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昱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抽象面具下的苍白面孔——由商业片《无级》谈陈凯歌的转型得失被引量:1
- 2006年
- 从《黄土地》(1984),《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到《边走边唱》(1991);从《霸王别姬》(1992)、《荆轲刺秦王》(1998)再到《和你在一起》(2002),陈凯歌的作品带着鲜明的陈氏印记一路走来,赢得了一片叫好之声。浓厚的文人气息和凝重的哲理思考,使陈凯歌用象征性符号式的人物形象、用表意式镜像语言,实现了对传统电影写人叙事模式的反叛。因此可以说,陈凯歌影片的魅力在于:它们不仅仅停留于“观看”的层面,更具有“令人思考”的价值。当一切沸沸扬扬的新闻旧闻已成昨日黄花,随着《无极》以天价首映的方式新鲜出炉,《无极》携带的成败得失也昭然展示在观众和评说者面前。有人称它与《英雄》、
- 贺昱
- 关键词:商业片商业电影叙事模式中国古典诗词面具
- 在纪录与感动之间——对纪录片《德拉姆》纪实性的思考
- 2005年
- 如果说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是电影向"娱乐产业"靠拢打出的一面旗帜,那么田壮壮的《德拉姆》便是对电影纪实传统的一次回归。《德拉姆》的恬静柔美与《十面埋伏》的热烈喧闹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实,田壮壮始终有着对电影纪实性的不懈追求。作为第五代导演的扛鼎人物,纪实风格往他的首部作品《我们的角落》(电视短片/1980年)中就有所体现,也成为他以后多部作品的共有特征。
- 贺昱
-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茶马古道纪实性拉姆第五代导演现代文明
- 舞台上的别样风景——由昆剧《伤逝》的改编谈其对当代戏剧改革的启示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从昆剧《伤逝》与鲁迅小说的比较入手,从主题、场景、细节等方面分析昆剧《伤逝》改编的成功之处,并以此说明该剧的改编,表现了昆剧发展过程中现代与传统的对话,现代文学名著与古老戏剧艺术的联姻。它的成功为当代戏剧在编剧思想、表现方式、传统与现实结合等方面进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 贺昱
- 关键词:昆剧《伤逝》戏剧改革
- 以影视鉴赏课为例谈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规范化被引量:2
- 2009年
- 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翼,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一直普遍存在着定位不清、娱乐先行、模式陈旧和内容滞缓等问题。因此,重新确立对课程的元认知、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和常新化,更新教学模式,实施由"鉴赏"向"制作运用"的思维转换,以及建立"艺术教育场",是高校艺术教育从单一形态———"鉴赏"的围囿中走出、充分实现教学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 贺昱
- 关键词:影视鉴赏课程建设
- 哀愁·田园·梦──对废名前期小说的一种解读
- 1997年
- 贺昱
- 关键词:前期小说创作废名小说《竹林的故事》《桥》田园小说
- “改你”真没商量吗——由《画皮》改编史谈影视改编的规范化问题被引量:1
- 2009年
- 在小说《画皮》近50年的影视改编历程中,不同版本的《画皮》在核心主题上衍生出诸多变异。"题外之义"的添入,体现出改编者对原作的误读和悖离,从而使原著与改编的关系渐行渐远。由此思之,作为影视创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重审影视改编的合法性,力倡影视改编的规范化,已成为影视改编者必须严肃面对和慎重对待的问题。
- 贺昱
- 关键词:《画皮》《聊斋志异》影视改编
- 高楼上的一曲悲歌──浅谈张爱玲小说的创作思想
- 1998年
- 贺昱
-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女性生存贵族女性曹七巧婚姻自主女性思想
- “对照”与“和谐”——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色彩描写及语词运用被引量:3
- 2004年
- 贺昱
- 关键词:文学创作色彩描写语言艺术风格
- 张爱玲四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女性
- 四十年代曾被上海乃至大陆文坛目为'传奇'人物的女作家张爱玲在一度受冷落之后因着创作个性的独特和创作手法的新奇终于重又赢得大陆读者的青睐和研究者的瞩目.从她四十年代小说中所塑造的、生活在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的洋场社会中的畸形...
- 贺昱
- 关键词:小说创作女作家创作手法
- 文献传递
- 永远的古道,永远的《德拉姆》——关于纪录片《茶马古道系列——德拉姆》的思考
- 2004年
- 纪录真实第五代著名导演田壮壮经过五年的反复考察,并运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科技“高清”数字拍摄器材,为人们奉献了一部独特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作为一部纪录片,这部作品呈现了与人们熟悉的故事片不同的特征,反映了电影诞生初期即具有的一种本真状态。显然,《德拉姆》是一部带有历史教材性质的优秀纪录片。它保留了许多故事片拍摄手法,如延绵起伏的崇山峻岭、负重行走的马帮、述说者与所处环境的明暗对照,以及洋溢着民族风情的背景音乐和悠扬的藏族民歌,使影片富有浓郁的诗意。另外。
- 贺昱
- 关键词:纪录片茶马古道拉姆故事片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