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丽芳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电极
  • 3篇修饰
  • 3篇修饰电极
  • 2篇循环伏安
  • 2篇循环伏安法
  • 2篇伏安法
  • 2篇差分脉冲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氧化
  • 1篇电聚合
  • 1篇对苯二酚
  • 1篇溶出伏安法
  • 1篇邻氨基
  • 1篇邻氨基酚
  • 1篇邻苯
  • 1篇邻苯三酚
  • 1篇膜修饰
  • 1篇膜修饰电极
  • 1篇聚苯
  • 1篇聚苯胺

机构

  • 3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3篇樊月琴
  • 3篇孟双明
  • 3篇范丽芳
  • 3篇郭永
  • 1篇翟红
  • 1篇杨扬
  • 1篇刘永文

传媒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聚苯胺-邻氨基酚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循环伏安法(CV)将苯胺(AN)-邻氨基酚(OAP)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出聚苯胺-邻氨基酚聚合物膜修饰电极(PAN-OAP/GCE),并用该电极对抗坏血酸(AA)进行测定。分别对OAP与AN聚合浓度比和磷酸缓冲溶液(PBS)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OAP与AN浓度比为1:14,pH为6.80时,所得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在0.1 mol/L PBS(pH 6.80)中,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A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AN-OAP/GCE电极对AA具有明显的电化学催化氧化作用,且AA在膜修饰电极上的响应电流和其浓度在1.50×10-8~2.12×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1.0344c+0.0183,相关系数为0.9988。检测限可达5.0×10-9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用于样品中AA的检测,回收率为96.0%~101.2%。
范丽芳樊月琴孟双明杨扬翟红郭永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
聚邻苯三酚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铜(Ⅱ)的测定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pH7.0磷酸缓冲溶液(PBS)中,将邻苯三酚氧化电聚合制成稳定的水不溶性膜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将制得的膜修饰电极(PPG/GCE)在一定电位下选择性预富集铜(Ⅱ),并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膜修饰电极对铜(Ⅱ)的富集作用明显强于裸玻碳电极。对电聚合条件、富集和溶出介质、还原时间、富集电位等实验参数进行了考察,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u(Ⅱ)的浓度在5.0×10-80~1.0×10-5mol/L范围内与阳极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1,检出限为1.0×10-9moL/L。制得的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人发的分析,样品的回收率为99%~104%。
范丽芳樊月琴孟双明郭永刘永文
关键词:电聚合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
聚对苯二酚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作用
2009年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聚对苯二酚薄膜修饰玻碳电极(PHQ/GCE),并用该电极对抗坏血酸(AA)进行测定.研究发现:在0.2 mol/L Na2HPO4-NaH2PO4(PBS,pH 7.0)缓冲溶液中,以0.1 mol/L KCl作支持电解质,PHQ/GCE对AA有明显的催化氧化作用.同时,应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对AA进行定量分析,其氧化峰电流与AA浓度在5.0×10-6~1.0×10-1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对此机理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聚对苯二酚修饰玻碳电极上带有的酚羟基与脱氢抗坏血酸自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是电催化氧化的主要原因.
范丽芳樊月琴孟双明郭永
关键词:对苯二酚化学修饰电极抗坏血酸电催化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