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96例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MMT)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6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共222个乳腺肿块,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结果 222个乳腺肿块中,乳腺癌2个,纤维腺瘤95个,增生结节38个,腺病28个,腺瘤样增生37个,旺炽型腺病3个,分叶状肿瘤2个(良性1个,良性到交界性1个),囊肿17个。单个肿块平均取出时间:8min。术中B超显示下肿块均完全切除。术后皮下瘀斑14例,血肿9例,随访过程中逐渐消散。术后随访4~6个月,96例中94例效果满意,满意率达97.9%。1例术后2个月复发,复发率为1%。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安全、微创、效果确切、术后美观的优点。
- 李冠乔汤鹏钟晓捷王梅
- 关键词:超声引导麦默通乳腺肿块活检
-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 2013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5岁,因发现发现右乳肿物10年增长迅速,5月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乳房发育一般,乳头、乳晕未见糜烂、溃疡及湿疹,皮肤无橘皮样变,无酒窝征,右乳内下象限可见局部隆起肿物,表面皮肤鲜红,直径约4cm,质硬,边界欠清,无压痛,左侧乳腺未触及肿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汤鹏刘海英王梅
- 关键词:乳腺鳞状细胞癌原发性乳腺癌
- 热疗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并分析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疗联合TP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采集并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采用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联合热疗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38例)仅采用TP方案化疗。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热疗联合TP方案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梅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P方案射频热疗
- TA方案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海南地区乳腺癌患者接受TA方案术前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集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毒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疗效及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疗效及毒性。结果完全缓解(CR)占11%,部分缓解(PR)占56%,病情稳定(SD)占33%,有效率(OR)为67%。结论针对海南地区妇女身体比较瘦小的特点,采用TA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化疗副反应可控制。
- 王梅
- 关键词:TA方案新辅助化疗乳腺癌
- 麦默通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切除乳腺良性可触及肿块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比较麦默通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乳腺良性可触及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麦默通组53例,采用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8G旋切刀微创治疗;常规组49例,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对比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复发率等。结果麦默通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复发。麦默通组出现可触及血肿1例,在随访过程中逐渐吸收。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小于3cm乳腺良性可触及包块较常规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
- 李冠乔汤鹏钟晓捷王梅陈茹
- 关键词:麦默通乳腺肿块
- 早期乳腺癌施行单纯乳房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在单纯乳房切除加前哨淋巴结冰冻活检阴性基础上,不再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评估术后早期患侧上肢功能及远期生存状况,分析单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对TNM分期在T1-2N0M0早期乳腺癌患者,施行单纯乳腺切除术,术中前哨淋巴结快速冰冻活检均为阴性转移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为仅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照组(22例)为继续腋窝淋巴结(I-II水平)清扫术,两组术后均行同法放化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状况及远期生存差异。结果比较术后1、2、4周患者患侧上臂周径:治疗组3次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2周时上臂周径明显长于术前(P<0.05),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比较:治疗组术后1、2周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得分与术前相当(P>0.05);对照组术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4周治疗组在Neer得分与肩关节外展角度评估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半年:治疗组无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对照组出现上肢淋巴水肿5例,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Neer得分与肩关节外展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术后半年,治疗组的Neer得分与肩关节外展角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肿瘤复发、转移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早期乳腺癌且前哨淋巴结快速冰冻活检阴性转移者,施行单纯乳房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术后评估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肩关节外展角度及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上,明显优于外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且远期的复发、转移、生存状况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安全性、可行性得到验证,临床继续随访,可更加清晰的评估其安全性。
- 王梅汤鹏袁素王振平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乳房切除
- 乳腺肿块血氧功能成像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成像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01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氧功能成像的影像资料、临床手术证实的乳腺肿块以及病理情况。结果 37例乳腺恶性肿块的血氧功能成像检查特点:图像呈中-深灰影,等灰度线紊乱,血管增多,灰影边缘模糊,高血低氧;64例良性肿块血氧功能成像特点:图像上无灰影,呈均匀等灰度线,血管显化提示无明显血管增多,多为血平氧平、低血高氧。其中,致密腺体型乳房、单侧巨大肿块等病例具有其他特点,需结合触诊检查。结论细致分析乳腺肿块的血氧功能成像表现,发现良恶性肿块的不同成像特点,结合其临床资料,对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 王梅
- 关键词:乳腺肿块血氧
- 乳腺癌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mRNA及其与靶基因的关系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筛选乳腺癌差异表达的miRNAs-mRNA,探讨差异miRNAs的表达及与靶基因的关系。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筛选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4种miRNAs;利用qRT-PCR验证4种miRNAs在多种细胞株中的表达;结合GO和KEGG确定4种miRNAs的靶基因。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NAs与对应靶基因的作用关系。结果通过TCGA结合文献筛选差异的miRNAs分别为hsa-miR-122、hsa-miR-133b、hsa-miR-449a和hsa-miR-767。根据GO和KEGG分析hsa-miR-122-5p、hsa-miR-133b-5p、hsa-miR-449a-5p和hsa-miR-767-5p的靶基因分别为ESR1、EGFR、HMGB1和IGF-1。与mimics-NC组(1.52±0.01)比较,mimics hsa-miR-122组(1.75±0.01)、mimics hsa-miR-767组(1.87±0)和mimics hsa-miR-449a组(1.71±0.01)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转染miR-122-5p(0.80±0.03)可降低ESR13′-UTR野生型MCF-7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比值(P<0.0001),转染miR-133b-5p(0.96±0.03)可降低EGFR 3′-UTR野生型MCF-7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比值(P<0.0001),转染miR-499a-5p(0.77±0.03)可降低HMGB13′-UTR野生型MCF-7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比值(P<0.0001),转染miR-767-5p(0.62±0.03)可显著降低IGF-13′-UTR野生型MCF-7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比值(P<0.0001);IGF-1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细胞株中4种差异表达的miRNAs分别与ESR1、EGFR、HMGB1和IGF-1靶向结合,IGF-1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分期有相关性。
- 刘海英陈峰王梅姚嘉
- 关键词:乳腺肿瘤靶基因
- 肿瘤热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王梅
- 关键词:肿瘤热疗
- 乳腺癌患者婆罗双树样基因4表达情况及PTEN/AKT/mTOR通路对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性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的表达情况,以及PTEN/AKT/mTOR通路对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提取患者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的SALL4表达情况,计算阳性表达率。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SALL4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采用阿霉素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CF-7、其阿霉素耐药细胞MCF-7/ADR以及在MCF-7/ADR细胞中沉默SALL4构建的shSALL4-MCF-7/ADR细胞三种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处理24、48 h后的IC50。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MCF-7/ADR、shSALL4-MCF-7/ADR细胞的PTEN、p-AKT、AKT、p-mTOR、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SALL4表达水平,不同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的SALL4表达阳性率;分析SALL4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性及PTEN/AKT/mTOR通路的影响。结果90例患者中,SALL4表达阳性34例,阳性表达率为37.78%(34/90)。乳腺癌组织中SALL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和SALL4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i67表达患者的SALL4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SALL4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霉素处理24、48 h后的MCF-7/ADR细胞的IC50均高于MCF-7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CF-7/ADR细胞中沉默SALL424、48 h后的shSALL4-MCF-7/ADR细胞的IC50均较MCF-7/ADR细胞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F-7/ADR细胞的PTEN蛋白表达低于MCF-7细胞,p-AKT和p-mTOR蛋白表达高于MCF-7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SALL4后,shSALL4-MCF-7/ADR细胞的PTEN蛋白表达升高,高于MCF-7/ADR细胞,p-AKT和p-mTOR蛋白表达下降,低�
- 王燕艳王梅黄琰菁郑佳璇郑垂志
- 关键词:乳腺癌阿霉素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