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霈 作品数:17 被引量:10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MR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因素预测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不同区域心肌的影像组学特征及相关临床因素在预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s)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的122例确诊HCM患者的CMR图像及临床资料。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24-hour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24 h DCG)结果将其分为合并VAs组(40例)与未合并VAs组(82例)。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受试者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训练集用于构建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效能。选择从二尖瓣水平至心尖部的左心室短轴未增强亮血电影序列,以舒张末期壁厚为基础,将HCM患者心肌分为肥厚区域与非肥厚区域。在左心室短轴各层面心肌的心室舒张末期进行全室壁心肌、肥厚区域心肌及非肥厚区域心肌的感兴趣区勾画及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递归特征消除法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法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危险因素建立临床因素模型;并构建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模型。采用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DeLong检验评估和比较模型间的预测效能;使用列线图将联合模型可视化,并通过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正曲线评估联合模型拟合程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观察联合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在训练集中,左心室非肥厚区域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89)、左心室肥厚区域联合模型(AUC值=0.98)、左心室全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98)的AUC值高于左心室非肥厚区域心肌影像组学模型(AUC值=0.74)、左心室肥厚区域影像组学模型(AUC值=0.8 吕静 朱永琪 朱彦芳 何瑛 胡茜 邵九杰 王艺霖 王霈 刘云 朱力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CT、超声、X线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72 2014年 目的探究超声、X线钼靶及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超声组、X线钼靶组、CT组、超声联合X线钼靶及CT组(联合组),观察各组患者阳性检出率。结果超声检查、X线钼靶检查、CT检查三组两两阳性检出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查组分别与CT检查、超声检查、X线钼靶检查阳性检出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组患者病理情况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CT检查各有优势,三者联合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发现。 孟淑萍 张正平 王霈 田兴仓 朱力关键词:超声 X线钼靶 乳腺癌 CT 胸腺上皮肿瘤MRI表现WHO组织病理分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MRI表现2015版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胸腺上皮肿瘤患者资料,根据2015版WHO胸腺上皮肿瘤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高危组(B2、B3型)、胸腺癌。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病变MRI表现分别从大小、形态、轮廓、信号特点、ADC值、强化方式及程度、周围脂肪间隙浸润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不同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结果性别与年龄在低危组、高危组、胸腺癌3组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肌无力在高危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及胸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病灶形态及轮廓分别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癌以形态不规则、轮廓不光整为著,低危组病变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较光整。ADC值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胸腺癌组弥散受限明显,ADC值较小。在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方面,3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纵隔脂肪浸润在3组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形态、轮廓、重症肌无力症状、邻近脂肪间隙浸润、ADC值在鉴别低危组、高危组及胸腺癌3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MRI对于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分型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张正平 侯晓婧 王志涛 田兴仓 孟淑萍 王霈 牛建栋 朱力关键词:胸腺上皮肿瘤 磁共振成像 组织病理学 乳腺叶状肿瘤的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MRI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MRI检查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叶状肿瘤的MRI特点。结果 11例患者中良性5例,交界性3例,恶性3例。MRI检查7例表现为为分叶状,3例为类圆形,1例表现为多发不规则团块,部分融合改变;7例边界较清晰,4例欠清;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9例信号均匀,2例欠均匀;T2WI压脂上5例呈均匀高信号,6例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均早期明显强化,其中7例强化欠均匀;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3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王霈 孟淑萍 刘岭岭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乳腺 叶状肿瘤 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常规MRI序列和SWI序列扫描,其中6例同时行MRA检查,对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显示的CA病灶的大小及数量进行比较。结果常规MRI序列上显示18个病灶,其中>1.0cm的11个病灶,0.5~1.0cm的6个病灶,<0.5cm的1个病灶,未发现CA病灶周围有伴随的脑静脉畸形;SWI序列上显示25个病灶,其中>1.0cm的12个病灶,0.5~1.0cm的7个病灶,<0.5cm的6个病灶,其中3例CA病灶周围显示有伴随的脑静脉畸形。结论 SWI序列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数目明显多于常规MRI序列,可显示常规MR检查不易发现的微小病灶及伴随的脑静脉畸形。 孟淑萍 郭丽君 王霈 陈兵 朱凯 赵建国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磁敏感成像 心脏磁共振影像组学对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初步探索基于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影像组学揭示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心肌病变影像组学特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确诊为HCM的患者142例及健康对照组72例的CMR影像及临床资料。选择CMR未增强亮血电影序列左心室长轴位两腔心、四腔心二尖瓣口水平切面,以舒张末期壁厚(end-diastolic wall thickness,EDWT)为基础,将HCM患者心肌分为肥厚区域(无HCM家族史,EDWT≥15 mm;有HCM家族史,EDWT≥13 mm)与非肥厚区域(无HCM家族史,EDWT<15 mm;有HCM家族史,EDWT<13 mm),和健康对照组在室间隔、心尖、左心室侧壁、左心室前壁及左心室下壁等相同解剖部位室壁分别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及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分组后行影像组学特征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递归特征消除法(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 machine,SVM)算法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最后计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评价各模型效能;并统计分析HCM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临床资料。结果(1)HCM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LVESV指数(LVESV index,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质量(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wall mass,LVED wall mass)、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乳头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wall+papillary mass,LVED wall+papillary mass)、左心室收缩末期室壁质量(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wall mass,LVES wall mass)、左心室收缩末期室壁+乳头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吕静 朱永琪 朱彦芳 何瑛 王艺霖 王霈 朱力 刘云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支持向量机 基于CT血流储备分数评估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预后的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影响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预后的不良斑块特征,并建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未来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102例,随访患者36月内MACE结局。对比MACE组和MACE阴性组间冠状动脉CTA(CCTA)管腔狭窄程度、斑块定性及定量特征及CT-FFR值,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于MACE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使用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共38例(37.25%)患者发生MACE。MACE组与MACE阴性组间管腔狭窄程度、斑块总负荷、非钙化斑块负荷、病变血管CT-FFR及ΔCT-FFR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管腔狭窄程度、斑块总负荷、病变血管CT-FFR及ΔCT-FFR是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指标的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区分度(AUC 0.872,P<0.0001)和校准度(P=0.189)。结论:管腔狭窄程度、斑块总负荷、病变血管CT-FFR及ΔCT-FFR是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学特征及功能学特征的综合评估可提高对MACE的预测。 欧阳丽娜 王晶晶 张怀瑢 王瑞 吴倩 王霈 牛媛媛 朱力关键词:冠心病 高脂血症 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5例乳腺病变患者的常规MRI序列图像、DWI图像和MRI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对病灶信号特点、ADC值和增强情况、TIC曲线进行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腺体组织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0±0.37)×10-3mm2·s-1、(1.16±0.32)×10-3mm2·s-1、(1.93±0.24)×10-3mm2·s-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以其最佳界值1.22×10-3mm2·s-1为标准,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76.9%,准确性为86.0%。57例良性病灶中,TICⅠ型的33例,TICⅡ型的9例,TICⅢ型的3例。38例恶性病变中,TICⅢ型的27例,TICⅡ型的9例,TICⅠ型的2例。良、恶性病变的TIC曲线(I^III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TIC IV曲线的病灶均为良性。结论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TIC曲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IC曲线类型和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孟淑萍 王霈 平学军 朱力 朱凯关键词:乳腺 扩散加权成像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心脏磁共振四维血流成像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行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技术测量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HHD)患者左心室内的血流,旨在探讨使用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早期诊断H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4例HHD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将其分为HHD LVEF减低组(34例,LVEF<50%)以及HHD LVEF保留组(20例,LVEF≥50%),同期纳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三组人群采用3.0 T磁共振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及CMR 4D Flow序列扫描。采用CVI42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包括左心功能参数、舒张早期及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参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对三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并对二尖瓣峰值速度比率(ratio of mitral peak velocity,E/A)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以及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HD LVEF保留组和HHD LVEF减低组二尖瓣区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arly diastolic peak velocity,E)和E/A低于对照组[HHD LVEF保留组vs.HHD LVEF减低组vs.健康对照组:E峰,60.10(46.25,83.45)cm/svs.61.50(51.80,92.50)cm/svs.91.42(88.06,98.74)cm/s;E/A,(1.15±0.36)vs.(1.00±0.35)vs.(1.78±0.22)](P<0.05)。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late diastolic peak velocity,A)高于对照组[HHD LVEF保留组vs.HHD LVEF减低组vs.健康对照组:59.45(54.10,76.65)cm/s vs.68.85(53.10,94.20)cm/s vs.53.37(49.06,56.40)cm/s](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E/A与LVEDVI(r=-0.306,P=0.024)、LVESVI(r=-0.357,P=0.008)呈负相关,E/A与LVEF(r=0.353,P=0.009)呈正相关。结论采用CMR 4D Flow技术可定量评估HHD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即使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未改变的情况下,也能检测到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在HHD的早期诊断中具� 木郁 马丽媛 郑琰 王霈 李文玲 孙潇 朱力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心脏磁共振 MR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DAI而常规MR检查为阴性的脑外伤患者行SWI序列扫描,观察SWI的病灶位置、数目及大小。结果 DAI在SWI上表现为皮髓质交界区、脑白质、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小脑等区域散在大小不等的点状、斑片状、串珠状显著低信号,边界清晰。结论 SWI序列可以在DAI患者中发现常规MR检查不易发现的微小出血病灶,对DAI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孟淑萍 王霈 朱凯 张伟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敏感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