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爱丽
- 作品数:30 被引量:16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高效催化剂核化能力的一种解释
- 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研究和有设计的外场综合试验是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三个重要支撑,在控制条件下对云雾和对催化剂的科学认识就直接关系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试验的原理、催化方案设计和实施以及催化效果。碘化银焰剂是目前人工影...
- 苏正军V.N.Ivanov关立友石爱丽
- 关键词:碘化银电镜
- 文献传递
-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荣获WMO首届UAE人工影响天气杰出贡献奖
- 2005年
- 世界气象组织(WMO)设立的UAE人工影响天气杰出贡献奖是在2003年5月WMO第14次世界气象大会上由WMO秘书长提议,通过大会决议而设立的,由世界气象组织和阿联酋水资源研究部合作建立的一个特殊奖项,2004年开始首次评奖,奖励为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和实践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在人工增雨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开展权威性研究和提出新理论的团体和个人,以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方法。三种奖励总共不超过10个。
- 石爱丽王广河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WMO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增雨
- 河南省一次秋季层状云降水增雨潜力的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加密探空资料、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和气象卫星资料,结合数值模式MM5V3分析了2002年10月19日河南省层状云降水人工增雨潜力。资料分析表明,这次降水过程的潜力区主要分布在700~300 hPa高度上,07:00、13:00和16:00时刻;从数值模拟结果看,增雨潜力的时空分布同探空分析大体上一致,云系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过冷水,冰晶粒子浓度不是很多,这种水成物的配置存在引晶催化的增雨潜力,有利于降水的形成。
- 石爱丽郑国光孙晶段靖
- 关键词:层状云增雨潜力数值模拟
-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项目进展
- 2007年
- 2007年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项目“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和“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业务建设”成果交流暨业务建设验收会2008年3月25日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验收会由预测减灾司副司长翟盘茂主持,由气科院、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国家气象中心、有关省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局计划财务司、科技发展司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上述两个项目进行了验收。
- 石爱丽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建设项目人工增雨作业
- 云特征参数与降水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52
- 2011年
- 利用FY2C卫星和探空反演得到的云结构特征参数,结合地面降水,研究了云顶高度、光学厚度、云粒子有效半径和云厚度等云结构参数与降水的关系,并分类研究了层状云和对流云在不同降水强度情况下,云参数的频数分布规律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常云厚大于5km、云底较低、云粒子有效半径较大时,地面易出现降水,若云顶高于10km、云光学厚度大于20且云中无夹层或夹层稀薄时,地面雨强多大于1mm/h;对于层状云降水,当云光学厚度大于17时,地面出现降水的概率较大,随光学厚度值增加,地面雨强呈增大趋势;对于对流云降水,云顶高度和光学厚度相关性较好,云光学厚度大于17且云顶高于7km时,地面出现降水的概率较大,当光学厚度大于20时,地面雨强明显增大;层状云和对流云的降水概率均随云顶高度和光学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降水概率与云光学厚度的相关性更为密切,光学厚度小于10的云很难产生降水,而云光学厚度大于20时,层状云和对流云的降水概率都会显著增加;综合云体的高度、厚度和云光学厚度等云参量的组合特征,对分析判断地面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更加有效。
- 周毓荃蔡淼欧建军蔡兆鑫石爱丽
- 关键词:降水
- 中国东部初春水分循环季节推进过程的年代际突变
- 春季是大气环流由冬季向夏季转型的关键时期,春季水分循环状况对于农业播种和农作物初期生长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初春季节推进中,中国东部地区的水分收支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利用实测降水资料、ECMWF和NCEP/N(CA...
- 赵瑞霞张宏吴国雄李伟平石爱丽
- 关键词:水分循环年代际突变
- 中国东部初春水分循环季节推进过程的年代际突变
- 春季是大气环流由冬季向夏季转型的关键时期,春季水分循环状况对于农业播种和农作物初期生长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初春季节推进中,中国东部地区的水分收支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利用实测降水资料、ECMWF和NCEP/N(CA...
- 赵瑞霞张宏吴国雄李伟平石爱丽
- 关键词:水分循环年代际突变
- 文献传递
- 中国东部初春水分循环季节推进过程的年代际突变被引量:1
- 2012年
- 春季是大气环流由冬季向夏季转型的关键时期,春季水分循环状况对于农业播种和农作物初期生长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初春季节推进中,中国东部地区的水分收支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利用实测降水资料、ECMWF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Mantua等人提出和计算的太平洋振荡指数,着重研究了此突变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关键区域降水和水汽辐合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与之对应的东亚水分循环和亚洲-西太平洋环流系统的变化特征.分析关键突变区淮河区域周围(111°~120°E,31°~36°N)的水分收支表明,3~4月水分收支的增量在1978年后突变性减少.1977年前,4月与3月相比,南边界水汽通量大幅增加,ERA和NRA中平均增量分别为1.52和1.88mmd1,与之相应,区域水汽辐合和降水也大幅增加,ERA和NRA水汽辐合增量为1.11和1.22mmd1,实测和ERA降水增量为1.08和1.05mmd1,4月是该地区春季水分收支增长最快的月份;但1978年后,4月与3月相比水分收支没有增加反而减少,ERA和NRA中3~4月南边界的水汽输入增量分别为0.03和0.01mmd1,区域水汽辐合增量为0.91和0.53mmd1,实测和ERA降水增量为0.08和0.15mmd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3~4月的初春季节推进中,1978年后高空东亚大槽的减弱年代际突变性变慢,中国西部及其以西高压脊的加强则显著变快,低空闭合副高西部的增强北进幅度及阿留申低压西南侧低压槽的减弱幅度显著减小,亚洲大陆高压减弱过程明显变慢,高压系统后部的增压过程则明显加快.高低空配合,导致了1978年后东亚3~4月水汽输送向北推进的年代际突变性减弱,以及中国东部的中南部地区3~4月水分收支增量的年代际突变性减少.
- 赵瑞霞张宏吴国雄李伟平石爱丽
- 关键词:水分循环年代际突变
- 中国东部初春水分循环季节推进的年代际突变
- 春季是大气环流由冬季向夏季转型的关键时期,春季水分循环状况对于农作物播种和生长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初春季节推进中,中国东部地区的水分收支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利用实测降水资料、ECMWF和NCEP/NCAR再分析资...
- 赵瑞霞张宏吴国雄李伟平石爱丽
- 关键词:水分循环年代际突变
- 文献传递
- 一次大雾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V3对2009年11月30日到12月1日天津武清地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这次大雾过程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山东地区,天津市武清县位于大雾的边缘位置。此次雾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11月30日的17:00(北京时间,下同)至12月1日00:00是雾的形成阶段,12月1日00:00出现雾,00:00至09:00是雾的发展阶段,09:00之后是雾的消散阶段。模拟研究表明长波辐射降温使得温度下降并导致逆温层出现,同时由于暖湿气流输送,观测点处具有充足的水汽供应,促使了大雾的形成;在雾形成之后,逆温层的维持、持续的长波辐射降温有利于雾的不断发展;而后期辐散下沉运动明显,水汽不断向外辐散,使得雾逐渐消散。湍流对雾的影响是向上和向四周传输水汽,使得雾范围扩大,但如果太强,又会使得雾很快消散。
- 高茜何晖马新成黄梦宇石爱丽
- 关键词:大雾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