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海鹏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基因
  • 5篇骨髓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肿瘤
  • 3篇淋巴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骨髓瘤
  • 3篇合酶
  • 2篇蛋白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系统
  • 2篇血液系统肿瘤
  • 2篇杂合性

机构

  • 16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薛海鹏
  • 13篇朱平
  • 6篇武淑兰
  • 6篇虞积仁
  • 5篇王丽辉
  • 5篇刘迎
  • 3篇符粤文
  • 3篇马明信
  • 2篇王黎明
  • 2篇王颖
  • 2篇曹香红
  • 1篇何群
  • 1篇卜定方
  • 1篇马谢民
  • 1篇杨晖
  • 1篇王文生
  • 1篇杨科
  • 1篇胡亚美
  • 1篇于岩岩
  • 1篇吕善根

传媒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克隆多样性研究
1999年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克隆多样性。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小儿ALL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γ)重排基因,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GP)、以及异源双链形成(HDF)方法,分析基因重排方式。结果:37例中,单克隆的IgH/TCR,基因重排中除了单等位基因重排11例(33%)外,有16例(49%)是双等位基因重排,另6例是寡克隆重排。结论:用抗原受体重排基因分析可以发现,小儿ALL存在克隆多样性现象,且初步提示预后较差。
刘继华吕善根朱平薛海鹏胡亚美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急性克隆多样性
代表性差异筛选法的建立和改进
1998年
代表性差异筛选法的建立和改进欧晋平朱平马明信薛海鹏虞积仁血液系统肿瘤包含许多基因改变,如已知的myc,ras,ml等癌基因变化,还有绝大部分的基因异常尚待人们去发现。新近发展起来的代表性差异筛选法(Representationaldiferencea...
欧晋平朱平马明信薛海鹏虞积仁
关键词:血液系统肿瘤RDADNA
多种细胞因子单独及协同作用对肝坏死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6年
探讨肝炎合并感染后加重肝坏死的机制,及多种细胞因子在肝坏死时的作用。方法选择96只Balb/c小鼠,分别用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TNF)α、r白细胞介素(rIL)-1、rIL-6、r干扰素(r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单独或同时与D-氨基半乳糖(GAL)腹腔注射,通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观察肝功能的变化,同时病理检查肝坏死的程度。结果单独或合用rIL-1、rIL-6、rIFNγ及rTNFα对小鼠正常肝脏均无明显影响;但在由D-GAL制成的小鼠肝坏死模型上,单独或合用rTNFα、rIL-6、rIFNγ,均可增加肝坏死的程度,使小鼠血清TBIL水平分别升至46.2±10.6μmol/L、44.6±12.9μmol/L和41.9±14.9μmol/L,较不加细胞因子时TBIL26.7±11.1μmol/L明显升高(F=11.16,P<0.01)。单独用rIL-1不能加重小鼠的肝坏死程度(TBIL29.7±9.6μmol/L),但却能加重rTNFα所致的肝坏死,TBIL在D-GAL+rTNFα组46.2±10.6μmol/L,D-GAL+rTNFα+rIL-1组66.3±18.7μmol/L)。rIL-6也可以?
于岩岩斯崇文田秀兰何群薛海鹏
关键词:肝坏死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应用微卫星标志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细胞植活的证据被引量:16
2000年
朱平李健为薛海鹏罗辉杨科
关键词: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
高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来源被引量:5
1996年
为进一步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伴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克隆来源。报告1例高龄CLL合并MM的病例,结合临床形态学特征,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Ig)基因和T-细胞受体(TCR)γ做标志,分析其恶性细胞的克隆来源。经过骨髓和外周血IgH重排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指纹图谱以及异源双链形成法(HDF)分析发现,尽管CLL细胞和MM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不同,分泌IgM和IgA两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但是外周血和骨髓都能够用聚合酶链反应获得同样长度的Ig重链基因的V-D-J基因重排片段,都没有TCRγ基因的重排。SSCP指纹图谱和HDF法分析Ig基因序列特征显示CLL和MM细胞的V-D-J重排片段序列是一致的。说明其CLL和MM来源于同一个B-淋巴系统的祖细胞。
朱平马明信虞积仁薛海鹏王丽辉武淑兰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基因重排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意义
1996年
目的:探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意义。方法:采用J_H和C_λ探针,经South-ern印迹法检测12例确诊或疑诊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20份淋巴结、血和骨髓细胞的Ig基因重排。结果:发现B-NHL、CLL、HCL和MM均有不同于胚系的重排模式,而淀粉样变性、CML、T-ALL和鼻咽癌为胚系模式。结论:克隆性Ig基因重排仅见于B细胞,可作为B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证据,用于B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也可以用于分析B细胞肿瘤的克隆来源。
武淑兰王丽辉薛海鹏曹香红岑溪南王颖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分子探针技术
应用PCR-SSCP法探讨外周血B细胞参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被引量:1
1996年
为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克隆起源,经形态学及ABC法筛选18例外周血无浆细胞污染的MM患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CDR3区编码基因,并经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法分析其单链构象多态性。经平行检测患者外周血(PB)和骨髓(BM)标本,发现15例BM及11例PB获得预期的克隆特异性PCR产物为80~110bp,其中9例PB和BM获得相同的PCR产物,8例为1条扩增条带,其SSCP分析可见2条单链,另1例PCR产物为2条扩增条带,其SSCP分析可见3条单链,同一患者PB与BM标本的单链泳动速度一致。提示至少60%MM患者PB和BM不仅PCR产物一致,其单链构象也一致,研究结果证实了外周血B细胞参与MM的发病。
王丽辉武淑兰王颖曹香红薛海鹏朱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聚合酶链反应B细胞
白血病染色体易位断裂点区域微卫星的不稳定性和杂合性丢失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杂合性丢失(LOH)。方法用白血病易位断裂点区域附近的多个微卫星位点检测30例不同类型白血病基因的不稳定性及杂合性丢失。结果21例白血病存在MSI或者LOH。其中15例急性白血病中11例示1个以上位点有MSI;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4例患者在3个以上位点有MSI;15例急性白血病中2例有LOH,比其他白血病发生率高。结论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均存在较高的基因不稳定性。
符粤文朱平王文生刘迎薛海鹏
关键词:白血病微卫星不稳定性杂合性丢失染色体易位
用PCR检测29例白血病患者微卫星杂合性丢失被引量:1
1998年
许多肿瘤都发现存在微卫星的杂合性丢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现象[1]。基因丢失的部分往往存在抑癌基因。白血病常有染色体易位,形成易位的断裂点区域抑癌基因的丢失可能与血细胞恶变的发生有关。我们用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断裂点区域...
朱平王黎明符粤文刘迎薛海鹏虞积仁
关键词:白血病微卫星杂合性丢失聚合酶链反应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降钙素基因甲基化的定量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CT)基因高甲基化能否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白血病转化的分子标志。方法:采用设有内、外参照的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和激光扫描技术,检测27例MDS和6例由MDS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的CT基因5′端甲基化率(CTMR)。结果:MDS患者CTMR为33.65%±23.37%,显著高于对照组(8.01%±4.25%,P<0.001),其中RAEBt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A组,已随访3~10年的RA患者5例均在正常范围,且无白血病转化。9例RAEBt的CTMR均>30%,随访8例中7例于2个月内转化为AML。结论:CTMR对早期预测MDS向白血病转化可能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白任奎武淑兰朱平薛海鹏薛海鹏秦小琪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降钙素甲基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