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 作品数:55 被引量:19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球囊暂时阻断技术辅助外科治疗颈动脉肿瘤 目的: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temporary balloon occlusion,TBO)术前评价颈内动脉可能在术中切除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对切除后的耐受程度,并辅助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高颈动脉外科的安全性。方法:15... 张文超 张仑 王旭东 郭志 邢文阁关键词:颈动脉切除术 外科治疗 文献传递 nm23-H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增生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m23-H1的表达情况。结果:(1)nm23-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阳性率为62.7%,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1或P<0.05)。(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m23-H1在Ⅰ型、Ⅱ型、Ⅲ型间及包膜内型、腺内型、腺外型间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3)有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阳性率为54.5%,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5.0%),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nm23-H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检测mn23-H1可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潜能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王旭东 程文元 高明 刘经祖关键词:乳头状癌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瘤 NM23-H1基因 罂粟碱在颈动脉切除术术中、术后应用的经验 2000年 颈动脉切除术手术难度大,手术危险性高,术后合并症多。罂粟碱系脑血管扩张药,是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而降低脑血管阻力。笔者将其应用于术中治疗及预防术后发生脑缺血,效果理想。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我院头颈科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行颈动脉手术患者中4例,其中颈动脉瘤和颈动脉体瘤各2例。年龄32~58岁,男性3例,女性1例。 1.2 用药方法 一般于阻断颈总动脉前给以罂粟碱静脉点滴,剂量为1~4 mg/min(每500ml液体加入罂粟碱30~60mg,每分钟30~60滴)。术后为防止脑血管痉挛。 高明 刘经祖 丁溥训 徐本义 王彤军 程文元 王旭东关键词:颈动脉切除术 罂粟碱 围手术期应用 表达分泌型sTβRⅡ胞外区-RANTES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文主要进行了 表达分泌型sTβRⅡ胞外区-RANTES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分为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构建表达分泌型sTβRⅡ胞外区-RANTES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并鉴定其在肿瘤细胞的表达。第二... 王旭东关键词:融合基因 重组腺病毒 抗肿瘤作用 肿瘤细胞表达 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胞外区-活化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调节因子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构建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胞外区-活化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调节因子(RANTES)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并鉴定其在肿瘤细胞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小鼠TβRⅡ胞外区和RANTES基因,重叠PCR法扩增TBRⅡ胞外区-RANTES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克隆至pDC316载体,采用AdMax Adenovirus Vector Creation试剂盒构建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按moi=100:1的比例体外感染小鼠肺腺癌L795细胞系,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感染后肿瘤细胞的蛋白表达。结果RT-PCR正确扩增了440 bp TβRⅡ胞外区、244 bp RANTES基因,重叠PCR正确扩增了745 bp TpRⅡ胞外N-RANTES融-合基因,重组质粒融合基因-pDC316经酶切鉴定正确,与pJM17双质粒共转染获得表达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8×10^(10)pfu/ml,感染后的LA795细胞有相对分子质量为33000的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表达TBRⅡ胞外区-RANTES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行体内抗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创造条件。 王旭东 刘虹 曹水 李慧 任秀宝 郝希山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融合基因 重组腺病毒 甲状腺滤泡状腺癌手术术式探讨 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滤泡状腺癌是一种分化型甲状腺癌,目前针对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的手术方式存在较大的分歧,本研究旨在总结甲状腺滤泡状腺癌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外科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5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76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果,其中21例行全甲状腺切除,155例行部分甲状腺切除。结果:总的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82.4%、79.0%,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广泛浸润性甲状腺滤泡状腺癌(widely invasive follicular carcinoma,WIFTC)/微小浸润性甲状腺滤泡状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follicular carcinoma,MIFTC)之间的5、10、1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甲状腺切除组5、10、15年生存率为85.7%、80.9%、80.9%;部分甲状腺切除组5、10、1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89.0%、83.2%、78.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甲状腺切除组5、10、15年复发率高于部分甲状腺切除组(P<0.05)。全甲状腺切除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部分甲状腺切除组。全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1.9%(21/176)。21例选择性颈清术中cN0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9.0%(4/21),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Ⅵ区淋巴结转移76.2%(16/21),而Ⅵ区淋巴结转移有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者75.0%(12/16),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而Ⅵ区无转移者仅20.0%(1/5)。WIFTC淋巴结转移率为21.1%,显著高于MIFTC5.7%(P<0.01)。结论:WIFTC、远处转移患者应行全甲状腺切除,MIFTC患者可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不主张对cN0的病例行选择性颈清术,但要注意对WIFTC的cN0病例定期随访。 吴延升 王旭东 张文超 战忠利 张仑关键词:浸润性 FOCUS超声刀在开放性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开放性腮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腮腺浅叶手术24例,其中,超声刀手术11例和传统手术13例。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切除腮腺时间、术中出血... 王旭东 吴延升 曹晓莉 岳恺关键词:FOCUS超声刀 腮腺手术 文献传递 B细胞淋巴瘤基因-2、Twist家族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转录因子在舌鳞癌中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Twist家族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l)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调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bcl-2、Twistl及EMT相关因子在82例舌鳞癌及24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bcl-2、Twistl及EMT相关因子与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Westernblot法检测舌鳞癌细胞株Tb3.1中bcl-2、Twistl及EMT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证明bcl-2、Twistl的相互作用。结果bcl-2、Twistl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2例癌组织中48例(58.64%)bcl-2、46例(56.10%)Twistl表达呈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cl-2:6例(25.00%),P〈0.05,Twistl:4例(16.67%),P〈0.05];bcl-2、Twistl、神经钙黏素、波形蛋白在中低分化组及淋巴转移组中阳性表达高于在高分化组及非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在中低分化组中的表达分别为28例(70.00%)、28例(70.00%)、30例(75.00%)、30例(75.00%),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分别为29例(72.50%)、29例(72.50%)、29例(72.50%)、31例(77.50%),钙黏着蛋白则与之相反,分别为15例(37.50%)、16例(40.00%)。且Twistl与bcl.2、神经钙黏素、波形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3、0.249、0.348,P〈0.05),与钙黏着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47,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bcl-2、Twistl间可互相作用。结论bcl-2和Twistl在舌鳞癌中高表达,两者形成复合体可能参与调控舌鳞癌EMT过程。 何清华 段远胜 岳恺 司海山 王佳鑫 王旭东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淋巴转移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nm23-H1,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m23-H1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1)nm23-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62.7%,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组(P<0.01或P<0.05)。有转移组nm23-H1的阳性率为54.5%,明显低于无转移组(75.0%),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2)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71.1%,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均<0.01)。有转移组CD44v6的阳性率为79.3%,明显高于无转移组(58.5%),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3)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m23-H1和CD44v6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nm23-H1阴性表达伴CD44v6阳性表达的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nm23-H1和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m23-H1和CD44v6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两者的表达失衡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检测nm23-H1和CD44v6可以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王旭东 魏熙胤 邱志强 战忠利关键词:NM23-H1基因 CD44V6基因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淋巴结转移 球囊暂时阻断技术辅助外科治疗颈动脉相关肿瘤 2010年 目的:术前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temporary balloon occlusion,TBO)评价患者对颈内动脉切除后的耐受程度,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高颈动脉外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术前对15例患者行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阻断颈动脉30min,观察并记录球囊阻断前后的神经系统的变化。术中根据TBO评价及残端动脉压测定辅助选择手术方式。尽量实施保留或重建颈动脉术式,慎用颈动脉直接结扎术式。结果:行颈动脉阻断评价的15例中,12例阴性,3例阳性。阳性病例表现为大脑Willis环代偿不全和(或)神经功能障碍。该组1例阳性病例为高龄的晚期肿瘤患者未行手术治疗,2例行肿瘤及颈动脉切除的同时行人造血管重建颈动脉。TBO评价阴性者4例结扎颈总动脉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余8例阴性者均保留了颈动脉,无神经功能障碍。在本组病例中,行手术切除颈动脉的无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组的患者残端动脉平均压>73mmHg。结论: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辅助外科技术,对可能在术中切除颈内动脉的患者进行术前耐受性评价,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手术方式,提高颈动脉切除的安全性。 张强 张仑 张文超 王旭东 郭志 邢文阁关键词:颈动脉切除术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