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金虎

作品数:42 被引量:45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8篇地震
  • 18篇剖面
  • 13篇浅层
  • 13篇勘探
  • 11篇地震反射剖面
  • 11篇断层
  • 11篇反射剖面
  • 10篇浅层地震
  • 9篇地震反射
  • 8篇地壳
  • 7篇地震勘探
  • 7篇断裂带
  • 7篇浅部
  • 7篇裂带
  • 6篇浅层地震勘探
  • 6篇郯庐断裂
  • 6篇郯庐断裂带
  • 6篇活断层
  • 5篇深地震
  • 4篇地壳结构

机构

  • 41篇中国地震局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安徽省地震局
  • 2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苏州市地震局
  • 1篇四川省核工业...

作者

  • 42篇石金虎
  • 19篇刘保金
  • 17篇谭雅丽
  • 16篇酆少英
  • 12篇姬计法
  • 8篇张先康
  • 7篇何银娟
  • 7篇邓小娟
  • 7篇秦晶晶
  • 6篇李松林
  • 5篇袁洪克
  • 5篇李稳
  • 4篇杨卓欣
  • 4篇杨健
  • 4篇张成科
  • 3篇赖晓玲
  • 3篇任青芳
  • 3篇杨晓平
  • 3篇郭新景
  • 3篇寇昆朋

传媒

  • 13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地震地质
  • 4篇震灾防御技术
  • 3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中国地震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2018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矢量分解原理的叠前地震数据去噪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矢量分解原理的叠前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用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等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噪声与有效信号在传播方向上的差异进行不规则时窗振...
李稳刘保金酆少英莘海亮何银娟李倩秦晶晶田一鸣邓小娟谭雅丽花鑫升郭新景王宏伟姬计法袁洪克石金虎徐勇杨宇东
文献传递
郯庐断裂带合肥段--五河-合肥断裂浅部构造特征研究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规模较大的NNE向断裂带,自20世纪50年代被航磁大调查发现以来,已有近六十年的研究历史.根据航磁异常特征、重力异常资料和地震活动等方面揭示了郯庐断裂带存在着明显的分段特征,以渤海和江苏新沂为界,...
秦晶晶石金虎姬计法谭雅丽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运动学特征
太康M_S4.7地震目标区浅层结构探测被引量:5
2017年
2010-10太康地区发生的M_S4.7地震和许昌-太康断裂的活动构造有关,而许昌-太康断裂在地表未留下任何构造痕迹,处于隐伏构造和隐伏活动状态。为了研究该区域的地壳浅部结构、断裂的空间展布及断裂的活动性,2015-10在太康县城以西震中区域完成了3条跨许昌-太康断裂的浅层地震反射剖面。结果表明,在深度1 000m以内,地震剖面揭示了5条断裂特征清楚的正断层,其中位于剖面南部向北倾的4条断层和位于剖面北部1条向南倾的断层形成相向倾斜关系,剖面上能分辨的断裂深度在75~150m之间,到达第四系地层,并且处于活动构造状态,这些断层可能和太康多次发生的地震有关。
谭雅丽王志铄杨卓欣朱国军酆少英石金虎
关键词:地震区活动断层
南阳盆地朱阳关-夏馆断裂的浅部特征及活动性被引量:5
2018年
朱阳关-夏馆断裂是南阳盆地内1条重要的隐伏活动断裂,构造地貌显示清楚,与商县-丹凤断裂、铁炉子断裂共同构成东秦岭北部重要的北部边界,也是华北与华南地块的重要分界断裂。为了研究朱阳关-夏馆断裂的空间展布、断裂活动性以及浅部构造结构,针对该断裂采用了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跨断裂布设了3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和1条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综合分析表明,朱阳关-夏馆断裂为1条走向NWW的正断层,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揭示的断裂上断点埋深为17.6~20.5m,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研究结果可为南阳市地震危险性评价以及该区的重大生命线工程选址提供地质和地球物理证据。
田一鸣刘保金石金虎王晓谦酆少英李稳
关键词:钻孔联合剖面
浅层地震反射纵波探测南通市活断层
<正>1.引言浅层地震反射纵波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该方法不但有利于利用多次覆盖技术压制各种干扰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而且利用丰富的反射纵波获得的地震剖面图像也能清晰的反应地下隐伏构造的形态与存在...
谭雅丽石金虎刘保金
北京地区地壳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研究被引量:53
2009年
长度100 km、NW向穿过三河-平谷8.0级地震区和北京地区主要断裂构造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该区地壳精细结构图像和断裂的深浅构造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地壳以TWT6-7 s左右的强反射带为界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厚约18-21 km,下地壳厚约13-1 5 km.剖面TWT3-4s以上,反射层位丰富,构造形态清晰,且在剖面上具有明显不同的构造特征;在三河平谷地震区以西,剖面揭示了2-3组反射能量较强的反射震相和一系列错断基底面的断裂,在三河-平谷地震区以东,为一套自东向西倾伏的密集强反射层,这套反射具有典型的沉积盆地特征,盆地最深处约为8-9 km.剖面揭示的地壳深断裂倾角陡直,该断裂切割、扰动了下地壳物质和壳幔过渡带,向上延伸至上地壳,将地壳深部构造与浅部断裂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该区最主要的深浅构造特征.
刘保金胡平孟勇奇酆少英石金虎姬计法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地壳细结构
太行山东缘汤阴地堑地壳结构和活动断裂探测被引量:34
2012年
采用深、浅地震反射和钻孔地质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对太行山东缘汤阴地堑的地壳结构和隐伏活动断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壳厚度约36~42km,莫霍面从华北平原区向太行山下倾伏.汤阴地堑是一个受汤东断裂控制的半地堑构造,其基底面形态与莫霍面展布呈"镜像"关系.汤东断裂是1条继承性的隐伏活动断裂,该断裂向上错断了埋深约20m的中更新世晚期地层,向下延伸至上地壳底部.综合分析深地震反射和已有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结果,发现深地震反射剖面上的中-下地壳强反射层和壳幔过渡带反射,与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上出现的中-下地壳正负速度梯度变化层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这表明本区中-下地壳和壳幔过渡带可能为一系列速度递变层或高低速物质的互变层,埋深约15~16km的强反射带为上地壳与中-下地壳的转换带,壳幔过渡带的底界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该区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分析研究深浅构造关系、评价断裂的活动性提供了依据.
刘保金何宏林石金虎冉永康袁洪克谭雅丽左莹何银娟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浅层地震勘探
西吉—中卫地震测深剖面及其解释被引量:36
2001年
通过对南北向的西吉—中卫宽角反射 /折射剖面测深资料的二维处理、计算和解释 ,研究了中宁、中卫和同心一带弧形构造及其两侧的壳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 ,3个区域的壳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 ,标志壳幔深部构造存在着差异 ,地壳厚度变化大 ,弧形构造带中部为一莫霍面隆起 (深 4 5 0km) ,弧形构造带南北两侧上地壳中存在不同的低速块体。
李松林张先康任青芳张成科石金虎赵金仁刘宝峰潘素珍张建狮刘建军
关键词:地震测深深部构造
新疆伽师地震的近场观测和对它的初步认识被引量:8
1999年
1998年5月~7月中国地震局物探中心在伽师震区布置了一个40×50km2的三维地震观测台网,布置了19台轻便地震仪,在二个月的时间里接收到近700个地震事件,并接收了十一个炮点的人工地震资料.对天然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确定位,震级大于26的地震计算了震源机制解,并进行了讨论.
段永红赖晓玲李松林张先康杨健石金虎
关键词:伽师地震地震观测
成都平原内汶川Ms8.0级地震的地表变形被引量:16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除映秀—北川断裂、灌县—江油断裂上各形成240 km和72 km长的地表破裂带外,可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什邡市师古镇附近形成一条弱地表破裂带.成都平原内的地震地表破裂带与龙门山区的2条地震破裂带构成倾向北西的叠瓦状逆断裂地震地表破裂系统.野外调查发现,师古镇南肖家院—庆云庵建筑物严重破坏带、水渠跌水、地表褶皱、喷砂和地裂缝带走向30°,延伸长度约7.5 km.探槽开挖表明,地表地震褶皱陡坎下的地层发生弯曲变形,汶川地震使断层上盘的地面和最新地层褶皱隆起0.2 m.TC2探槽中的粘土层底面褶皱隆起0.4m,它可能记录到汶川地震之前另外一次与汶川地震大小相当的古地震事件.浅层地震勘探资料表明,平原区出现地震地表破裂的位置不仅存在晚更新世活动断裂,而且.伴生有第四纪活动褶皱.
杨晓平李安刘保金酆少英陈献程石金虎寇昆朋郭新景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地震地表破裂成都平原龙门山推覆构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