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 作品数:8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航天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血小板输注与血型分析 O血型不相容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于供受者ABO血型的相容性。多数研究显示,血小板ABO血型相容性与输注效果关系密切,ABO同型输注疗效最好,ABO次要不相容(供者血浆含有针对受者红细胞或... 曹晓明 田华 要军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 输注效果 Rh表型配合性输注红细胞疗效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评价Rh表型配合性输注红细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Rh表型配合性输注与非配合性输注、初次非配合性输注与再次非配合性输注红细胞后患者血红蛋白增长量和溶血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评价了120例反复输血患者共计674次输血效果,Rh表型配合性输注每U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长量优于非配合性输注[(33.397±1.475)g/U vs (29.951±1.304)g/U,P=0.033],而初次非配合性输注与再次非配合性输注后血红蛋白增长量无统计学差异[(28.942±2.083)g/U vs(30.686±1.737)g/U,P=0.589]。输血后溶血相关检测显示,乳酸脱氢酶的升高与红细胞洗涤、辐照、效期、再次非配合性输注等因素均有相关性(均P<0.05);再次非配合性输注后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较初次非配合性输注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P<0.05)。结论: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Rh表型配合性输注可以减少抗原暴露的概率,增强输血疗效,是保证患者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 贾军会 高晓云 田华 白薇 王新华关键词:输血疗效 血液病患者配合性血小板输注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血小板输注可有效治疗和预防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导致的出血,但是反复输注ABO相合随机供者血小板的机体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即引起PTR。目前报道的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因素主要包括非免疫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发热、感染、脾肿大、DIC、自身抗体、药物相关抗体等是能够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非免疫性因素,而血小板同种抗体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免疫因素,其中主要包括HLA抗体和HPA抗体。Garratty等研究发现,在PTR患者中,非免疫性因素占88%,免疫性因素与非免疫因素共同存在占21%;25%的PTR患者存在血小板抗体,主要为HLA抗体,其次为HPA抗体。 高晓云 曹晓明 田华 要军 孙海涛关键词: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配型 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型转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对输注血小板的血型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型转换格局。结果ABO血型主要不相容移植后,患者正、反定型将转换为供者血型,ABO次要不相容及主次均不相容时,患者转换后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结论对ABO血型不合患者移植后输血,应权衡所选血型对造血重建的影响并根据即时的ABO血型抗体效价选择合适的血产品血型。 曹晓明 田华 要军关键词:ABO血型不合 恶性血液病患者抗-CD38单克隆抗体达雷木单抗治疗后配血方法探讨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达雷木单抗(Daratumumab,DARA)治疗后合理有效的配血方法,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DARA治疗前后进行ABO血型、Rh血型鉴定、红细胞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用0.2 mol/L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DTT)灭活处理红细胞抗体筛查细胞及献血者红细胞后重复试验,排除DARA的干扰。结果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DARA治疗前后ABO、Rh血型鉴定结果无差异,治疗前红细胞抗体筛查均阴性,治疗后均阳性,且谱细胞抗体鉴定未显示抗体特异性,患者与献血者红细胞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凝集,配血不相合。用0.2 mol/L DTT灭活处理红细胞抗体筛查细胞及献血者红细胞后重复试验显示红细胞抗体筛查及鉴定均阴性,交叉配血主侧均阴性,次侧与灭活前患者自身对照一致,交叉配血相合,给予患者输注后复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增量有效。结论0.2 mol/L DTT灭活红细胞可有效消除DARA对于配血的干扰,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DARA治疗后常规配血方法,可进行应用及推广。 高晓云 王新华 田华 贾军会 邸彦辉 白宇 白薇 寇立舵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交叉配血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HLA-Ⅰ抗体产生与HLA-A、B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HLA-Ⅰ抗体产生与HLA-A、B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和血小板HLA-Ⅰ抗体产生的易感基因。方法:选择本院血液科需多次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对患者进行HLA-I类抗体检测,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抗体阳性组和抗体阴性组,提取患者基因组DNA后进行HLA-A、B基因测序,比较两组之间HLA-A、B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患者HLA-I类抗体阳性率为22.95%。对100例研究对象进行HLA-A、B基因测序,共获得HLA-A等位基因13个,HLA-B等位基因14个,其中HLA-A*24、HLA-A*30、HLA-B*13等位基因频率在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抗体阳性组HLA-A*30、HLA-B*13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抗体阴性组(RR=0.107,0.387),HLA-A*2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抗体阴性组(RR=1.412)。HLA-A*24、HLA-A*30、HLA-B*13基因高分辨基因分型显示等位基因HLA-A*24∶02、HLA-A*30∶01、HLA-B*13∶02在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存在差异,RR值分别为1.412、0.107、0.125,95%CI分别为0.961-2.075、0.016-0.721、0.300-0.51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HLA-A*24∶02等位基因可能是血小板HLA-Ⅰ抗体产生的易感基因,而HLA-A*30∶01、HLA-B*13∶02等位基因可能是保护基因。 高晓云 寇立舵 田华 王新华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易感基因 血小板抗体 血栓弹力图对肝素抗凝患者血液成分输注指导初探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肝素抗凝患者血液成分输注的指导作用。方法对300例接受肝素抗凝治疗患者应用传统凝血项检测进行筛选,87例入选本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枸橼酸化高岭土激活样品血栓弹力图检测(CK-TEG)和枸橼酸化高岭土激活样品肝素酶杯对比检测(CKH-TEG),对两种TEG检测参数进行比较,并对两种检测方法所提示需要输注的血液成分的种类及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血栓弹力图检测参数R、K、Angle、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提示的血浆和血小板需要输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H-TEG能够排除肝素抗凝患者体内残留肝素对凝血功能的干扰,准确反映患者真实的凝血功能,对肝素抗凝患者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高晓云 贾军会 王新华 田华关键词:血栓弹力图 肝素 凝血检测 输血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分析及管理策略探讨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合理的管理策略,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方法选择2015—2018年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首次在我院输注单采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198例,应用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评估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性,分析发热、脾大及化疗等非免疫因素以及血小板HLA-Ⅰ类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血液病患者反复输注血小板时合理有效的输注管理策略。结果198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1823次,有效输注1040次,总体输注有效率为57.0%。血小板输注有效性随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加而降低(χ^(2)=45.840,P=0.000);发热、脾大、免疫抑制、化疗和移植因素可显著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P<0.05)。患者血小板HLA-Ⅰ类抗体阳性率为22.2%。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在HLA-Ⅰ类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比较(62.3%比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81,P=0.000),抗体阳性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明显降低。HLA-Ⅰ类抗体产生在不同输注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015,P=0.091),抗体的产生未伴随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并且HLA-Ⅰ类抗体的产生在不同年龄、性别及血液病种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在反复输注血小板的管理过程中,加强非免疫性因素监测及处理的同时,应在血小板输注前常规开展血小板HLA-Ⅰ类抗体检测。 高晓云 王新华 寇立舵 田华 贾军会 白宇 白薇 邸彦辉关键词:血液病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抗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