁,平均43.2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6小时至18……
贾占华周静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
胸腰椎屈曲牵张型骨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策略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一组胸腰椎屈曲牵张型骨折的短期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该类型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2例胸腰椎屈曲牵张型骨折,均为男性,年龄21- 56岁,平均34.8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1例,车祸伤6 例,压...
李建江赵合元邓树才郝永宏贾占华马毅
腰椎内固定翻修原因及再次手术方式选择的初步探讨
近年来腰椎内固定手术开展的越来越广泛,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疗效,但也有少数病例术后症状复发、无效、加重,乃至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再次翻修手术治疗。从199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1980例,...
邓树才郝永红马毅贾占华刘欣孙贵明刘刚
关键词:再手术椎弓根螺钉系统椎间融合器
文献传递
不同术式治疗伴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邓树才郝永宏马毅贾占华孙贵明刘钢
前路钢板或后路Axis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自1998年6月到2002年8月,本科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共33例,其中应用后路切开减压复位Axis内固定9例,前路间盘摘除或骨折椎体次全切除Caspar或Zephir钢板固定18例,前路间盘摘除或骨折椎体次...
赵合元邓树才王文宝贾占华孙志明马毅周静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钢板固定
应用后路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应用TLIF技术治疗胸腰段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2009年12月至2013年5月,15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TLIF技术治疗的胸腰段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5-7...
赵栋邓树才马毅郝永宏贾占华荆峰
关键词:胸腰段椎间融合后路
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再手术治疗的术式与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共收治12例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且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治疗。第一次手术术前诊断为...
邓树才郝永宏贾占华马毅刘欣孙贵明刘刚
文献传递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8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并将其分为2组,A组,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组,36例,术中进椎管前静脉给予MP 30mg/kg,15min滴完;术后静脉应用MP(80mg/d)3d。B组,围手术期应用氟美松治疗组,48例,术后静脉应用氟美松(10mg/d)3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JOA评分17分法),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术前JOA评分A组为8.58±2.62分,B组为9.12±2.81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时A组为13.65±2.16分,B组为11.12±2.36分;术后3个月时A组为14.11±2.21分,B组为12.62±2.35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9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而A组未出现类似病例。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脊髓功能有保护作用。
郝永宏邓树才马毅李建江贾占华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