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新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电针对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P物质影响的免疫及超微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电针对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的影响以及含SP的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电针大鼠“人中”、“承浆”穴后痛阈明显提高(P<0.01),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SP免疫反应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含SP轴突终末内含有密集的清亮透明小泡、少量大颗粒小泡及线粒体,轴突终末内的SP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大颗粒小泡内和清亮小泡壁上。含SP的轴突终末主要与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神经元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极少数SP阴性轴突终末与SP阳性轴突形成轴-轴突触或接触。电针可能通过轴-轴突触的突触前抑制方式,抑制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细纤维SP的释放,从而参与针刺镇痛过程。
- 张书琴张奎启隋鸿锦赵家祥王荣新赵薇徐文伦
- 关键词:三叉神经P物质
- 小腿肌的肌纤维型分布被引量:5
- 1997年
- 为探讨小腿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特征和构成比例,取5例(男2、女3)19~60岁死后12小时内的人体两侧小腿肌共140块,用肌球蛋白ATP酶法,系统地研究了小腿各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结果表明:人类小腿肌Ⅰ型(慢缩)纤维的平均百分率在56%~80%之间.从总体看,小腿肌中Ⅰ型纤维(总平均百分率为65.2%)占优势.其中小腿前群Ⅰ型纤维占68.4%,后群占62.5%,外侧群占59.9%.前群的慢缩纤维高于外侧群和后群,前者与后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P<0.05).在后群和外侧群中,浅、深层肌间Ⅰ型纤维百分率浅层肌明显高于深层肌.在外侧群,腓骨长肌的Ⅰ型纤维百分率为63.6%,腓骨短肌为56.2%,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后群浅层的小腿三头肌Ⅰ型纤维占68.4%,深层三块肌为58.7%,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女性腓骨长肌、趾长伸肌的第2、3趾肌腹的Ⅰ型纤维百分率显著高于男性.
- 应福其刘绍壮李名扬马晓凯宫谨王荣新
- 关键词: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腓骨长肌小腿三头肌
- 上好美容系局解课的体会
- 1999年
- 20世纪90年代末,一门新兴的医学科系美容医学——被称为第四医学的美容学诞生了,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我校于1987年增设了医学美容中专。在此基础上,我校又于1996年经主管部门批准设立了医学大学本科美容系,其目的就是要培养高质量的美容师,此举为世界首创,美学系的成立一直受到国家和国际美容界的关注。经领导、师生的共同努力。
- 权赫梅王荣新李富德
- 关键词:医学教育
- 猫丘脑腹后外侧核的超微结构
- 1996年
-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了猫丘脑腹后外侧核的超微结构。该核内的神经元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型直径在15—40μm,小型小于15μm,其胞质内容无明显差别。树突较多见,直径从1—10μm不等。轴突可分为三种类型:含圆形小泡的小终末、终末及扁平小泡的终末。突触类型主要为轴树突触,此外还可见到轴体、轴轴、轴轴树、树树突触以及以树突为中心的突触复合体。在树突之间、树突与胞体之间还存在有非突触的丝状连接。
- 贺家全孙文琢张孟良隋鸿锦张书琴宫瑾马晓凯王荣新
- 关键词:超微结构
- 手肌的肌纤维型分布被引量:7
- 1994年
- 取5例(男4,女1)21~37岁死后12h内的人尸两侧手肌共190块,用肌球蛋白ATP酶法,系统研究了手部各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结果表明,人类手肌Ⅰ型(慢缩)纤维的平均百分率44%~67%。从总体看,手肌中慢缩纤维(总平均为55.8%)略占优势。其中外侧群Ⅰ型纤维占61.5%,中间群占51.9%,内侧群占57.6%。内、外侧群的慢缩纤维均高于中间群,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中间群,蚓状肌的Ⅰ型纤维平均为63.2%,骨间肌为46.2%,两者间的Ⅰ型纤维百分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1)。手内、外侧群的深、浅层间,多数肌Ⅰ型纤维百分率接近。左、右侧别比较,除拇收肌横头和第2骨间背侧肌的Ⅰ型纤维百分率右侧者显著高于左侧者外,其余肌均未见显著的侧别差异。结合肌电图和手的功能,对这些差异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
- 应福其刘绍壮王荣新
- 关键词:肌纤维型肌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