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晋嗣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神经外科
  • 2篇外科
  • 2篇静脉
  • 1篇地奥司明
  • 1篇学法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肠梗阻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应用
  • 1篇用药
  • 1篇早期炎性
  • 1篇早期炎性肠梗...
  • 1篇针法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治...

机构

  • 5篇丽水市中医院

作者

  • 5篇田晋嗣
  • 2篇兰金耀
  • 1篇何建胜
  • 1篇项华明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被引量:19
2013年
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绝大多数是由于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所致的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炎症性肠梗阻。老年人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衰退,胃肠道血供减少,肠蠕动减少,加之老年人并存疾病多,机体营养缺乏,行动减少,肠功能恢复缓慢,腹部术后更易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气。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病理特殊性,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生理特点特殊,治疗风险更大,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本文就我院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老年性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评价进行分析。
田晋嗣何建胜
关键词:肠梗阻腹部术后中西医结合
加减补阳还五汤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加减补阳还五汤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69.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沉重感、肿胀、深静脉血流反流时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田晋嗣戴朝波兰金耀项华明
关键词: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加减补阳还五汤地奥司明炎症因子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安全管理被引量:4
2011年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安全用药是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多为急、危、重患者,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用药,因此神经外科的护理人员作为静脉用药最直接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应该提高自身对药物知识的了解,提高自身的给药技术,加强药物的管理,熟练掌握药物的配置,还应该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用药安全。
田晋嗣
关键词:神经外科静脉用药安全管理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临床教学探索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带教方法。方法:实验组56人,对照组54人,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临床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成绩及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及病例分析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带教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教学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优于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值得推广。
田晋嗣
关键词: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PBL教学法
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自制钳夹式疝环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8.26±4.35ml、21.77±5.37小时、3.52±0.73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24±8.34ml、48.12±10.77小时、7.84±2.8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术后1天的VAS评分(3.42±1.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45±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1个月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痛苦,且并发症少。
田晋嗣兰金耀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