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仲益
- 作品数:23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两性平权与婚前协商: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过山瑶婚俗
- 2022年
- 过山瑶婚姻家庭习俗的突出特点是两性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上的相对平权和男方女方的彼此尊重,这有效地化解了一系列与特定婚姻家庭习俗相关的常见社会问题。这种特殊习俗之所以能发挥如此积极的作用,包含在这一整套习俗中的一种重要的结亲协商制度和相应的仪程安排十分关键。通过“问亲”“讲亲”“定亲”“拜大堂”等仪式链环,以仪式主持者为媒介,结亲双方进行务实性的坦诚协商;通过象征性仪式,让圣俗两面一起见证、促成结亲双方的祈愿和承诺。没有务实性的坦诚协商,象征性的仪程将流于形式;而没有象征性仪程的加持,双方的协商约定亦将缺少庄重感、神圣性而可能面临失约的挑战。务实性和象征性是相互渗透、彼此共存、相互为用的。
- 陈容娟贾仲益
- 关键词:过山瑶婚礼
- 印度圣牛被引量:4
- 2009年
- 以一般人的眼光看,别的民族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往往显得费而不惠。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印象,一方面,因为出于这些宗教活动和信仰的需要,大量稀缺的资源被用在仪式上;另一方面,宗教中的种种禁忌限制人们将那些明显是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来,这些宗教的存在似乎是缺乏合理性的。印度禁止屠牛的宗教规定经常被拿来作为支持上述观点的例子。很多人想不通,在印度这样一个时常遭受食物短缺和饥荒威胁的国度,为什么人们在自己都没有东西可吃的情况下,还能够眼看着牛群四处游逛、随处取食而无动于衷?对于这种观点,即认为其他民族的宗教缺乏生态意义上的合理性的看法,马文.哈里斯是不以为然的。他通过对印度进行实证研究,强调指出:在印度,牛不仅不是没有用处,而且还是印度生产条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宗教上禁止屠牛有其生态方面的合理性,添增牛犊和保存牛群是为了确保这些有用的牲畜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
- 马文·哈里斯贾仲益
- 关键词:文化唯物论文化适应
- 试论费孝通历史功能论对民族发展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
- 2012年
- 历史功能论是费孝通先生以西学结合中国民族问题实际而创建的理论学说。他在充分学习、合理借鉴西方功能主义学说的基础上,特别地强调了用历史的、垂直的眼光看待并理解文化,指出坚持整体论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坚持"从实求知"的实践论的重要意义。费先生的历史功能论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少数民族半个多世纪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开展中国民族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
- 贾仲益
- 生存环境与文化适应——怒族社会-文化的文化生态学解读
- 怒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当如何评估怒族目前的生存状况?针对怒族的发展现状,采取什么措施才是适宜的呢?从现实发展需求的角度看,缺乏现代发展条件,如现代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教育、医疗、能源等)、人...
- 贾仲益
-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婚姻家庭制度
- 文献传递
- 西南民族研究中的族属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历史上的西南指以云南为中心 ,包括川西南、桂西、黔西。该区为古羌人族系、古越人族系、古濮人族系的交汇地 ,他们与今之藏缅语族各族、壮侗语族各族、孟高棉语族各族有着渊源关系。清楚地认识这些渊源关系 ,对国家的稳定及民族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贾仲益
- 关键词:民族研究族源
- 从实求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民族学参与式研究型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论述
- 民族学参与式研究型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深刻把握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秉承学科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学科团队几代人持续探索实践形成的教学创新成果。它以克服注入式传统教学方式之不足为出发点,以丰富教学形式、开放师资队伍、拓展第...
- 杨圣敏贾仲益刘明新苏发祥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费孝通先生的学问人生管窥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从教学风格、学科建设思想和学问情怀三个方面对费孝通先生一生探索的榜样意义进行阐发。费先生在教学上倡导引导学生探求未知、从实求知的教学理念,在学科建设上坚持面向实践、学以致用的学术导向,在学术追求上达到将家、国、天下自觉统一起来的极高境界,他宏富的著述、深刻的思想和崇高的追求,是值得后人永远珍视的宝贵财富。
- 贾仲益张巍
- 均衡与非均衡:“互惠”的人类学争论
- 2024年
- 互惠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普遍而重要的现象,也是人类学的重要理论课题。长期以来,人类学家偏重于强调互惠的均衡性。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化和拓展,部分人类学家不仅注意到互惠往来中的非均衡现象,而且对占据主流地位的均衡互惠理论提出了挑战。肯定互惠往来中存在着非均衡性的学者反思了“互惠”概念本身,批判互惠研究背后隐含的“礼物—商品”二分法,关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回报缺失现象,并揭示了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关系之下回报的差异性。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若要全面考察互惠实践,不仅要关注均衡现象,亦不能忽略非均衡现象,并且应跳出西方人类学界过分强调个体关系的分析框架,把中国人的互惠实践放置在“情境”中加以理解。
- 刘士缘贾仲益
- 关键词:互惠非均衡
- 开发热带雨林:瓜拉尼人的智慧与现代人的偏见被引量:2
- 2010年
- 工业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总是把包括"刀耕火种"在内的"游耕"类型归属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他们认定"刀耕火种"是一种严重浪费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的谋生方式。理由是以此谋生的"农夫"必须耗费巨大的劳动力去砍伐和焚烧密林,以便在灰烬上栽培农作物;开辟出来的耕地又难以平整,使之有利于连续耕作,同时又得考虑到恢复地力的必要性等等,因而这样的耕地耕种一年之后都得休耕多年,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大量的土地闲置和浪费。然而,这样去评价"游耕"类型种植有违事实,并且会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在本文中,原作者理查德.芮德以巴拉圭热带雨林中一支印第安人——瓜拉尼人(the Guarani Indians)的生计方式为个案,向我们证明:印第安人的"刀耕火种"种植是一种采集与狩猎有机结合的资源利用方式,这种复合型的谋生手段能够充分利用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各类资源,同时还能为现代意义的热带雨林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从而匡正了"现代人"的上述偏见。
- 理查德·K芮德(RichardK.Reed)贾仲益
- 关键词:刀耕火种
- 民族学系教学改革述论被引量:2
- 1997年
- 本文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术一年来教学改革的大致情形作了综述,为其他院校民族学系的教学改革指出了借鉴之路。
- 贾仲益
-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