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丽
- 作品数:27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艺术更多>>
- 陕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研究及推广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标准,推进地方建筑节能工作,实现"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陕西省在"十二五"期间出台了一系统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逐步完善了陕西省地方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为本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部分陕西省地方节能标准的重点工作内容,包括陕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西安市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规范,细化落实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区域建筑节能工作。
- 闫增峰王江丽武舒韵
-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一种温湿度可控的机械送风机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温湿度可控的机械送风机组,包括制冷系统、转轮除湿机、风机、风机变频器和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转轮除湿机、风机变频器和制冷系统;转轮除湿机的进风口连接制冷系统的进风换热出口,转轮除湿机的出风口连接风机的入风口...
- 闫增峰王江丽李昊陶子韬王宁贾萌董玥
- 文献传递
- 一种洞窟遗址压差控制的通风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洞窟遗址压差控制的通风系统,包括气压传感器、控制器、风机变频器、风机、和电动通风百叶;电动通风百叶安装于洞窟门上;电动通风百叶的内外布置有若干对用于监测洞窟门内外气压的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
- 闫增峰王江丽南倩杨学双樊夏玮
- 文献传递
- 敦煌莫高窟洞窟自然通风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为了研究莫高窟洞窟内微气流的运动规律及形成原因,分别进行实验室模型试验及莫高窟现场测试.数据表明,引起洞窟内气体流动的动力是热压作用和风压作用共同产生的.当吹向窟门的东西风小于0.4 m/s时,洞窟内外温差超过5℃,随着温差增大,热压作用的控制力逐渐增强;当吹向窟门的东西风大于0.4 m/s,即使洞窟内外温差达到14℃,热压作用的控制力仍不明显,窟内风速较小.研究结果明确了引起洞窟内外空气交换的动力,及空气交换机理,为研究洞窟内保护环境打下理论基础.
- 王江丽闫增峰王旭东张正模尚瑞华毕文蓓
- 关键词:模型试验现场测试
- 莫高窟窟区微气候环境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实测对比莫高窟六种不同下垫面对窟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分析研究表明:窟前绿化采用滴灌形式的乔木林带效果最佳;微气流带走了水汽,使0.2m以下区域的绝对湿度值偏低;沙地与戈壁的空气绝对湿度与温度关系不大;草坪与地被植物更换成沙地灌木,既节约水源又不影响其降温效果。研究验证了莫高窟绿化对窟区微气候环境的缓冲作用,并提出了窟区景观绿化的合理建议。
- 尚瑞华闫增峰王旭东张正模王江丽樊夏玮高文强
- 关键词:下垫面微气候现场测试
- 敦煌莫高窟洞窟保护技术研究
- 莫高窟洞窟内稳定微环境对壁画及雕塑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主动式的保护方法,即利用机械送风加压防水汽扩散系统,为洞窟营造微正压,防止降雨时高湿空气通过窟门向窟内扩散.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
- 王江丽闫增峰尚瑞华南倩张君杰毕文蓓
- 关键词:空气调节
- 西安土遗址保护环境创造实践与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西安土遗址博物馆保护方式主要有开敞式博物馆和封闭式博物馆两种形式。本文基于西安土遗址保护环境创造实践,重点对半坡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及汉阳陵博物馆保护环境进行分析,讨论开敞式博物馆和封闭式博物馆所创作的保护环境,并对土遗址博物馆的保护实践提出建议。
- 闫增峰王江丽董俊刚刘克成尚瑞华
- 关键词:保护环境文物保护
- 强降雨天气下的莫高窟洞窟环境调控方案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近年来,敦煌市夏季出现强降雨天气,这种偶发极端天气造成高湿空气通过窟门扩散进入洞窟,增加窟内相对湿度,加速壁画各种病害,对莫高窟文物构成极大威胁。本文基于对莫高窟现场调研和分析,设计了一套莫高窟洞窟环境调控设备系统,通过输送一定物理状态的空气使洞窟内形成正压,防止湿气侵入,维持洞窟内热湿平衡,对莫高窟文物起到应急保护效果。
- 王江丽闫增峰
- 关键词:强降雨
- 古典园林文化的研究与继承——以洛阳为例被引量:5
- 2008年
- 简要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以洛阳园林为例探寻我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及其对现代园林的启示,并从山体森林绿化、河道整修和城市园林的建设几方面阐述洛阳现在如何营造民众自己的园林城市。
- 王江丽叶苹
- 关键词:园林山水城市
- 敦煌莫高窟窟区风环境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PHOENICS模拟研究莫高窟窟区及窟前林带风环境特征.结论如下:当各风向风速为最大值时,莫高窟地形地势削弱东、西向风风速,值均大于3 m/s,西南风除外;除窟前广场区域外,窟区绿化降低整个区域风速,部分风向降低程度大于1 m/s;窟前广场背风区域有绿化后风速不降反增,东北风4 m/s时72窟窟前风速由3.52 m/s增至4.87 m/s:窟前风向(0.34)比窟顶风向(0.4)稳定;风速比与来流风速大小无关,与有无绿化及风向有关,东北风无绿化及有绿化时分别为1.27和1.08.
- 尚瑞华闫增峰王旭东张正模王江丽薛平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