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克勇 作品数:124 被引量:391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大菱鲆幼鱼蛋白质消化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2005年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择平均初重34.5±5.5g的大菱鲆幼鱼225尾,平均分为5组(A^E),每组3重复。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45%,48%,50%,52%和54%的5种膨化颗粒饲料,研究大菱鲆幼鱼的蛋白质消化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幼鱼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系数相应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先升后降,在50%蛋白组取得最大;蛋白质摄入量、消化量以及粪氮排出量明显增加;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氮的浓度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在50%蛋白质水平以上时,幼鱼生长性能提高幅度缓慢,而粪氮排出量和水环境中氨氮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表明,大菱鲆幼鱼环保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水平为50%。 蒋克勇 李勇 李军 王雷 王优军关键词:大菱鲆幼鱼 蛋白质 水环境 一种简便的转基因大豆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具体地说是一种简便的转基因大豆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包括包括引物、缓冲液、dNTPs、DNA聚合酶和对照,其特征在于:包括LAMP反应缓冲液2.5μl,内引物FIP和BIP各2μl、外侧引物F3和B... 刘梅 王雷 陶冉 王宝杰 蒋克勇文献传递 进口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进口转基因和国产非转基因豆粕制作饲料,喂养吉富罗非鱼,分别于饲喂4周、7周以后称量体重,取其血液,检测其血液常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转基因豆粕对罗非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转基因饲料组与非转基因饲料组相比,罗非鱼的增重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投喂转基因饲料4周以后,罗非鱼的血液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差异,7周以后,转基因组与非转基因饲料组相比,各项血清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全血指标中白细胞数目(P=0.001)、大血小板比率(P=0.002)、平均血小板体积(P=0.000)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0.001)4项指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饲料组,而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以上结果可见,进口转基因大豆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相比,对罗非鱼的一些生理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并未对其生长造成可见的影响。 刘梅 陶冉 王雷 王宝杰 蒋克勇关键词:转基因大豆 吉富罗非鱼 血液指标 中国明对虾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蛋白的超速离心去除技术 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超速离心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浆样品进行处理,比较去除和未去除高丰度蛋白血浆的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结果表明:对虾血浆高丰度蛋白经去除后,血浆样品中的低丰度蛋白得到较好的分离和浓缩。未处理样品的2-DE图谱分离的蛋白质170个,而去除高丰度蛋白后血浆2-DE图谱上分辨率增高,分离出蛋白质点520个,一些低丰度蛋白质被有效分离出来。研究证实,超速离心技术可有效去除对虾血浆高丰度蛋白(血蓝蛋白),提高低丰度蛋白的检出敏感性,为对虾等甲壳动物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 王宝杰 刘梅 蒋克勇 张国范 王雷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血浆 血蓝蛋白 超速离心 L-肉碱的研究及其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5年 L-肉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生物活性的新型无公害添加剂,20世纪80年代已在养殖动物中应用并受到普遍关注,近几年来在水产动物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增多。本文系统介绍L-肉碱的发现、功能、机理、合成等,重点综述了近年来L-肉碱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效果研究,并针对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与开发重点。 王优军 李勇 蒋克勇关键词:L-肉碱 水产动物 饲喂效果 海洋天然活性物质对大黄鱼生长、体色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针对近年来网箱养殖大黄鱼肉质品质下降的问题,本研究对几种海洋天然产物(微藻提取物、海藻活性成分、虾青素等)进行复配组合,制备品质改良型饲料应用于大黄鱼养殖。 蒋克勇 俞其海 吴立昕 王宝杰 刘梅 王孟强 李钧 王雷关键词:大黄鱼 色度 类胡萝卜素 肌苷酸 L-肉碱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5年 L-肉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新型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L-肉碱不但可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饵料系数、加快水产动物的生长,还能节约蛋白质日粮,改善肉质。 王优军 李勇 蒋克勇关键词:L-肉碱 水产动物 生理功能 饲喂效果 凡纳滨对虾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盐度应答效应 被引量:12 2017年 本研究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首次克隆得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其中ALP基因全长序列1 910 bp,编码536个氨基酸;ACP基因全长序列1 544 bp,编码439个氨基酸。盐度调控设3个盐度组:31(对照)、16和3。养殖45 d后,荧光定量PCR测定对虾肝胰腺、肌肉、胃、肠和鳃5个组织中的ALP和ACP基因m RNA的表达情况。RT-PCR显示,ALP基因在5个组织中普遍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P<0.05),肠道中的表达量最低(P<0.05);ACP基因在5个组织中也均表达,在肝胰腺和鳃中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组织(P<0.05)。盐度应答实验表明,不同盐度条件下,不同组织中,ALP和ACP基因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在胃和鳃组织中,ALP基因在31盐度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肝胰腺和肠道中,ALP基因在16盐度下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在肌肉中,ALP基因的表达与其他组织均不同,31盐度组表达量最高,而16盐度组最低(P<0.05);在肝胰腺中,ACP基因在31盐度组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盐度组(P<0.05);在肌肉和鳃两个组织中,ACP基因在31盐度下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余两个盐度组(P<0.05);在肠道中,ACP基因的表达量在3盐度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在胃中,ACP基因在3个盐度下的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为研究低盐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磷酸酶基因的变化机制提供了参考。 张明明 王雷 王宝杰 刘梅 战文斌 蒋克勇关键词:克隆表达 盐度 凡纳滨对虾两种磷酸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盐度应答效应 磷酸酶是对虾机体代谢的一种重要酶类,参与磷酸基团的转移反应以及对虾体内能量的收支平衡.为了研究凡纳滨对虾两种磷酸酶基因对盐度的应答机制,本研究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首次克隆得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 蒋克勇 张明明 王宝杰 刘梅 王雷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克隆表达 不同产量水平下凡纳滨对虾小棚模式水质、颗粒相关细菌及周围细菌结构和功能差异 2024年 为揭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 us vannamei)小棚养殖模式下影响养殖产量的因素,本研究开展了凡纳滨对虾小棚养殖水质以及颗粒相关细菌(PAB)和非活动自由生活细菌(NFB)结构和功能差异研究,并基于16SrR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小棚模式两种细菌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差异。其结果显示,高产小棚的悬浮颗粒浓度显著高于低产小棚(P<0.001),水体中悬浮颗粒的浓度与对虾产量密切相关;在小棚养殖水体中,PAB的Chao1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NFB,表明PAB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NFB;黄杆菌科在颗粒相关细菌中显著富集,表明黄杆菌科细菌是PAB中主要的优势功能微生物;PAB的生物合成、物质和能量代谢功能通路丰度显著高于NFB (P<0.05), PAB显著上调的代谢通路为硝化反硝化作用,表明PAB对物质合成和营养盐代谢能力更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高产小棚PAB中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主要功能基因丰度均高于低产小棚,表明高产小棚PAB中硝化细菌更为成熟。该研究表明,在对虾小棚模式中,颗粒相关细菌对养殖水体中含氮污染物的去除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通过调控水质进一步影响对虾产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对虾小棚模式水质调控和高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黄勇 王宝杰 王宝杰 任子文 蒋克勇 蒋克勇 徐科凤 高焱 王雷关键词:菌群结构 水质调控 凡纳滨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