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良龙 作品数:18 被引量:6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电子电信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地震前兆监测中高频信息的提取技术与方法研究 本文介绍了研究的着眼点在于探索高精度、高频率测量的结合点,满足实际观测的需要。揭示了实现高频信息的高精度观测的难点在于要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而这两个要求本身是相互矛盾的,选择一个合适的结合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了满足... 范良龙关键词:地震前兆 数据采集器 信息提取 文献传递 基于GSM技术的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 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技术为实现远程管理地下水位监测系统提供了途径。多点监测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在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上实现远程管理,使监测过程变得容易和便捷。文章介绍了GSM技术在多点监测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监测系统的实现结构,分析了实现的关键技术。实际应用表明,基于GSM的远程管理的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是一种经济、可靠的监测系统。 熊玉珍 张世中 范良龙 荆燕关键词:地下水位 远程管理 DFG型断层形变垂直分量测量仪自动化标定 2008年 本文介绍了自主研发的DFG型断层形变垂直分量测量仪的测量原理及自动化标定系统。结合在北京市丰台区大灰厂地震台该仪器的安装,介绍了标定的实现过程,标定结果满足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范良龙 张世中 熊玉珍 刘凤秋 董建业关键词:仪器 地震台 断层 程控步进测控技术在DSG形变测量仪自动标定中的应用 2008年 简单介绍程控步进测控技术及其在DSG型(CCD)水平变形测量仪中的应用以及现场自动化标定的实现过程。给出了观测仪器在北京牛口峪地震台的实际应用与现场标定结果:现场标定结果表明:由于在仪器标定系统中引用了步进电机程控技术,明显地提高了仪器标定装置的技术含量,同时也提高了标定精度,克服了在仪器标定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提高仪器的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首次实现了断层形变类观测仪器自动化标定的功能。 孙起伟 范良龙 刘凤秋 董建业 王海中 张世中关键词:程控 测控 汶川Ms8.0级地震前后地倾斜特征的对比分析 <正>地壳形变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集中将引发地震,所以地壳形变与地震直接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大量的地震研究和观测实践结果表明:在地震前后,一些地区的地壳运动表现出区域性大范围倾斜变化,甚至倾斜跃变。通过分析可知,汶川地震前后... 荆燕 李宏 刘凤秋 范良龙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曲边三角形的高精度光纤光栅形变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曲边三角形的高精度光纤光栅形变传感器,包括:密闭的不锈钢外筒、三角形铜板(1)、立金属棒(2)与横金属棒(3);三角形铜板(1)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铜板(1)倒置于不锈钢外筒内上方中心,立金属棒(2)... 刘爱春 梁晨 王同利 范良龙 刘大鹏 李杰飞 张春鹏 罗楠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曲边三角形的高精度光纤光栅形变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曲边三角形的高精度光纤光栅形变传感器,包括:密闭的不锈钢外筒、三角形铜板(1)、立金属棒(2)与横金属棒(3);三角形铜板(1)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铜板(1)倒置于不锈钢外筒内上方中心,立金属棒(2)... 刘爱春 梁晨 王同利 范良龙 刘大鹏 李杰飞 张春鹏 罗楠利用地震矩张量与GPS资料推算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能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2009年 在一次地震轮回时间段内,对于某个相对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应变能的积累与释放基本等量。地震资料得到的地壳变形场是现今地壳应变能已得到释放后的一种表现,而GPS资料得到的地壳变形场中则既包含地壳应变能量的释放量,也包含积累量。结合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地质构造与活动地块分布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32个独立的分区。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地震和GPS资料分别计算得到了两组单位体积能量积累率,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本次地震轮回中大多数区域的地壳应变能量已基本释放完毕,我国境内只有青藏北部、川滇、昆仑、阿尔金等几个地区的地壳应变能量积累偏高,仍具有发生较强地震的可能性,是今后地震预测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地区。 荆燕 李宏 熊玉珍 范良龙 张世中 孙起伟 董建业 刘凤秋 王海忠关键词:地震矩张量 地壳运动 怀来地区多层位地温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MAPSIS、MapInfo、SPSS等软件,对怀来地区不同层位2012~2015年的地温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井中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温度传感器数据,可以得到附近热水管道的大致方位,总体来说4个方向的地温变化趋势相近。不同深度的地温数据结合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探测井3.2m深度以下地层的温度基本不受天气影响,只有缓慢的年变化;5m深处的地温曲线较为平稳,考虑到经济性与方便性,最终选取5m为地温观测深度。 罗楠 刘爱春 张春鹏 范良龙 范良龙关键词:地温 相关系数 北京市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2009年 地面沉降是一种连续的、缓变的、累积的城市地质灾害,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面沉降危害日益显著①,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就是控制地面沉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北京市建设了地面沉降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软件设计。 范良龙 李宏 刘爱春 罗勇 周毅 贾三满关键词:网站 地质灾害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