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满宜

作品数:565 被引量:8,685H指数:46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5篇期刊文章
  • 90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8篇医药卫生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70篇骨折
  • 164篇关节
  • 137篇手术
  • 80篇固定术
  • 72篇股骨
  • 68篇骨折固定
  • 67篇内固定
  • 65篇骨折固定术
  • 61篇骨科
  • 54篇创伤
  • 46篇胫骨
  • 46篇髋臼
  • 44篇髓内
  • 42篇肱骨
  • 41篇外科
  • 40篇肘关节
  • 39篇疗效
  • 37篇髋臼骨
  • 37篇髋臼骨折
  • 35篇外固定

机构

  • 548篇北京积水潭医...
  • 36篇北京航空航天...
  • 19篇北京大学
  • 13篇北京市创伤骨...
  • 10篇四川大学华西...
  • 9篇清华大学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延安大学
  • 4篇济宁医学院
  • 4篇青海省人民医...
  • 4篇天津医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武警北京总队...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深圳市第二人...
  • 3篇新汶矿务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64篇王满宜
  • 98篇吴新宝
  • 87篇蒋协远
  • 71篇荣国威
  • 68篇朱仕文
  • 62篇王军强
  • 48篇赵春鹏
  • 47篇杨明辉
  • 45篇姜春岩
  • 45篇危杰
  • 44篇曹奇勇
  • 42篇李庭
  • 41篇吴宏华
  • 38篇张伯松
  • 38篇武勇
  • 37篇张力丹
  • 32篇龚晓峰
  • 32篇公茂琪
  • 31篇苏永刚
  • 25篇孙林

传媒

  • 180篇中华创伤骨科...
  • 61篇中华外科杂志
  • 5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7篇山东医药
  • 9篇北京大学学报...
  • 7篇亚洲肩关节学...
  • 6篇中国骨伤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骨科临床与研...
  • 5篇第二届国际创...
  • 5篇第八届全国创...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北京医学
  • 4篇中国医刊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22篇2017
  • 22篇2016
  • 24篇2015
  • 14篇2014
  • 25篇2013
  • 28篇2012
  • 26篇2011
  • 49篇2010
  • 36篇2009
  • 39篇2008
  • 43篇2007
  • 60篇2006
  • 48篇2005
  • 31篇2004
  • 19篇2003
5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折脱位型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率及内侧和后内侧骨块影像学特点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骨折脱位型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率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6月就诊的影像学资料完整的29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PACS系统在CT片上测量内侧骨块骨折线倾斜角、内侧骨折块与平台宽度比值、骨折块面积比、骨折块高度和最大位移. 结果 骨折脱位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8例(6.0%);内侧或后内侧骨折块骨折线倾斜角为(62.1±14.1)°.其中内侧胫骨平台劈裂11例(61%);骨折块面积比为(46.3±2.5)%;骨折块矢状位高度为(43.9±6.2)mm,最大移位为(5.3 ±2.1)mm.后内侧骨折7例(39%);骨折块面积比为(25.1±5.7)%;骨折块矢状位高度为(40.0±10.1)mm,最大位移为(4.8 ±6.5)mm.结论 骨折脱位型胫骨平台骨折线多为经髁间棘或髁间棘外侧,其内侧或后内侧骨折块较大.该类型骨折需根据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置钉方向.
王军赵春鹏李庭危杰王满宜
关键词:胫骨骨折脱位影像学
客观认识和评价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技术,稳步推进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CAOS)近来正日益成为国内外骨科学术研究的热点,我国的很多医院目前已经应用CAOS手术系统开展了相当数量的骨科手术,CAOS能够在术前进行手术路径的规划、在术中进行手术部位及手术器械和骨科内植物的实时示踪和导航、在术后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这些不同于传统骨科手术的先进治疗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所认同和掌握;但随着CAOS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在应用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相应增多。广大骨科同道应该清醒的认识到CAOS是一种新兴的技术,
王满宜王军强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手术技术SURGERY学术研究手术系统
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B、C型Pilon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28
2010年
背景:关于Pilon骨折的处理是目前争议较多的热点问题,但至今仍无权威性的临床指导。目前对软组织的重视和保护已为大家共识,而最近的主导治疗策略基本分为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两种思路。大量回顾性研究都证实了这两种策略的有效性,但是证据等级都比较低。两种治疗方法孰优孰劣,目前仍无结论。目的:收集关于B、C型Pilon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找出不同术式的利弊差异。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及手工查找有关Pilon骨折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疗效分析的文章,检索词为"tibia fractures,surgery,therapy,pilon",要求文献发表时间为1977/2008,选取软组织感染率、骨髓炎发生率、骨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率、关节融合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以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森林图显示的分析特征和结果。结果与结论: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案的软组织感染风险较外固定并有限内固定组低,而切开复位内固定能够为Pilon骨折提供更加可靠的复位准确性和稳定性,理论上对于保证骨折在正确解剖位置上愈合有较为确切的优势。Meta分析的结果仅得到了与此推论相近似的结果,但是没有表现出统计学证据。而两种治疗方案的深部感染风险、骨折不愈合及关节融合的发生率没有差别。
王呈李莹王满宜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META分析PILON骨折外固定
关于骨盆与髋臼骨折并发症的几个常见问题被引量:6
2012年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本期发表骨盆与髋臼骨折专刊,对创伤骨科医生正确认识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处理有着积极的意义。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文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共有149篇相关文章发表。但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3840篇文章发表,说明此领域的学术研究非常活跃!骨盆与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除骨折本身之外,复杂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为临床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就诊延误或处理不当亦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王满宜
关键词:骨折并发症髋臼骨折骨盆数据库检索骨科医生
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常见,因其功能重要,诊断和治疗历来受到重视。对于神经缺损而言,自体神经移植是治疗的"金标准",但存在供体神经来源有限、供区损伤及再生时需要跨过两个吻合口等缺点。如果是长段神经缺损,即使神经顺利再生,也还要面临靶器官变性、再生无效等问题。
杨勇陈山林荣艳波王满宜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移植
姑息清洁换药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姑息清洁换药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1月-2010年6月,收治21例新鲜跟骨闭合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单纯皮肤坏死患者。男20例,女1例;年龄23~60岁,平均33.1岁。骨折分型:SandersⅡ型18例,SandersⅢ型3例。内固定术后3~5 d出现皮肤坏死,平均4 d。内固定术至该次治疗时间为3~10 d,平均6 d。10例为浅表皮肤坏死,坏死范围长1~10 cm,宽0.5~1.5 cm;11例为全层皮肤坏死,坏死范围长1~8 cm,宽0.5~1.5 cm。均给予姑息清洁换药法治疗,即以75%乙醇棉球消毒坏死创面周缘,再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创面中心部分,尽量保留创面中心坏死组织,以油纱和纱布覆盖创面,每2~3天换药1次,同期均未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除1例全层皮肤坏死患者因未坚持采用姑息清洁换药治疗而失败,其余患者换药后创面均成功结痂并痂下愈合,无深部感染和骨髓炎发生。20例患者于治疗后6~30 d结痂,平均16 d。其中浅表坏死者治疗时间6~14 d,平均7.8 d;全层皮肤坏死者治疗时间14~30 d,平均23.1 d。患者治疗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4~123 d,平均92 d。结痂脱落后表面呈暗红色,质地较硬,患者负重及行走均无困难。结论对跟骨骨折术后单纯皮肤坏死,多可通过姑息清洁换药达到结痂和痂下愈合。
王金辉武勇王岩王满宜
关键词:跟骨骨折皮肤坏死保守治疗
常规髋臼手术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常规髋臼手术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3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21~52岁,平均39.3岁;骨折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双柱骨折10例,T形骨折2例,前方+后方半横断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18d,平均12.1d。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髋臼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Kocher-Langenbeck加髂腹股沟联合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术后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疗效,同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6个月(14~34个月)随访。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5例,良好复位7例,不满意复位(髋臼顶存在压缩骨折)1例。大转子截骨均愈合良好。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疗效:优4例,良5例,中4例,优良率为69.2%。3例(23.1%)患者发生异位骨化,3例(23.1%)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感染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髋臼前方+后方半横断骨折、T形骨折及双柱累及髋臼顶的骨折可通过在常规入路中加用大转子截骨治疗,手术显露好且有利于复位和固定,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吴宏华王满宜吴新宝朱仕文曹奇勇
关键词:髋臼骨折截骨术
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新概念被引量:301
2003年
骨质疏松是引起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骨质疏松的程度对于骨折的粉碎情况(特别是股骨颈后外侧粉碎)及内固定后的牢固与否有直接影响。年青人股骨颈骨折则多为严重创伤所致。Garden分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股骨颈骨折分型。近年来许多医生发现Garden分型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将股骨颈骨折简单地分为无移位型(GardenⅠ、Ⅱ型)及移位型(GardenⅢ、GardenⅣ型)。人工关节置换术曾被广泛应用老年人移位型骨折。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不是简单根据年龄及移位程度来定,而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股骨颈骨折后继发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尚无单独的诊断标准,目前仍然普遍借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Fi-cat-Arlet分期。核磁共振是目前唯一可以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并了解其病变范围和位置的方法。
王满宜危杰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GARDEN分型股骨头缺血坏死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复位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复位器,包括不锈钢的打击头、连接杆、加长杆及橡胶手柄,立方体的打击头一个端立面加工成与立方体水平中心线呈45度夹角的斜立平面,斜立平面上满布颗粒状凸起,与斜立平面相对的另一端立平面的...
李宁贺良朱仕文吴新宝田伟王满宜
文献传递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33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其中男28例,女5例;年龄14~56岁,平均32岁。左17例,右16例。平均术前时间12个月。采用内、外侧双切口行关节囊切除及关节清理术,松解术前关节间隙变小及术后不稳定患者加用外固定架,外固定架于8周后去除。术后3d开始功能锻炼。平均随访时间为33个月。术前术后采用Mayo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肘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1°提高至术后的90°(P〈0.05),Mayo评分由术前平均54.24分增至术后84.24分(P〈0.05)。术前时间12个月以上及12个月以下者肘关节活动度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术前细致评估,采用双侧切口行关节囊切除、关节清理,合理使用外固定架,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刘兴华蒋协远王满宜周方
关键词:肘关节手术外科
共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