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樵
- 作品数:46 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表皮细胞凋亡与细胞因子的调节
- 2000年
- 王西樵李国辉
- 关键词:细胞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的组合物含有:(a)以组合物计,含量为1-4wt%的氮酮;(b)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c)由下列组分制成的活性成分:15-60重量份丹参;10-40重量份三七;5-20重量...
- 王西樵陆树良
- 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通透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索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通透性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取患者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微血管基底膜电镜观察。另外,建立裸鼠瘢痕埋植模型,将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种植裸鼠皮下,4周后从裸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取出瘢痕组织剪碎,检测伊文思蓝光密度值。结果电镜观察可见:与正常皮肤微血管比较,瘢痕演变过程中微血管管腔逐渐狭小,基底膜逐渐增厚。成熟期瘢痕见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结构大致接近正常。伊文思蓝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皮肤通透性相比(0.85±0.21),早期和增生期瘢痕通透性逐步降低(0.63±0.16、0.38±0.08),消退期达到最低(0.13±0.04),成熟期有所升高(0.68±0.12)。结论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通透性逐渐降低,可能引起瘢痕组织逐步加重的缺血缺氧改变。
- 王西樵宋菲陈雪莲青春陆树良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通透性
- 真皮模板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和信号转导蛋白Smad 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观察真皮模板对深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受体和信号转导蛋白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20例烧伤患者四肢Ⅲ度创面切痂后分为两部分,进行同体对照试验其一移植真皮模板(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刃厚皮片,设为模板干预组;另一部分单纯移植自体刃厚皮片,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后1、2、3、4周取患者移植创面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标本中TGFβ1、TGFβ1受体(TβR)Ⅰ、TβRⅡ及Smad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移植术后1—4周两组创面组织切片中均可见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蛋白呈阳性表达。随着创面逐渐愈合,四者的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减少,术后1周模板干预组TGFβ1的表达率为(13.08±4.65)%,4周时为(9.03±1.89)%。相同时相点下模板干预组各项指标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皮模板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可降低深度烧伤创面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真皮模板减轻创面瘢痕增生的机制之一。
- 向军王西樵青春廖镇江陆树良
- 关键词:创面阳性表达率蛋白SMAD3
- 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和氧分压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和氧分压动态的变化。方法·选择人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分为早期、增生期、消退期和成熟期瘢痕,每组8例。术前进行经皮氧分压检测,正常皮肤作对照。术后对瘢痕组织进行固定切片、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进行CD34和HIF-1检测。结果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经皮氧分压检测发现:与正常皮肤氧分压[(75.3±10.1)mmHg]相比,瘢痕早期氧分压开始降低[(51.2±8.3)mmHg,P=0.037],增生期进一步降低[(30.2±6.1)mmHg,P=0.026],消退期最低[(6.9±2.1)mmHg,P=0.011],成熟期基本回复正常[(71.1±9.6)mmHg,P=0.080]。H-E染色发现:正常皮肤具少量微血管,瘢痕早期微血管逐渐增多,在增生期达到高峰,消退期大部分血管狭窄或闭塞,成熟期基本正常。CD34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微血管这种形态和数量的变化。HIF-1检测发现:正常皮肤HIF-1表达低,瘢痕早期显著升高,在增生期进一步升高,而在消退期则显著下降,成熟期几乎回复正常。结果·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和氧分压存在动态改变,这种变化与瘢痕的病理改变相互关联,而HIF-1可能介导了其中的作用。
- 宋菲刘英开王西樵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微血管氧分压HIF-1
- 富含氨基酸的无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氨基酸的无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物及其制法和用途。所述的基质含有(a)真皮基质,所述的真皮基质中细胞数量小于5%,按真皮基质的体积计;(b)按真皮基质的重量计,含量为0.5-30重量%的游离氨基酸,所述的游...
- 王西樵陆树良
- 文献传递
- 内皮抑素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于建模后第4周,右侧兔耳瘢痕组织内注射内皮抑素(实验组,n=10),左侧兔耳瘢痕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n=10),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于建模后第7周,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兔耳瘢痕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瘢痕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血管标志物CD34表达,TUNEL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凋亡。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内皮抑素加入Martrigel培养体系中,观察内皮细胞在Martrigel上形成微血管管腔数目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增生性瘢痕缩小明显,紫红色逐渐减退,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胶原疏松。实验组兔耳瘢痕组织内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21±0.39)%和(6.11±1.32)%(P<0.05),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6±1.54)%和(5.21±1.11)%(P<0.05)。体外实验观察发现:在未加入内皮抑素的Martrigel培养体系中,内皮细胞形成较多微血管分支,随着内皮抑素质量浓度的提高,微血管形成管腔的数目逐渐减少。结论内皮抑素局部注射具有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并促进其成熟消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微血管形成有关。
- 王西樵刘英开宋菲徐连菊青春陆树良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内皮抑素微血管
- 脂肪组织与创伤修复被引量:5
- 2006年
- 皮肤浅层创伤时,创面愈合主要由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参与修复,而当创伤累及真皮深层和脂肪组织时,脂肪细胞是否参与了修复过程呢?皮肤的三维结构显示,在大部分区域,真皮-脂肪界面是不平坦的,脂肪以一系列规则而紧密的穹隆凸入真皮,称为脂肪穹隆。Matsumura等观察到增生性瘢痕只出现在含有脂肪穹隆的皮肤处,如面颊、颈、胸、腹、背、臀部、前臂、手背、大腿、小腿、足背、耳轮、耳垂等部位;而没有穹隆结构的皮肤组织,如成人头顶部、前额、外耳、眼睑、手掌处的皮肤或胎儿、大鼠、家兔等的皮肤则不形成增生性瘢痕。Trayhurn等的研究也观察到,当损伤严格地局限在真皮中时(如浅Ⅱ度烧伤),尽管此时血管受损并释放许多因子,但不出现成纤维细胞参与的愈合反应,残留的真皮成纤维细胞保持完全无活化状态;当创伤更深伤及脂肪穹隆时(如深Ⅱ度烧伤),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被激活,每个脂肪穹隆演变为一个肉芽组织区域,当肉芽组织形成的速度超过上皮化速度时,将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 王西樵陆树良
- 关键词:脂肪组织创伤修复真皮成纤维细胞肉芽组织形成增生性瘢痕皮肤组织
- 真皮与脂肪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致纤维化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初步探讨真皮与脂肪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致纤维化能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自同一杜洛克雌性猪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中分别分离和培养成纤维细胞,利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细胞Ⅰ型和Ⅲ型前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脂肪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比较,真皮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真皮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前胶原和α-SMA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脂肪来源的成纤维细胞(P<0.05),而Ⅲ型前胶原和IGF-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脂肪来源的成纤维细胞(P<0.05);两种不同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中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皮与脂肪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在与致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形态和功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在真皮和脂肪组织受到创伤后的纤维化进程中,两种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致纤维化的起点已存在差异。
- 原博王西樵青春陆树良
- 关键词:真皮脂肪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化
- 变性胶原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对I型胶原分子二级结构的影响,确定合适的胶原变性温度,研究热变性后胶原纤维排列及三维凝胶性质的改变,比较胶原变性后不同培养环境成纤维细胞形态差异,以建立变性胶原一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方法I型胶原蛋白溶液在不同温度作用后通过蛋白质圆二色光谱仪分析胶原分子二级结构改变。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胶原变性后纤维结构的改变。制备不同种类三维胶原凝胶并通过气相压力仪检测胶原凝胶断裂模量。将变性后的胶原进行二维包被和三维胶原凝胶制作,倒置相差显微镜及光镜下观察不同培养环境下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温度达到50℃时,I型胶原分子二级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在二维胶原包被时可见胶原纤维凝集成团,含变性胶原的三维凝胶断裂模量明显下降。在变性胶原存在环境中培养成纤维细胞,细胞形态均有显著改变。结论经50%作用后I型胶原分子二级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含变性胶原的三维凝胶断裂模量明显下降,I型胶原包被及三维凝胶模型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形态明显不同,可作为变性胶原影响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体外模型。
- 苏荣家王志勇刘英开原博王西樵董叫云宋菲姜育智陆树良韦俊
- 关键词:烧伤胶原I型凝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