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奇峰
- 作品数:193 被引量:1,394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劳务外流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初探--以河南驻马店市为例
- 我国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是在户籍政策、土地制度等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推进的,“双栖城镇化”现象已经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平静之一。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及沿海发达地区提倡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外出务工人员出现回流现象,因此引发了...
- 林凯旋袁奇峰
- 关键词:城镇化刘易斯拐点
- 文献传递
- 是“城市财政蓝海”还是“短期财政工具”?--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 随着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地下空间价值逐步显现。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是亚运时期广州重要的形象工程”,但其建成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回顾了地下空间由“建设”到“开发”的制度变迁;对广州地下空间开...
- 徐辰袁奇峰
- 关键词:珠江新城地下空间
- 多重利益博弈下的“三旧”改造存量规划——以珠江三角洲集体建设用地改造为例被引量:8
- 2015年
- 对于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其城镇化正面临着从低成本的“数量阶段”向高成本的“质量阶段”转变;在城市、产业“双转型”的迫切压力下,受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影响,广东创造性地开启“三旧”改造,对已有建设用地进行“二次开发”。这就意味着改造须承认现状既有利益格局、在产权制度上有所突破才具备可行性,以应对新的发展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广州、佛山南海以旧村居为代表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改造发现:规划不再只是用地控制管理工具,而是直指决策的“变压器”,是多方利益主体博弈的平台。“三旧”改造必须处理好城市土地增值分配,这不仅需要规划变革予以应对,还需要完善国家税制予以保障,规避“区位决定阶层”的尴尬,让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升值能够更多地进入公共财政领域以支付城镇化的成本。
- 袁奇峰钱天乐杨廉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集体建设用地
- 2010年的广州——亚运城市被引量:2
- 2006年
- 由于广州现有城市体育设施已经基本满足亚运会的比赛要求,亚运设施规划的核心是如何把这些分布在全市各个社区的体育设施组织起来,因此亚运会的规划就转化为“亚运城市”的规划,转化为落实既定城市规划的突击行动。广州提出在未来五年结合原定“2010年一大变”计划,通过城市近期规划实施打造“亚运城市”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文化广州,岭南古郡;商贸广州,国际都会;活力广州,体育强市;生态广州,山水名城。也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文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推进国际性城市建设。
- 袁奇峰
- 关键词:亚运会
- 南海样本: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城镇化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教育现代化与县域城镇化的关系渐成研究热点。佛山市南海区是全国工业大区与广东教育强区的耦合。首先分析南海传统城镇化的成就与隐忧,然后剖析南海教育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并厘定南海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指标体系。研究认为南海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传统路径之外,还走通一条教育促进人的城镇化的创新路径。最后以教育现代化助推城镇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为分析框架,提出教育促进人的城镇化机制的三种具体形式:一是全域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面向所有孩子的素质教育而推动城乡办学质量融合;二是定向精准适需的职业教育,针对青年学徒的职业发展而推动城乡产教实践融合;三是在地潜移默化的社区教育,面向全体市民的文明素养而促进城乡社会文化融合。
- 韩帅袁奇峰
- 关键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
- 新乡村建筑论坛被引量:2
- 2007年
- 讨论新农村,是热点话题,但也是个难题.放在建筑与规划的专业范围中谈起来更难。首先,新农村,何为农村之“新”?为什么需要“新”?实际有不少建筑师、规划师谈论的“新”农村,实际是“旧”农村,是往昔生态和农村田园风光:或者是“非”农村.是当今的农村城市化。而今天农村确实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需要更新。诸如农村人群的衰落.农村环境的恶化.农村基础设施的缺少,农业的生产方式的落后.诗意的田园风光的消失……正因为此类的问题的存在.
- 孙继伟翟辉袁奇峰梁井宇鲁琼谷巍刘锴穆兰真
- 关键词:建筑论坛新农村田园风光农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农村环境
- 基层的土地制度创新:都市边缘区农地大规模流转的特征与机制——基于广州市白云区百村调查被引量:1
- 2016年
- 新一轮土地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农地产权结构由"两权分离"走向"三权分立",城乡规划学科也应加强对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摸查,以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及乡村规划探索。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北部三镇的村小组(经济社)为空间单元,调查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及农地市场发育情况。调查发现:(1)大部分经济社已经实现了收入非农化及农业生产主体的非本地化;(2)农业总体处于"城郊型"阶段,生产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生计导向型与收益导向型两种模式并存;(3)农地的小规模租赁市场普遍,但地权细碎化且调整频繁,农地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先进生产组织流转比例不高;(4)农地大规模流转介于14%到35.01%之间,市场需求推动了农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及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促进了农地大规模流转,且制度创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 陈世栋袁奇峰邱加盛
- 关键词:非农化农地流转财产性权利
- 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珠三角的区域治理与空间结构演化被引量:3
- 2017年
- 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研究城市和区域发展问题是时下的热点研究领域,但以此视角探究我国典型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较少,造成该理论与中国区域发展实证之间的断联。此外,如何协调政府间的竞争发展与区域协调治理以提升区域竞争力也是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构建资本循环、尺度重构和区域空间结构互动机制的概念框架,并以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经济区为典型案例,聚焦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实证研究发现,珠三角每次资本转型进入新的循环都配以尺度结构的上移,从村镇到城市再到城市区域,进而推动了区域空间结构由初始的"广州独大+节点分散布局"到"穗港发展走廊",再进一步演化为"港深都市区"与"广佛都市区"的两极化、节点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发展格局。研究揭示了过往资本循环与尺度重构互促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治理优化对策和建议。
- 郭炎项振海袁奇峰
- 关键词:资本循环区域空间结构
- 广东城市社会30年之变迁与挑战被引量:2
- 2009年
-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句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口头禅为改革开放后大量“淘金者”奔向广东作了很好的注脚。改革开放30年来,数以千万计的港商、台商、各行业专业人才,以及各省外来务工人员潮水般涌入广东各类城镇,不仅对原属“蛮荒之地”的广东城市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广东城市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大量各层次外来人口的集聚引发广东城市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
- 魏成袁奇峰
- 关键词:城市社会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结构城市经济
- 生态足迹视角下的区域生态规划研究--以九江市为例被引量:4
- 2008年
- 生态足迹理论应用于区域生态规划,扩展了区域生态规划的视野,并为规划的目标和生态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文章通过对九江市2005年生态足迹的计算,结合生态规划中土地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地区的过程分析等,提出了九江市生态空间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建设的策略。
- 肖华斌袁奇峰陈军
- 关键词:生态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