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 作品数:19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适应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 2024年
- 目前,跨专业研究生的学科交叉优势突出,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学习兴趣,但与非跨专业研究生相比,在专业知识理解层次和学术能力水平上尚有较大差距,对新专业的认同感及自信度不高,较难破除原有固化思维的障碍,易导致专业适应性差。鉴于上述问题,高校应从明晰目标定位、加强过程保障、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导师作用等方面着手,采用差异化、针对性培养方式,全面提升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适应性。
- 王翔
- 关键词:跨专业研究生
-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动态协调性研究
- 2012年
-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978-2011年我国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动态协调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就业结构演进存在长期协进关系,但与产值结构间则不存在该关系;第二产业在早期对城市化产生同向作用,中后期则产生小强度的逆向作用;第三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力很大,且持续时间长,对城市化响应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明显。针对上述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促进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 王翔魏晓莉
-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VAR灰色关联
- 中部地区打造产业经济升级版的驱动力及路径研究——以湖北省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产业经济升级版包括转型和升级两个方面,其培育过程是产业构成要素持续扩散与整合的动态过程,其中技术融合、系统开放、模块化分工起着关键作用。要打造产业经济升级版,应围绕规划找引导力、围绕"群群互动"找合力、围绕融合找推力、围绕创新找原动力,路径存在于高新技术的渗透、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及其内部的重组创新。当前,包括湖北省在内的中部地区产业经济整体上呈现出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但仍处于较低层次的"原生"状态。湖北省要加快打造产业经济升级版,出路在于激活"引擎"合力驱动,走全面转型发展之路。
- 王翔
- 关键词:驱动力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专业镇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珠三角产业社区的视角被引量:9
- 2014年
- 遍布各地的专业镇曾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巨大支持,但当前也面临诸多共有和特殊问题。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社区建设,为专业镇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优化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是对传统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的重大突破。要实现专业镇向产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注重平台建设运营,把好产业形态关,选择合适的土地开发模式,并提供优质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等。
- 王翔戴桂斌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 制度约束、“两栖”流动与深度城镇化——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长期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拥有向城镇居民身份转变的能力和条件,我国应启动以这类农民工的市民化为内涵的深度城镇化进程。农村退出的土地流转制度、城镇融合的社保制度是实现农民工有效迁移的核心"制度集"。在当前条件下,应当为其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保体系,构建由中央政府、流入地政府、企业及农民工劳动力等共同参与的社保成本分担机制,并健全农地流转机制以解决其土地依赖问题。
- 王翔戴桂斌
- 关键词:农民工
- 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体与融资运营模式的创新被引量:4
- 2013年
- 基础设施是城乡联系网络中实现要素流动的通道,推进城乡一体化须以发达的基础设施为依托。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及运营管理领域存在着较多问题,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差距呈扩大之势。为改变这一状况,应理顺农村基础设施各投入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政府主体地位,通过立法树立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决策中的权威性;专设管理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广泛参与、相互协调的决策机制。
- 王翔
- 关键词:一体化
-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新型城镇化对制造业结构影响及路径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要素集聚的外部性和创新效率,在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等领域形成外溢效应,强化投入产出的循环累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制造业结构层次皆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特征,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制造业结构转型的冲击效应大于内陆地区。为更好发挥两者间的协同互动作用,各省份间应树立区域协作发展意识,对制造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进行整体谋划,同时要兼顾邻近地区相关政策,促进省际间各类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
- 王翔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制造业结构
- 工业发展质量与环境规制、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本文基于2008-2017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及其他因素对工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持续动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是重要的中介变量。环境规制并非会无条件对工业结构高级化发挥倒逼作用,区位异质性也能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及FDI的交互效应产生重要影响。要推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应树立系统性思维,注重环境规制与创新驱动政策的相互协同,推行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构建面向绿色工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提升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水平,不断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和层次。
- 王翔
- 关键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转型
-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与城市经济转型被引量:2
- 2018年
- 工业化、信息化及市场化等因素对发达国家城市转型的作用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递次发生的,而对正处于深度转型中的我国城市而言,却在短期内相互交织,冲击性更强。产业融合是在整合原有产业基础上的行业衍生与重新分工,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都曾经历从分工、互动到融合的过程。在转型路径上,我国城市应特别注意要立足制造业优势,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并注重结构体系的多样性、接续性及融合性。
- 王翔
-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产业转型
- 网络结构效应、城市群组织形态与城乡一体化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绩效,与其所依托的空间组织形态密切相关。应将城乡一体化的视野扩展到跨行政区的城市群之中,以更高级的空间组织形态来加强城乡联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群的发展会产生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结构效应,行政壁垒是城市群协作的最大障碍,应构建以利益均衡为中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其内部关系的有效整合。
- 王翔魏晓莉
- 关键词:城市群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