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学玉

作品数:65 被引量:78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1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32篇土壤
  • 21篇生物炭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6篇有机碳
  • 5篇蔬菜
  • 5篇土壤有机
  • 5篇土壤有机碳
  • 5篇污染
  • 5篇
  • 4篇施肥
  • 4篇农业
  • 4篇棕红壤
  • 4篇根系
  • 4篇红壤
  • 3篇地表
  • 3篇地表反照率
  • 3篇养分
  • 3篇栽培
  • 3篇生物质炭

机构

  • 41篇中国地质大学
  • 21篇湖北省农业科...
  • 9篇华中农业大学
  • 6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纽约大学
  • 1篇湖北农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省农业厅

作者

  • 64篇胡学玉
  • 13篇陈威
  • 12篇张阳阳
  • 10篇张迪
  • 8篇赵书军
  • 8篇杨利
  • 7篇姚其华
  • 7篇李学垣
  • 7篇艾天成
  • 7篇柯跃进
  • 6篇邹娟
  • 6篇王向前
  • 6篇刘扬
  • 5篇龙成凤
  • 5篇余忠
  • 4篇周武
  • 4篇谢振翅
  • 4篇陈德林
  • 3篇禹红红
  • 3篇陆海楠

传媒

  • 8篇湖北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湖北农学院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中国土壤学会...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农牧产品开发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生物肥料资源构成及开发利用被引量:31
2000年
概述了我国生物肥料资源的主要类型和数量 ,分析了其资源的基本构成与开发利用现状 ,并从广义角度对“生物肥料”
胡学玉曾希柏叶志华
关键词:生物肥料
武汉市郊设施栽培土壤盐分累积特征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郊部分设施蔬菜栽培地土壤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轻度盐化土壤占52.63%,中度盐化土壤占21.05%,重度盐化土壤占5.26%,另有15.79%的设施土壤盐分含量超过了10g/kg,达到盐土的标准。(2)设施栽培土壤的可溶性盐含量与电导率(EC)均明显高于露天栽培菜地及植棉地土壤,且变化幅度大,平均值分别为6.6g/kg和0.31mS/cm。其中,10.5%的设施土壤表层EC值达到了作物生长障碍临界点(>0.6mS/cm)。表层土壤中以NO3-和Ca2+的相对富集为主要特征。(3)盐分的运移同时存在着向下迁移和向表层聚集两种方式,且以表聚为主。除HCO3-外,其它盐分离子的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其中,NO3-、Ca2+累积迁移量较大,在0~100cm各土层内的含量都高于露天菜地和植棉地,硝酸盐的大量累积和向下迁移势必对地下水造成不利影响。(4)设施地栽培的土壤水溶性盐含量与电导率(r=0.9512**)以及硝态氮含量(r=0.6442*)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
艾天成武美燕胡学玉
关键词:设施土壤盐分累积土壤盐渍化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实践被引量:5
2010年
环境土壤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改革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出发,探讨环境土壤学教学的教材选取、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胡学玉
关键词:环境土壤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植物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探究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及作物固碳量的作用效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带性土壤黄棕壤上设置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玉米-小麦轮作方式,在不同生物炭用量[0.0 kg/(m^2·a)-(CK)、0.5 kg/(m^2·a)-(BC1)、4.5 kg/(m^2·a)-(BC2)]条件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生物量、作物光合固碳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估算了试验条件下农田土壤-植物系统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1)在0~20cm土层,BC2处理两季玉米收获时的土壤有机碳储量(3.72和3.77 kg/m^2)分别比CK处理增加18.93%和19.23%。小麦季BC2的土壤有机碳储量达3.43 kg/m^2,也比CK增加了12.83%。BC1处理比CK虽有增加,但未形成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的基础。(2)两季玉米收获时其BC1处理的单株固碳量未显著高于对照,BC2处理的玉米单株固碳量(80.06和80.69 g/株)则分别比对照提高6.46%和7.16%。在小麦季,2个生物炭处理的植株单株固碳量均高于对照,尤以BC2处理较为突出,其单株固碳量达到3.06 g/株,比对照显著提高16.17%。作物生物量对植株单株固碳量有显著贡献。(3)就土壤-植物系统有机碳储量而言,BC2处理下,在两季玉米收获时该值分别为4.42和4.50 kg/m^2,显著高于CK处理,增幅达16.75%和17.09%。小麦季BC2处理的土壤-植物系统有机碳储量也达到了3.70 kg/m^2,比CK显著提高13.07%。在三季作物中,土壤有机碳储量占整个土壤-植物系统有机碳储量的80%~93%,土壤是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的主要来源,减少土壤碳排放可以使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固定更多的碳。
陈窈君张迪胡学玉张阳阳陈威邹娟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有机碳储量
生物炭对城郊农业土壤镉有效性及镉形态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为探索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低镉(镉含量1.86 mg/kg)及高镉(镉含量6.55mg/kg)土壤条件下生物炭对土壤有效态镉及不同形态镉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至培养末期,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了2种镉条件下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低镉及高镉条件下降幅分别达到4.31%和6.82%。生物炭添加对短期及较长期内不同形态镉含量均会产生影响。在培养初期,2种镉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均使可交换态镉含量显著下降(P<0.05),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及残渣态镉含量上升,且后者上升显著(P<0.05)。在培养末期,生物炭的添加减少了2种镉条件下可交换态和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镉含量,提高了碳酸盐结合态及残渣态镉含量,且低镉条件下各形态镉含量的变化均有显著差异。该实验数据表明,生物炭与土壤的有效结合降低了重金属镉的有效态含量,其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得以控制,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镉具有显著的钝化作用,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张迪胡学玉柯跃进张阳阳陈威
关键词:生物炭有效态镉镉形态
Cd胁迫下城郊农业土壤微生物活性对生物炭输入的响应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探究Cd胁迫下生物炭输入对城郊农业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分析CK处理(风干土壤)、Cd处理(风干土壤+外源Cd)、Cd BC处理〔风干土壤+外源Cd+2%生物炭,即生物炭与土壤(以湿质量计)质量比为2%〕、BC处理(风干土壤+2%生物炭)对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培养期(0-60 d)内,
张阳阳胡学玉余忠张迪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
鄂东南丘陵区冲垅冷浸田土壤的理化特征
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鄂东南丘陵区冲垅冷浸田的理化特征,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结果表明冲垅冷浸田水温度低,泥烂田脚深,潜在肥力高,但速效养分少,还原物质多。
杨利姚其华赵书军范先鹏胡学玉杨园龙慈凡经成凤
关键词:土壤
生物炭介导的不同地表条件下土壤N_2O的排放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为探究不同地表条件下农田土壤N_2O产生与释放对生物炭输入的响应,于2014~2015年小麦-玉米生长季,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不同生物炭用量[0 t·(hm^2·a)-1(CK)、5 t·(hm^2·a)-1(BC5)、45 t·(hm^2·a)-1(BC45)]及不同地表条件下[种植作物(以+表示)、裸地(以-表示)],对土壤N_2O释放、土壤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在小麦生长季,CK+、BC5+、BC45+这3个处理的土壤N_2O排放通量分别在21.70~88.91、21.42~130.09、64.44~179.58μg·(m^2·h)-1之间变动,BC45+处理显著高于其它2个处理(P<0.05).其中在小麦生长盛期(返青拔节期-孕穗抽穗期),3个处理的土壤N_2O排放通量均较小麦越冬期显著下降(P<0.05),而且BC45+处理基于CK+、BC5+的土壤N_2O排放通量增幅在小麦孕穗抽穗期已较其越冬期时分别降低了18.43%、14.62%.在玉米生长季前期,BC45+处理的土壤N_2O排放通量也显著高于BC5+和CK+处理(P<0.05),但至玉米的抽穗期及成熟期,BC45+处理的土壤N_2O排放通量已与BC5+和CK+无显著差异.这说明随作物生长盛期的到来及地表覆盖度的增加,生物炭介导的土壤N_2O排放的增加效应得以有效抑制.同期裸地条件下相同生物炭处理的土壤N_2O排放通量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2)在小麦生长季及其同期的裸地条件下,与CK相比,两种生物炭处理均可增加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但在作物生育盛期,BC5+、BC45+处理的两种氮素形态较CK+处理均有下降,尤以BC45+最为突出,其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分别下降了96.44%、69.40%.玉米生长季与小麦季有着相近的趋势.较高生物炭施用量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在作物生育盛期的明显下降与同期土壤N_2O的排放显著减少相呼应.因作物生长发育对氮元素吸收增加致呼吸底物减少可能是生物炭介导下N_2O排放减少的原因之一.(3)在小麦生长季,生物炭施用提高土壤pH从4.62�
邹娟胡学玉张阳阳张迪陈威王向前陈窈君刘扬
关键词:生物炭N2O铵态氮地表覆盖
武汉市郊区设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生态风险被引量:20
2012年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郊部分设施蔬菜地土壤5种重金属砷(As)、汞(Hg)、铬(Cr)、镉(Cd)、铅(Pb)的累积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As、Hg、Cr、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6、0.15、19.85、1.07、5.44 mg/kg,其中Cd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达到湖北省土壤背景值的9.41和2.36倍;设施蔬菜地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状况具有Cd>Hg>Cr>Pb>As的特征,就综合污染指数而言,Cd元素是污染发生的主要贡献因子;从多种重金属潜在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来看,研究区仅有18.23%的采样点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其余样点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在轻微风险水平范围内.
禹红红胡学玉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评价生态风险
湖北棕红壤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及利用方式的土壤养分状况被引量:11
1997年
对湖北棕红壤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及利用方式的土壤养分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冲垅部的水耕土壤,其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高于位于丘陵中、上部的旱耕土壤,但速效磷、钾养分却明显偏低;果(茶)园地、重施有机肥的旱地以及水旱轮作田有较高的土壤熟化度;同处于丘陵上部的林地较之荒地各项肥力指标均有提高。
胡学玉龙成凤赵书军杨利姚其华
关键词:棕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