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宣萍
- 作品数:51 被引量:16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浙江工业学校与近代设计教育
- 浙江工业学校创办清末宣统三年(1911),创办人与校长是许炳堃,首开浙江工业教育的先河,其中的机织科是浙省最早开始图案教育的,办学成效显著。工校毕业生或从事工业、或从事设计,与地方企业关系密切,促进了近代浙江民族工业的发...
- 袁宣萍
- 20世纪丝绸产品设计的回顾与感想被引量:1
- 2005年
- 对20 世纪前期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丝绸产品设计作了概要回顾,提出调查、整理和研究近现代丝绸产品设计资料的重要性和急迫 性 。
- 袁宣萍
- 关键词:丝绸产品设计
- 英国战后的纺织品设计被引量:1
- 2004年
- 袁宣萍
- 关键词:纺织工业纺织品设计工艺美术运动
- 16—19世纪中国纺织品上所见之欧洲影响
- 2014年
- 16世纪以来,中国与西方的接触与交流逐渐增加,对双方的装饰艺术均产生了影响。中国外销艺术品如绘画、瓷器、丝绸、漆器以及家具出口欧洲,在17至19世纪的装饰艺术中产生了所谓'中国风格'(chinoiserie)。另一方面,传入中国的西方物品也影响到中国装饰艺术。丝绸在中国的外销艺术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清代前期,丝绸上的外来影响仍然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途径,其一,有些外销丝绸(包括手绘、刺绣与织造)是针对欧洲市场定制的,或者跟随欧洲流行或者强调异国风情,会影响到沿海贸易地区的传统工艺。其二,西方织物通过传教士、使节或广东地方官员传入宫廷,在皇帝的指令下,江南三大官营织造局参与了对西方锦缎的仿制,这在档案文献与织物实例上都能找到佐证。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西方织物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中国纺织品纹样与结构的变化,传统的丝绸作坊因此向现代工业转变。
- 袁宣萍赵丰
- 关键词:纺织品装饰风格
- 江南织云绫 岁月缫杭丝
- 2014年
- 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杭州的先民就已能种桑、养蚕、织帛和制造原始的缫丝工具。唐代时,杭州盛产的绫类已有"天下为冠"的盛誉,成为宫廷贡品。南宋时,杭州市内呈现"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和"都民女士,罗绮如云"的盛况,由此而称"丝绸之府"。1000多年前,杭产丝绸就远销东南亚和阿拉伯诸国,开始了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
- 徐铮袁宣萍
- 关键词:丝绸之府良渚文化种桑遗址发掘丝织业
- 锦上宋韵——宋代织锦的艺术与技术
- 2024年
- 织锦是宋代丝织品中的重要门类,文献记载丰富,但考古实物主要出土于辽金等北方民族统治区域内。文章将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相互对照,认为北方出土的大部分织锦归为宋代织锦是合理的,并通过艺术与技术分析,对宋代织锦的基本面貌进行界定。宋代织锦在唐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图案严谨、端庄、典雅,在服饰和装裱等领域都有应用。宋代织锦以辽式斜纹纬锦为主,在组织结构上有自身特点。织锦在宋以后又有新的发展,从艺术和技术两方面,我们可以厘清宋代织锦与蜀锦、宋锦与云锦等三大名锦的关系。
- 袁宣萍
- 关键词:宋代织锦辽代图案织物组织
- 从凤韶织物图画馆看中国近代染织设计
- 2017年
- 近代中国染织设计史上,同章绸庄的凤韶织物图画馆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个从属于绸庄的设计部门,集中了绸庄的设计力量,为旗下的各大生产企业设计纹样,并以统一品牌对外销售。凤韶图画馆留下了大量织物纹样设计档案,对这些设计档案的分析和解读,使我们得以了解民国时期染织企业的设计管理模式、染织设计的艺术风格。
- 袁宣萍徐铮
- 关键词:染织设计
- 祈子与入仕:清代织绣中的五子夺魁纹探析
- 2021年
- "五子夺魁"是清代织绣流行的人物装饰纹样,表现形式为五个童子争夺盔帽、魁星像的画面,意在祈求子嗣兴旺、科举夺魁入仕,是传统社会对多子多福、功名利禄的心愿表达。文章通过对实物及古籍资料的梳理,发现五子夺魁纹样的起源与科举文化有关,是五子图式与魁星信仰结合演化的产物,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思想。尝试解析五子夺魁纹的源起与衍变,并以清代织绣品为载体,结合其他工艺装饰,剖析五子夺魁纹样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
- 张萌萌袁宣萍
- 关键词:清代装饰纹样文化内涵
- 东方贸易与中国外销丝绸被引量:8
- 2002年
- 16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欧洲与中国的海上贸易之路,17世纪中国丝绸大量输入欧洲,引发了中国风格在欧洲的流行热潮,并于18世纪达到顶峰。与此同时,产生了一批专为欧洲市场加工的中国丝绸,它们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论述了这一特定时期中国外销丝绸的时代背景和风格特征。
- 袁宣萍
- 关键词:丝绸贸易装饰风格丝绸业
- 民国旗袍与海派文化被引量:14
- 2016年
- 旗袍诞生在民国初年的上海,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旗袍的样式经过西方潮流的洗礼,不仅在美学上,而且在服装结构、制作工艺、面料质地与纹样选择上,均已彻底摆脱旧时代的女装样式,成为民国都市女性的象征。本文试从旗袍的诞生、样式变化、旗袍面料的质地与花样等几个方面,探讨旗袍与海派文化的关系。
- 袁宣萍
- 关键词:旗袍民国海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