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凤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镁的水平与严重程度、预后及高血压关系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镁(Mg)作为神经系统的重要元素,是脑卒中的重要因子。我们旨在确定缺血性和出血型卒中患者的血清Mg水平与患者卒中严重程度、预后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根据NIH脑卒中量表(NIHSS)以及入院时血清Mg水平及是否有高血压。通过对比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Mg,NIHSS评分及是否高血压,从而得出结论。结果:缺血性患者的Mg水平(1.63±0.42 mg/dl)与出血性脑卒中Mg水平(1.31±0.37 m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缺血性患者Mg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P<0.001)。高血压(HTN)在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作为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影响血清Mg的因素之一。结论:缺血性患者中的Mg含量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g水平与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血清Mg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有相关性,但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所以血清Mg水平可作为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指标,且Mg含量与导致脑卒中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有关。
- 王昱方程春凤王文博
- 关键词: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
- 水疗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下肢肌力肌张力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观察水疗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与水疗训练结合,两组均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定(GMFM-88)、B型超声检测股四头肌肌肉厚度(MTQ)、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评定肌张力(MAS)。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股四头肌肌肉厚度、下肢肌张力均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水疗训练有利于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下肢肌力及肌张力。
- 宋凡旭李晓捷程春凤何佳静
- 关键词:脑性瘫痪水疗粗大运动功能
- 新生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差数贴壁培养法的优化
- 2012年
- 神经元的培养是神经细胞生物学、神经药理、毒理学及神经电生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但要获得纯度较高,生长状态较好的神经元并非易事。神经元属于终末分化细胞,给培养带来一定难度,传统的方法多用胎鼠进行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因其细胞分化程度低利于存活,但胎鼠取材需处死孕鼠,费用较高且操作繁琐,本实验利用细胞的贴壁时间不同,筛选了一种简便、经济、可行的大鼠原代神经元差数贴壁培养方法。1材料与方法1.
- 黄昕艳刘爽程春凤杨智尉荣翠江清林
- 关键词: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
- 丹奥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45例
- 2005年
- 程春凤黄昕艳李艳丽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 SPECTS与CT灌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成功再灌注后的功能结局
- 2021年
- 目的:通过CT中脑卒中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得分(SPECTS)、自动的SPECTS和缺血性核心体积对比,得出CT灌注成像中预测症状性卒中的临床结果。方法:从缺血性卒中再通项目(CRISP)研究中选择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成功进行了再灌注(脑缺血评分2b或3的改良治疗)。使用e-SPECTS软件计算自动化的SPECTS,并使用RAPID软件来估计局部缺血核心的体积(CTP)。在调整了相关临床混杂因素后,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中研究了这些影像学特征与好转归(Rankin量表评分为0~2)或预后较差(Rankin量表评分为4~6)之间的关联。结果:在单变量分析中,传统的和自动的SPECTS与结果的好坏无关(对于所有情况,P=NS),自动化的SPECTS与多变量分析的良好结果相关(P=0.02),但与不良结果无关。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中,缺血核心体积与良好(P<0.01)和不良预后(P=0.04)相关(分别为P=0.03和P=0.02)。CTP预测的结果良好,曲线下面积(AUC)为0.62(95%CI 0.53~0.71),最佳临界核心体积为15 ml。结论:CTP评估的缺血核心体积是症状发作后18 h内实现血管内再灌注的患者临床预后的指标,在这种人群中,常规或自动SPECTS不能预测结果。
- 王昱方程春凤王文博
- 关键词:CT灌注缺血性脑卒中
- 注射用奥拉西坦联合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针刺疗法,讨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阿尔茨海默病的轻、中度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奥拉西坦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后将MMSE及Blesed—Roth两量表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的两组评分MMSE、Blessed-Roth量表有差异,都有显著统的计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的评分要比对照组的评分显著增加(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54.29%、7.14%%。结论:两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显著。
- 田东仁程春凤
- 关键词:针刺治疗
-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的脑出血2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李艳丽杨智程春凤孟存方
- 关键词:脑出血
- 比较四种消化方法对神经干细胞传代增殖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4种消化方法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 SC s)增殖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N SC s,采用机械消化、0.25%单纯胰酶、0.25%胰酶+0.02%EDTA和0.02%EDTA 4种不同消化方法对N SC s球进行传代培养,经四唑盐比色法(M TT法)法检测不同方法对N SC s活性及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机械消化相比,0.25%单纯胰酶组,0.25%胰酶+EDTA组消化后的大鼠海马N SC s球长时间不聚集,细胞增殖停顿,而单纯EDTA组则明显提高了N SC s的增殖及活性,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培养时间延长,单纯0.02%EDTA组能够显著提高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N SC s的增殖水平及活力,且对细胞的后续损伤相对较小。
- 程春凤杨智李壮黄昕艳江清林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胰酶EDTAMTT法
- 急性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与血清CKLF1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与CKLF1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进行治疗的诊断明确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94例,根据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SS)评分对其分组,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其进行评分。于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7天、14天,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CKLF1的浓度,同时检测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KLF1水平。结果:94例患者中非进展组为62例和进展组为32例,比较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患者血清CKLF1浓度,前组很明显高于后组,两组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比较进展组和非进展组的NIHSS评分,前组明显高于后组,两组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动态测定急性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KLF1的浓度,可以对急性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进行一定的早期预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工作。
- 伊婷婷李艳丽郭淼程春凤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前循环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3个月溶栓治疗结果研究
- 2021年
- 目的: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后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的3个月预后。方法:选择2018~2019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兰金评分(MRS)测量残疾程度(入院时、出院时和溶栓治疗后3个月)。结果:217名患者NIHSS分数的降低与年龄(P=0.44)、性别(P=0.082)、症状发作之间的时间间隔(P=0.104)和入院时的血压(P=0.156)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血糖低于7.1 mmol/L的患者3个月结局更好(P=0.045)。MRS得分的下降率与年龄(P=0.813)、性别(P=0.875)和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无显著相关性。患者血糖低于7.1 mmol/L具有更好的3个月预后(P=0.022)。47例(21.7%)患者死亡,170例(78.3%)出院。结论:无显著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3个月残疾与年龄、性别、时间的相关性从出现症状或入院时出现生命体征开始,血糖低于7.1 mmol/L的患者3个月后病情好转。
- 王昱方程春凤王文博
- 关键词: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脑卒中脑缺血脑卒中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