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继超
- 作品数:29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长节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长节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6-01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20例长节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根据骨折块粉碎程度可滑动及旋转挂钩型卡块,从而固定并稳定骨折端。部分患者可选择小切口有限切开骨折端复位,然后在切口内置入连接棒及固定块,作小切口在导向器下置入螺钉。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12~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6(4.0~6.5)个月。末次随访时肢体功能根据Sander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0%。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长节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操作方便,固定牢靠,可有效保护骨膜血供,避免断端应力遮挡,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 吴刚强刘波艾继超陈诚曾辉韩晓军李宁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内固定
- 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对21例(24髋)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3个月,造盖均骨性愈合,无折断及吸收。髋关节屈曲小于90°者2髋,占8.3%,21例(24髋)中股骨头坏死7髋,占29.2%。结论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效果良好,术后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 庄全魁孟晓林艾继超时合同芮清伟吴刚强陈勇
- 关键词:PEMBERTON手术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 DRFS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脊柱滑脱撑开复位固定系统(divided reducible fixed system,DRFS)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滑脱患者行DRF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利用减压时切下的棘突、椎板骨碎块,通过后路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3例大部分缓解。21例完全复位,2例部分复位。术后4~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23例患者均获得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DRFS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 庄全魁孟晓林王海涛时和同艾继超芮清伟黄卫马东亚
-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复位内固定椎体间植骨
- 上臂前外侧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中下段关节外骨折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上臂前外侧入路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7—2019-05采用上臂前外侧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19例肱骨干中下段关节外骨折,取上臂前外侧入路,沿肱二头肌和肱桡肌间隙进入,于深面分离找到肱肌与肱桡肌间隙。将桡神经及肱桡肌拉向外侧,肱肌及肱二头肌外侧头拉向内侧,充分显露骨折端。复位骨折端,在桥接内固定系统中选择合适长度的连接棒以及相应的固定模块固定骨折端。结果 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平均14.3(12~18)个月。手术时间63~85 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100~145 mL,平均123 mL。住院时间7~11 d,平均8.4 d。19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时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15例,良2例,可2例。结论上臂前外侧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中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减少了对肱骨干骨折端骨膜的血供破坏,术后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刘波吴美潮吴刚强艾继超陈诚曾辉韩晓军马龙
- 保留髌下脂肪垫对全膝关节置换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中,对髌下脂肪垫保留,并予以原位缝合对早期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至2017年237例(283膝)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对术后切口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9例(124膝)保留髌下脂肪垫(保留组),128例(159膝)切除髌下脂肪垫(切除组)。分别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72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AKS)的膝评分、术后关节功能、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随访2年髌前痛的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72 h内疼痛评分、AKS评分、关节功能、髌前痛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保留组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伤口术后持续渗血超过3 d)的患者2例(1.6%),切除组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患者13例(8.2%),两组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的概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P<0.05),单、双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保留组分别为(84±15)min和(144±13)min,切除组分别为(74±13)min和(133±15)min,保留组明显长于切除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t=5.746,P<0.05,双侧t=6.463,P<0.05)。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切开原位缝合髌下脂肪垫的方法,可较完整保留脂肪垫,且不影响手术操作,虽然增加了手术时间,但明显降低了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 曾辉孟晓林艾继超马东亚吴刚强
- 关键词:脂肪组织疼痛预后
- 前路减压椎间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颈前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方法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0例。病变部位位于C3-4 5例,C4-5 4例,C5-6 31例,C6-7 1例,C4-6 18例,C5-7 9例,C3-6 4例,C4-7 8例。结果:随访73例,平均随访时间3a 2个月,均于术后3—4个月植骨融合。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分级,术前术后比较:BB1例,CC2例,CD21例,CE10例,DE39例。术后恢复的椎间高度再丢失4例,颈椎生理弧度平直3例、反曲1例,颈僵硬活动受限2例,邻近减压节断再发者2例。结论:经颈前路椎管减压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加用带锁钢板内固定效果更好。
- 时和同孟晓林艾继超张全治马东亚黄卫
- 关键词:椎管减压植骨脊髓型颈椎病内固定
-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24~38个月,平均:2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3~6个月融合,平均4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 庄全魁孟晓林王海涛时和同艾继超芮清伟
- 关键词:脊柱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
-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引流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9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术前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2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角度平均纠正18.6度,X线显示所植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6~8个月。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 艾继超吴刚强唐丽丽黄卫
-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闭式冲洗
- 颗粒骨植骨在椎弓根钉翻修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庄全魁孟晓林时合同艾继超芮清伟吴刚强陈勇
- 关键词:椎弓根钉内固定翻修手术颗粒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失败螺钉松动
- 抗生素硫酸钙填塞治疗慢性骨髓炎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抗生素硫酸钙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9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行病灶清除抗生素硫酸钙填塞治疗,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1~45岁,平均28岁;平均随访2.5年。结果:所有病例伤口均痊愈,疼痛消失,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复查X线骨质愈合良好。结论:综合治疗及时清除病灶,抗生素硫酸钙填塞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
- 吴刚强艾继超
-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万古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