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岱霖

作品数:17 被引量:282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狂犬
  • 9篇狂犬病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流感
  • 4篇致病
  • 4篇人感染高致病...
  • 3篇疫情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分析
  • 2篇恙虫病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发病
  • 2篇暴发疫情
  • 2篇病毒
  • 2篇虫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孕妇

机构

  • 16篇安徽省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2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安庆市疾病预...
  • 1篇枞阳县疾病预...
  • 1篇阜阳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铜陵市...

作者

  • 17篇胡岱霖
  • 11篇吴家兵
  • 5篇李群
  • 5篇柳燕
  • 5篇张进
  • 5篇曹明华
  • 4篇胡万富
  • 4篇刘红
  • 4篇朱理业
  • 3篇莫兆军
  • 3篇王显军
  • 2篇何凡
  • 2篇朱凤才
  • 2篇宋淼
  • 2篇李浩
  • 2篇陆美娟
  • 2篇万俊峰
  • 2篇李青
  • 2篇唐青
  • 2篇任军

传媒

  • 7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华东地区第十...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首届中国卫生...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6
2006年
目的分析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全国狂犬病疫情及监测资料,通过对流行特点以及与流行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整理,Excel 20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与流行的关系。结果2005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例2548例。其中5个省调查885例病例中未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血清注射的比例分别为60.56%、49.04%、96.16%。暴露治疗人群中89.95%进行了伤口处理,94.93%接种了疫苗,8.56%接受了抗血清注射;在接受疫苗接种者中,94.86%的门诊暴露者完成了全程接种,仍有5.14%未完成全程接种。病例致伤动物88.50%是犬,暴露治疗人群致伤动物92%是犬;犬密度最低为3.20只/100人,最高为13.37只/100人;犬免疫率最低为5.31%,最高为75.11%;两个高发病省犬感染病毒率最低为2.93%,最高为6.40%。结论病例暴露后预防治疗率低以及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全程治疗,门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不规范,主要宿主动物犬的免疫率低和感染病毒率较高可能是造成2005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宋淼唐青许真李浩王定明莫兆军高立东郭绶衡朱凤才胡岱霖王显军
关键词:狂犬病
416例狂犬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狂犬病患者个案信息,探讨狂犬病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安徽省2005~2011年416例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库,用SPSS 1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检验分析、多因素有序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93.99%患者被犬所伤,Ⅱ、Ⅲ度伤占95.67%,暴露后仅19.47%在医疗机构处理伤口,头颈和躯干部伤口占39.51%,不同暴露部位伤口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7,P<0.01)。暴露后狂犬疫苗接种率仅14.42%,抗血清使用率0.48%。潜伏期中位数72d(最短2 d,最长15年),病例的暴露部位、伤口未处理、暴露后未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对潜伏期长短有影响。结论加强农村地区重点人群预防狂犬病的健康教育、提高暴露后伤口规范处理是狂犬病暴露后防制的主要措施。
曹明华胡岱霖朱理业刘红
关键词:狂犬病潜伏期发病影响因素
捕获-再捕获方法在狂犬病发病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李青胡岱霖吴家兵张进查震球刘红
关键词:捕获-再捕获狂犬病
一例孕妇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死亡的调查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2005年11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报告的一例不明原因肺炎孕妇死亡的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查阅临床病志,对病例和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的气管吸取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H5N1亚型特异的核酸片段,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病例发病前4天有明确的病死禽直接暴露史,病例和病死禽的122名密切接触者经10天医学观察均健康。病毒性肺炎伴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显著下降,迅速进展的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是其主要临床特征。病例的气管吸取物A/H5N1的HA和NA基因阳性,分离到的A/Anhui/1/2005(H5N1)的8个基因节段均为禽源的,血凝素抗原的受体链接肽仍为多个碱性氨基酸。结论该病例为首次报告感染禽流感病毒 (H5N1)发病、死亡的孕妇。孕妇妊娠期间的免疫耐受状态可能是导致其感染,引起相应临床表现和进程的重要原因。
李群蓝雨徐翠玲柳燕吴同生温乐英向妮娟张烨吴家兵董捷熊传龙徐晓玲胡万富李中杰胡岱霖周蕾马明英刘志涛刘旭祥刘丽萍王俊胡守奎何军王勇李贤相吴福清舒跃龙王茂武王子军杨维中王宇余宏杰
关键词:禽流感妊娠H5N1
安徽省阜阳市狂犬病街毒株G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阜阳市流行的狂犬病毒株与人用、兽用狂犬病疫苗株在G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差异,为有效控制我国狂犬病疫情提供初步科学依据。方法在安徽省阜阳市收集犬脑组织162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小鼠颅内接种试验(MIT)检测样品带毒情况,对阳性样品用RT-PCR扩增G基因并测序,以TOPALi和DNA Star软件对G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从安徽省阜阳市162份犬脑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15份;这15株病毒与我国现在使用的各种疫苗株在G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与我国人用疫苗株CTN同源性较高。结论15株狂犬病毒为基因Ⅰ型狂犬病毒,在核苷酸或氨基酸水平上,与疫苗株CTN之间的同源性要高于与其它疫苗株之间的同源性。
孟胜利刘红胡岱霖朱理业徐葛林吴杰杨晓明严家新
关键词:狂犬病毒G基因
90例狂犬病人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对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2003年以来上报的狂犬病例作回顾性调查,进行流行病学统计与分析。[结果]90例病人中,男女性别比2.5∶1;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6.7%、25.6%和8.9%。72.2%的肇事动物没有免疫,42.2%的患者被咬伤后未对受伤部位作任何处理,64.4%的患者未接种狂犬病疫苗,仅10.0%的病人全程接种了狂犬疫苗。[结论]狂犬病防范的重点人群是农民和学生。加强犬等动物的免疫,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保证疫苗质量,是防止暴露后发病和降低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吴家兵李群胡岱霖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安徽省5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5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特点,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调查发病经过、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测,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结果 5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初期临床表现主要为流感样症状,4例病例的气管分泌物分离出H5N1禽流感病毒,5例病例的气管分泌物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均为阳性。1例有明确的病死家禽接触史,死禽也被证实感染禽流感病毒;2例虽有明确的病死家禽接触史,但死禽未被证实感染禽流感病毒;2例病例未发现明确的病死禽接触史;结论 5例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对人禽流感病例的诊断不能完全依据禽流感疫情存在与否;经过对5例人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没有发现人传人的现象;人禽流感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吴家兵李群柳燕胡万富胡岱霖曹明华张进
关键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安徽省首起城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1例城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发生的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与病原学诊断确诊为禽流感。感染来源不明。采取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结论切断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环境消毒及隔离措施对禽流感防治十分重要。
吴家兵胡岱霖柳燕余平
关键词:城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安徽省2002~2003年狂犬病疫情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描述并分析安徽省 2 0 0 2~ 2 0 0 3年狂犬病疫情特征 ,为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 2 0 0 2~ 2 0 0 3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中狂犬病有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与分析。结果 安徽省 2 0 0 2~ 2 0 0 3年狂犬病发病较前期有大幅度上升 ,年发病率分别为 0 .0 837/10万和 0 .32 14 /10万。狂犬病发病的高峰期在 9月份前后 ;地区分布呈现北高南低特点 ;男女性别比为 1.94∶1;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 5 7.5 3%、2 5 .87%、9.6 5 %。安徽省狂犬病疫情自 2 0 0 2年以来呈上升趋势。结论 为有效控制狂犬病发病上升趋势 ,应进一步加强狂犬病疫情报告 ,采取以“消灭野犬和严管家犬”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许德吴家兵胡岱霖赵佐兰
关键词:狂犬病疫情
2004-2006年全国狂犬病监测分析被引量:48
2007年
目的介绍中国2004-2006年狂犬病监测工作,总结狂犬病疫情特征,分析疫情上升的原因。方法搜集2004-2006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2005、2006年全国狂犬病主动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期间,中国狂犬病年均增加病例429例,广西、湖南、贵州和广东四省2004-2006年合计病例占全国病例总数的61.5%。2006年疫情已波及839个县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蔓延性,呈现出西南、华北和华南三地同时增长、华东及江西持续下降的格局。农村地区居民病例占92.5%、发病率形成儿童和老年人2个高峰。2006年,监测点病例的伤口处理率为32.0%、疫苗注射率和疫苗全程注射率为13.7%和3.2%、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6.1%;农村地区犬密度为14.1只/100人、免疫率为6.0%;监测门诊暴露就诊者的暴露分级构成比分别为19.9%、45.1%和35.1%;暴露就诊者中自行处置伤口比例为27.0%、疫苗接种和全程接种率为99.6%和93.4%、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31.2%。结论2004-2006年中国狂犬病疫情加速上升,疫情主要波及南方地区并呈地域蔓延性扩散,目前呈现出西南、华北和华南三地同时增长格局。农村地区犬密度高而免疫率低,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状况极差是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
刘波殷文武莫兆军刘富强王显军胡岱霖余春鲍倡俊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