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涛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文明交流互鉴”对中外民间交往实践的指导意义——基于义乌民众与外籍商人社会交往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2
- 2019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该理念不仅在宏观上对不同文明的交流有指导意义,在微观上对民间社会交往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义乌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交往对外籍商人社会态度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从正向看,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对外籍商人的同情、赞美等正向情感,进而增强了对外籍商人的欢迎态度;从负向看,平等的社会交往减缓了对外籍商人的嫌弃等负向情感,进而减缓对外籍商人的不欢迎态度。该结论表明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科学性和指导作用,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对促进多种族、多民族的多元社会和谐关系有启示意义。
- 许涛
- 关键词:社会交往情感反应社会态度
- 广州地区非洲人社会支持的弱化、断裂与重构被引量:17
- 2009年
- 本文通过实地研究发现,非洲人离开非洲到广州来,这一行为导致其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全面断裂,非正式支持网络也因空间的区隔而出现弱化。另一方面,在目前广州这一场域下,他们无法获取像中国公民一样的正式社会支持。于是,他们面临了本国社会支持断裂和弱化以及移入地社会支持缺失的困境,面对这一困境,非洲人通过延续和加强既有社会关系、结交新朋友,通婚和加入宗教和志趣团体等方式重构了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
- 许涛
- 关键词:非洲人社会支持弱化
- 外籍人士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基于义乌的经验被引量:6
- 2018年
- 目前我国在外籍人士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多头管理、责任不清,信息共享效率低下等问题。浙江省义乌市创新性地在加大对外籍人士的服务的同时,吸收了社会力量以及外籍人士自身参与社会管理,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义乌管理模式。该模式同传统外籍人士管理模式相比,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保守管理向开放服务转变,单一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社会管控向社会融入转变,这些经验与做法对其它城市的外籍人士管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许涛
- 关键词:外籍人士社会融入社会治理
- 在华非洲商人的双层叠加关系格局及其渗透与转化——广州地区非洲商人社会交往关系的再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华非洲商人的社会关系区分为两个鲜明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亲缘、血缘之上的情感分层体系;第二个层次,是其他所有社会关系之上公平的均等的利益分层体系。在这两个层次之内又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层次,两个大的层次叠加在一个时空之内,而小的层次又叠加在这两个大的层次之内,于是就形成了双层叠加的社会关系格局。这两个层次虽然泾渭分明,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渗透和转化,这种渗透和转化既有可能是第一层向第二层的退化,也有可能是第二层向第一层的推进。当第二层的关系由利益主导转变为情感主导时,则表明第二层向第一层进行了渗透;当第一层的关系由情感主导转变为利益主导时,则表明第一层开始出现了向第二层的退化。
- 许涛
- 中国居民对外籍人士的社会评价、社会交往与社会距离——基于义乌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文章通过对中外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不同的社会评价对社会距离产生不同的影响。负面的社会评价会扩大中国居民与外籍人士的社会距离,正面的社会评价则有助于缩短两者的社会距离。其次,社会评价调节了社会交往对社会距离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如果中国居民对某个外国群体持有负面评价,那么即使增加他们的交往仍然不能缩短中外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反之,如果中国居民对外籍人士群体持有正面评价,那么增加他们社会交往的频率则可以显著地缩短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
- 许涛王青青
- 关键词:社会交往社会评价社会距离
- 在华非洲族裔聚居区的类型、特征及其管理启示——以广州地区为例
- 转型期的中国自20世纪末期以来,人口流动呈现了两种趋势,一种是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另一种是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外国人口也大量向中国迁移,两种不同趋势却产生了相同的后果——聚集区的出现,但外籍人士聚集区却具有其独特的...
- 许涛
- 关键词:聚集区
- 文献传递
- 社会交往、情感反应与中国居民对外籍人士的社会态度
- 许涛
- 我国公民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公民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反映了外来人口社会适应与融合的情况,以往研究以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为切入点,忽视了在本地工作的外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社会距离。本研究弥补了这一缺陷。实证研究表明,户籍对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存在一定影响,但在控制了地域身份后,户籍对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影响消失,这说明户籍的影响正在消除,但以本地-外地为划分的地域身份正在接替户籍的作用,二元结构并没有破除。同时,中国人特殊的信任结构并没有在社会变迁和经济的冲击下改变,依然存在着对自己人的特殊信任和对外人的普遍信任两种情况,前者拉大了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后者则缩短了这一距离。结果还显示,心理感受对于公民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表明心理意愿是公民交往的社会基础。
- 许涛
- 关键词:外来人口社会距离
- 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4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满意度研究文献的回顾,构建了4个影响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模型,并通过实证数据分析了他们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教育状况、工作环境中的安全状况、劳动强度、工伤保险和自我认知状况等会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以此为基础,本文试图去解释这些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 许涛
- 关键词: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
- 分割与边际效益递增:中国城镇个人教育回报的特征与变化趋势——基于CGSS2005的多层次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在社会转型和市场化进程中,个体的教育文化程度在多大程度上对收入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于理解当前的收入不平等以及调控收入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当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性别、部门、地区、行业和市场分割,教育回报率也存在着差别。同时,与国际上通行的教育回报一般趋势不同,中国的教育回报存在着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此外,教育回报率同教育文化程度以及收入之间存在着"马太效应"。
- 许涛
- 关键词:教育回报率收入不平等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