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江
- 作品数:17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带蒂移植修复手指背侧骨皮缺损
- 2014年
- 目的观察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7例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患者,手术方案为:3例污染较轻者经急诊清创后I期给予修复,4例感染者I期彻底清除病灶,控制感染后,11期行游离髂骨植骨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手指于功能位,腹股沟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3—4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植骨愈合时间为8周3例,9周4例,平均8.5周;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0-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满意,髂骨塑形良好,未出现骨髓炎、骨不愈合等情况。结论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骨皮缺损是一种理想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 王新江宇文培之查朱青李晓东边涛
- 关键词:髂骨植骨骨皮缺损皮瓣
- 复杂性断指再植6例报告
- 目的:探讨6例复杂性断指的再植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例复杂性断指行伤残手指转位再植3例,足背皮瓣串联残指再植2例,静脉皮瓣桥接再植1例,术后辅以功能锻炼.结果:6例再植手指全部成活.静脉皮瓣桥接再植手指早期静脉回流障碍,...
- 单海民程春生赵治伟王新江查朱青
- 关键词:微型皮瓣显微外科
- 文献传递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体会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报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体会。方法:对1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血管损伤的患者在修复血管的同时采用交锁髓内钉一期固定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5例。股血管完全断裂5例,不完全断裂3例,挫伤栓塞4例。结果:所有病例患肢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1例患者于术后16h血栓形成,及时探查取出血栓后行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后恢复血运。随访时间8~24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可以一期有效地治疗合并血管损伤的股骨干骨折。
- 杜志军穆世民王新江贾红伟赵祚塨姚俊娜肖振杰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血管损伤交锁髓内钉开放性骨折
- VSD技术结合头皮游离移植治疗儿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18例疗效性分析
- 目的:探讨持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装置结合头皮游离移植治疗儿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儿,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术后一...
- 王新江边澎涛查朱青李晓东
- 文献传递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清创,骨折复位有效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凡士林纱布覆盖软组织缺损创面无菌纱布包扎;实验组患者创面放置负压吸引装置(VSD),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换药次数和手术治疗后创面面积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75%)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治疗周期、缩小创面面积,降低创面的感染率,减轻传统治疗方法多次换药带给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王新江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四肢骨折软组织缺损
- 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部恶性骨肿瘤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部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部恶性骨肿瘤14例,其中股骨下端9例,胫骨上端5例。[结果]14例均获随访,时间17~65个月,平均44个月,总优良率为85.7%。膝关节活动度:伸0°,屈90°~130°,平均为110°。其中股骨假体置换后活动度平均120°,胫骨假体置换后活动度平均95°。术后肿瘤局部复发1例,假体松动1例,感染1例。[结论]旋转铰链型假体减少了骨与假体之间的应力,大大降低了松动或疲劳折断的发生率,是膝部恶性骨肿瘤较理想的保肢方法。
- 李东升冯峰王新江古建立张志勇
- 关键词:股骨胫骨骨肿瘤
- 中药外洗为主治疗上肢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为主治疗上肢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外科常规换药,呋喃西林纱布湿敷创面,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在感染急性期过后,换药前用中药外洗,再用中药液浸湿无菌纱布覆盖创面。两组均于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9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外洗为主治疗上肢感染创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 杜志军郭绍勇穆世民王新江
- 关键词:中药外洗清热解毒
- 中药熏洗治疗交叉综合征5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交叉综合征是前臂交叉区(桡骨茎突近端4—6cm)出现以肿胀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目前临床对本病认识不足,易被误认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并按腱鞘炎治疗,部分效果不理想。笔者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前交叉综合征患者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査朱青程春生马文龙边涛王新江李晓东
- 关键词:中药熏洗外治法
- 拇指桡侧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拇指桡侧皮瓣治疗拇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收集12例拇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侧皮瓣修复。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4个月,外形美观,质地柔软,吻合指神经的指腹两点分辨觉为6~8mm。结论对于拇指远端或偏桡侧皮肤缺损面积为4.0cm×3.0cm以内者适用拇指桡侧皮瓣修复,其手术方法较简单,疗效满意。
- 査朱青程春生边涛李晓东王新江
- 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
- 2010年
- 目的评价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其中,以腓动脉终末穿支的升支为蒂19例,以其降支为蒂6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0cm×9cm~4cm×3cm,皮瓣面积11cm×9.5cm~6cm×5cm。结果 23例皮瓣完全存活,另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修复。皮瓣术后轻度肿胀,无瘀血。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蒂部无臃肿。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质地优良,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 杜志军郭绍勇穆世民王新江赵祚塨贾红伟姚俊娜肖振杰
- 关键词:穿支腓浅神经皮瓣足踝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