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萍 作品数:64 被引量:314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肥市2000~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李栋梁 王晓萍关键词:乙脑 2008年合肥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刘振武 王晓萍 靳玉惠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合肥市2012~2013年W135群流脑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2012~2013年合肥市W135群流脑死亡病例及密接接触者病原学特征。方法对送检的2份死亡病例和9份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群、PCR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阳性菌株中的管家基因采用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进行DNA测序。结果实验室证实11份标本均为W135群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测序结果显示这11株阳性菌株均属于ST-11 complex/ET-37 complex克隆群,为ST-11型;5株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结论合肥市流脑死亡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分离到W135群脑膜炎奈瑟氏球菌,出现流脑菌群变迁。 陈霞 刘丹青 罗献伟 刘振武 王晓萍 靳玉惠关键词:W135群 病原学 新车间生产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的批间一致性及其对旧车间产品的非劣效性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验证新车间生产的不同批次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的批间一致性及其对旧生产车间产品的非劣效性。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及马鞍山市招募1 723名未接种过乙脑疫苗,无乙型脑炎病史的8-12月龄儿童,随机、双盲法分为4组,分别接种旧生产车间生产的1批及新车间的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采集免疫前及免疫后28 d的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50%噬斑减少中和抗体试验法检测血清中抗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效价,比较不同批次及不同车间生产的疫苗的血清保护率,并对其免疫原性的等效性及非劣效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4批疫苗的抗乙脑中和抗体血清保护率为90.14%-92.93%,抗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的GMT为142.40-191.07,新车间生产的3批疫苗两两比较血清保护率差异的95%可信区间的上、下限均在预设的±10%区间内,新车间生产的疫苗总血清保护率与旧车间生产的疫苗的差异区间下限不超过-10%。4批疫苗的安全性均良好。结论新车间生产的不同批次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具有良好的批间一致性,且新车间生产的疫苗对旧车间生产的疫苗具有非劣效性。 张磊 刘丹青 王斌冰 陆志坚 罗献伟 周淑洁 王晓萍 马尔健 王蓓 方大春 曹多志 杨锟 陈海琴 周本立 罗静 姚亚夫关键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免疫原性 非劣效性 合肥市55例小于1岁麻疹病例分析 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我市小于 1岁年龄组麻疹发病原因 ,制定防制策略 ,加速我市控制麻疹的步伐 ,对 5 5例小于 1岁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全市麻疹监测和疫情报告两个系统上报的疑似麻疹病例 ,采集静脉血测麻疹IgM抗体 ,择其抗体阳性的麻疹确诊病例 5 5例进行详细调查 ,填写统一设计好的调查表 ,最后对调查表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5 5例中 ,小于 8月龄 2 6例 (47.3%) ,大于 8月龄 2 9例 (5 2 .7%) ;大于 8月龄 (麻疹免初月龄 )有麻疹疫苗 (MV)接种史的仅占 2 7.6 %,其中城市病例中 ,接种MV者占5 0 %,农村病例占 11.1%。结论 未到MV初免月龄的婴儿发病比例较多 ;农村MV接种及时率低是造成小于 1岁儿童麻疹发病多的主要原因。 王晓萍 靳玉惠 王蓓 钱冰 申树林关键词:麻疹 发病原因 疫情报告 IGM抗体 合肥市麻疹实验室质量管理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麻疹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法,评估实验室监测能力。方法研究应用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考评模式。室内质量控制采用即刻法和L-J质控图相结合方法。室间质量考评内容包括血清学盲样分析,常规监测样本复核证实,现场考核。结果 2009-2011年,即刻法和L-J质控图结果分析,质控血清S/CO值未出现告警值和失控值。室间质量考评中,3个年度常规监测样本复核证实,每年分别为30份,结果均为100%符合;2010年盲样考评血清20份,正确率100%;2010年现场考核内容包括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人员状况、质量管理、文件记录、常规监测状况等,综合评分97分。3个年度室间质量考评成绩均为优秀。结论建立长效稳定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综合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了麻疹监测体系监督能力和效果。 黄泓滟 王晓萍 类延花 武兴侠 刘旭祥关键词:麻疹 质量管理 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 freeze-dried,MPCA-Fd/A+C)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30 000名合肥市参与接种的6~24月龄健康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发放日记卡,搜集两剂次接种后全身及局部反应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际观察30 089人,第1剂次的全身和局部反应率分别为1.12%和0.09%;第2剂次的全身和局部反应率分别为0.60%和0.02%。两次接种导致住院、急诊或就诊的不良事件率分别为0.37%和0.43%。接种第2剂次后,各种反应发生率较第1剂次更低(X2=155.55,P<0.001)。接种两剂次流脑疫苗后发生的各种反应>90%为轻度反应,未发生潜在的威胁生命的4级反应。结论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在6~24月龄接种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刘振武 王晓萍 靳玉惠 张秀军关键词:疫苗 流行病学 2008年合肥市学校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学校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暴发疫情(以下简称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合肥市2008年市本级和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校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合肥市2008年发生在学校的暴发疫情91起,发病954例,无死亡病例。学校暴发疫情均为呼吸道传染病。4~5月和10月为高发月份,共发生了40起,占全年的43.9%。结论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防治是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问题;疫情报告是否及时、病例隔离措施是否落实及强化免疫措施的采取是影响疫情处理效果的关键。 刘振武 王晓萍关键词:计划免疫 2008年合肥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 422名0~30岁健康人群及部分育龄期女性,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1 422名健康人麻疹血标本,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75.3%(1 071/1 422),GMT为1:89.3。结论合肥市有出现散发和小范围流行的可能。应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麻疹疫苗的普种工作,以消除麻疹的流行。 刘振武 王晓萍 黄鸿艳关键词:麻疹 抗体水平 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及免疫水平研究 王晓萍 靳玉惠 胡中旺 钱冰 黄泓滟等 建立了合肥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和血清学抗体水平本底资料,获得了流脑流行的不同时间段农村和城市、流脑带菌和血清抗体水平情况数据,了解了接种流脑疫苗和未接种流脑疫苗的健康人群的带菌情况和血清学抗体水平差异...关键词:关键词:血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