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劲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中生存素的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生存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病灶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法(SP法)检测38例2002年12月至2004年9月在妇科住院的未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40个异位内膜标本中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与CA125的关系。结果:生存素在异位内膜中广泛表达,表达的强度与病灶部位无关,与分期相关(P=0.001),与CA125无明显相关性(P=0.840)。结论:未经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灶中有生存素的表达,表达强度与期别的高低有关,可能与发病机制相关。
- 李延河胡芷洋徐宏里左敏苏学劲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素免疫组织化学法
- 生存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特点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生存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法(SP法)检测38例2002年12月至2004年9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未经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标本中生存素的表达,以同期因子宫肌瘤或宫颈病变接受手术的生育期妇女的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均有生存素的表达并且缺乏周期性变化(P>0.05),异位内膜腺上皮生存素表达的强度高于在位内膜(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及在位内膜均表达生存素,而且在位内膜间质及异位内膜腺上皮表达也缺乏周期性。
- 胡芷洋徐宏里左敏苏学劲
- 关键词:生存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组织化学法
- 结直肠癌MDM2基因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MDM2癌基因异常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 ,为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DM2 ,p5 3和PCNA在 72例结直肠癌的表达特点 .结果 :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MDM2和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5 9.3%和 78.0 % )与非肝转移组 (30 .0 %和5 5 .0 %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直肠癌伴淋巴结转移组MDM2和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5 8.8%和 79.4 % )明显高于与无淋巴结转移组 (2 8.9%和 5 2 .6 % ,) ,两者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有静脉侵袭组MDM2表达阳性率 (6 0 .7% )高于无静脉侵袭组 (31 .8% ) ,MDM2基因异常表达同静脉侵袭有关 (P <0 .0 5 ) .结论 :MDM 2和p5 3基因蛋白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有明显相关性 ,MDM2和p5
- 王晓玫陶凤华成志强单军苏学劲王玲
- 关键词:MDM2基因P53基因PCNA结直肠癌
- 肿瘤样品快速处理仪在快速病理制片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应用肿瘤样品快速处理仪进行病理标本的快速制片,结果表明,制片效果与常规病理制片无明显差异,而制片时间较常规制片大为缩短,用于快速病理制片,能迅速为患者提供病理诊断报告.
- 苏学劲王玲
- 关键词:超声波病理技术石蜡切片肿瘤
- 大肠癌核因子-κB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环氧合酶2(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大肠癌组织NF-κB、Cox-2和MYD的阳性表达. 结果 大肠癌组织的NF-κB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大肠癌组织NF-κB的阳性表达和肿瘤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以及Dukcs分期密切相关.Cox-2的阳性表达和大肠癌的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肝转移以及Dukes分期均具有显著相关性.NF-κB阳性表达的大肠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F-κB表达阴性者.NF-κB阳性表达组或Cox-2阳性表达组大肠癌MVD数量显著高于NF-κB阴性表达组或Cox-2阴性表达组. 结论 NF-κB和Cox-2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它们在大肠癌的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朱惠明王立生黄勋罗伟香师瑞月苏学劲王晓玫
- 关键词:大肠癌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微血管密度
- 大肠癌PTEN蛋白的表达及与血管形成的关系
- 2004年
-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大肠癌PTEN的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大肠癌组织PTEN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1)。低分化大肠癌PTEN的表达率显著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大肠癌(P<0.01)。PTE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和肝转移、浸润深度以及Dukes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此外,PTEN阳性表达组大肠癌的MVD数量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结论大肠癌中存在PTEN基因的失活,PTEN的表达和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在肿瘤的血管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 朱惠明王立生黄勋罗伟香师瑞月苏学劲王晓玫
- 关键词:大肠癌PTEN蛋白血管形成微血管密度
- 应用SSCP-PCR技术研究非小细胞肺癌p53基因突变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p5 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评价检测 p5 3基因点突变作为基因标记物在判断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技术 ,检测 31例NSCLC及5例肺良性病变石蜡包埋标本 p5 3基因的点突变 .结果 :肺癌组织 p5 3基因点突变率为 4 8% (15 / 31) ,肺良性病变未检出该基因突变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各组织学类型肺癌p5 3基因 5~ 8外显子点突变检出频率为 :鳞状细胞癌 9例(9/ 16 ) ,腺癌 3例 (3/ 10 ) ,肺泡细胞癌 1例 (1/ 3) ,大细胞癌 2例 (2 / 2 ) .肺腺癌组织 p5 3基因点突变率比鳞状细胞癌低 .Ⅲ Ⅳ期肺癌点突变率明显高于Ⅰ期肺癌 (P <0 .0 5 ) ,p5 3基因点突变与临床分期有关 ,在低分化肺癌其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分化好的肺癌 (高分化和中分化肺癌 ) ,p5 3基因突变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结论 :应用PCR SSCP技术检测 p5 3基因突变能够反映肺癌的进展情况、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 ,是判断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 王晓玫成志强陶凤华苏学劲王玲
- 关键词:肺肿瘤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