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军
- 作品数:21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中国迹象--查尔斯·赖特的中国文化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查尔斯·赖特因偶然结缘中国诗歌而开启自己的诗歌生涯,从中国古典诗歌与文化典籍中吸取自己所要表达诗歌的方式与内容。"中国迹象"是赖特诗歌留给我们的文化印记,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坚持着中国文化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精神。他将中国传统诗歌中所捕捉到的"借景赋情"、"景物自现"、"以物格物"等艺术手段加以吸纳并结合道家、佛教思想中的"空"、"无"生命观进而形成自己富有整体性的诗学思想。
- 肖小军
- 从《雪野宁静》看美国当代诗歌的某种转向被引量:1
- 2010年
- 《雪野宁静》是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罗伯特.勃莱的开山之作,出版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它出版后经历了一个从广受质疑与贬斥到倍受欢迎与赞颂的接受过程,有批评家认为,"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诗歌是由以艾略特、庞德、威廉斯等为代表的现代派独领风骚,而《雪野宁静》出版后所遭遇的不平凡经历,迥异于现代主义的诗歌风格,其独特的艺术气质给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一段美国诗歌历史的窗口,美国诗歌正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某种根本性的转向。
- 肖小军
- 关键词:现代主义诗歌
- 论女性创作中的客体意识——普拉斯名作《爸爸》话语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女性创作常表现两种话语形式:主体话语和客体话语。前者是女权主义者所提倡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而后者被理解为女性作者在男性霸权下的文本叙事策略。但本文认为,文本叙事策略不能作为解释女性客体话语存在的唯一理由,它也是女性客体意识的文本表现。而女性客体意识是人类历史上女性卑贱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 肖小军
- 关键词:西尔维亚·普拉斯
- 篇终接混茫——从《吊床》一诗谈詹姆斯·赖特的艺术之路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明尼苏达松树岛,躺在威廉·达菲农场的吊床上》是美国"深层意象"派代表诗人詹姆斯·赖特的名作。该诗突兀而抽象的结尾句"我浪费了我的生命"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实际上,诗人的生命之叹消融于其物质生命、艺术生命与情感生命的历史轨迹。反过来看,当我们了解赖特的成长过程、艺术风格的形成与转变、以及浓烈的家园意识后,就能从本质上全面领悟该诗的意蕴和结尾句的旨趣。
- 肖小军
- 关键词:家园意识
- 听之道——默温诗歌与中国文化因缘被引量:1
- 2016年
- 默温是美国当代杰出诗人、"深层意象"派重要代表,他的诗学精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但学界与批评界一直忽略或尚未认识到中国文化在默温创作中的影响,实际上,诗人致力毕生的听道诗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启迪。在默温的个人诗学中,听是诗歌既要表现的形式又是要表现的主题,同时,听道还反映了他的生命观和生态观。
- 肖小军
- 关键词:道家诗歌形式生命观生态观
- 从《序曲》看艾略特早期诗歌的艺术风格被引量:2
- 2002年
- 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诗人之一。1948年因“对当代诗歌作出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获诺贝尔文学奖。《序曲》是艾略特非常有艺术特色的作品,它体现了诗人早期作品中的一些富有共性的艺术特点:灰暗的都市题材、非凡的意象特征、时间和意识的统一。
- 肖小军
- 关键词:艾略特早期诗歌意象特征当代诗歌诺贝尔文学奖
- 跃入民族的心灵世界——勃莱政治诗歌初探被引量:1
- 2010年
- 罗伯特·勃莱以政治题材诗作《遍体灵光》而成名于美国诗坛,该书出版后第二年就斩获国家图书奖,这在政治诗歌历来遭人讥讽而处境尴尬的美国文学史上可谓破天荒的大事。勃莱以为,诗歌源于现实,渗入人的内心,诗人要履行其基本的社会职责。他的政治诗歌是以越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为其主要题材,他针贬时政,高扬反战大旗,并一度成为反战先锋。在政治诗歌创作上,他主张政治诗歌首先是诗歌,是艺术,而不是政治口号或媒体报道,它应跃入整个民族的深层内心世界,反映民众的意识状态。
- 肖小军
- 关键词:民族心灵反战
- 查尔斯·赖特的“场景诗学”
- 2022年
- 美国当代诗人查尔斯·赖特意欲以“场景”构建起一套个性化的诗学体系。他将场景分为“外在场景”和“内在场景”,“外在场景”是物理性场景,包括地方、场所、人、动植物以及其他任何可感知的客观事物;“内在场景”是精神性场景,包含人的精神、意志、智慧、思想、宗教、经验等。二者相互关联,“外在场景”的创造是为了再造让人舒适自在的“内在场景”。场景既是赖特诗歌恒定的主题,也是他诗歌创作赖以利用的手段:场景是情感转换的载体,诠释着具有主体地位的万物的物性,释放着严肃而神秘的精神力。
- 肖小军
- 关键词:情感物性精神力
- 意境与弗罗斯特名作《雪夜林边停留》——兼与柳宗元《江雪》比较
- 2006年
- 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个人理想和情操与提炼加工后的物象融为一体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诗歌而言,"意境"就是"诗境",它是通过"物境"和"心境"来表现诗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意境理论是中国古典诗学所特有的理论。《雪夜林边停留》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不同的批评家对它有不同的解读和分析,本文以"意境"理论并对照我国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名作《江雪》来阅读这首诗歌,发现该诗在异域文化背景下依然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 肖小军
- 关键词:意境物境心境《江雪》
- 诗歌·意象·无意识:“深层意象”阐释被引量:11
- 2007年
- 作为文学术语,“深层意象”既指代崛起于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歌流派,又表示诗歌创作中用来表现诗人情感与意义内涵的意象,它还代表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方式以及创作方式的诗学观。它有别于英美“意象派”的意象观。它认为,诗歌是通过意象刹那间渗透到无意识中去的艺术。“深层意象”来自深邃黑暗的无意识心理;其诗歌往往表现独特的主题:反映“孤独、黑暗”的深层心理。它要求诗歌关注人的心灵世界。
- 区鉷肖小军
- 关键词:意象黑暗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