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平
- 作品数:49 被引量:126H指数:5
-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陕西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办学特色定位被引量:5
- 2006年
- 办学特色定位是非中心城市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取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学校优秀的办学理念,遵循分类定位等原则,充分发挥校长和教师在办学特色定位中的作用,走出办学特色定位的认识和实践误区,以提升非中心城市高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 王富平
- 关键词:办学特色
- 分类与定位: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大学转型发展是社会转型、经济转型等外在因素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发展内在因素对我国高教发展提出的时代要求。大学转型发展需在依据大学分类审视及调整自身办学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必须通过政府加强分类指导与学校准确定位相结合,协同进行。就各类型大学的转型发展而言,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的问题最大,应以地方性为基础,坚持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为发展转型的基本准则。
- 杨科正王富平
-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办学定位
- 促进一般地方高校充分发展 补齐中国高教最“短板”
- 2018年
-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发展结构的不均衡、不充分,一般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发展滞后就是典型表现之一。这既不利于我国高教整体实力提升及高教强国建设,也不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及中国梦实现,当然也不利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推进及和谐社会建设。国家应做好统筹规划,实施政策救济,开展"精准扶贫""对口支援"等活动,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建设,持续发展。
- 杨科正王富平
- 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高校协调发展
- 论教师的创造素养
- 1997年
- 教师的创造素养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未来社会和教育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了教师创造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创造品格、创造能力、创造方法、创造的条件)和基本特点,并提出培养教师创造素养的主要途径。
- 王富平
- 关键词:教师创造性教育
- 新常态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 2016年
- 新常态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使高等教育呈现出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综合改革和依法治校等新常态。新常态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应是全面化、多样化、过程化和特色化的教育质量。只有加强学习,主动实践,完善制度,才能落实好新常态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 王富平
-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
- 地市高校系级教学质量长效机制构建的认识与实践被引量:1
- 2009年
- 构建地市高校系一级教学质量长效机制,并将其纳入到系级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尝试和实践,通过系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全面、有效和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管理系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系级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王富平
- 关键词:地市高校
- 人文化:当代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取向
- 2002年
- 当代教学论研究的人文化取向主要体现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三个层面上。分析和把握现代教学论研究的基本取向 ,对于推动新世纪教学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 王富平
- 关键词:教学论研究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主体性研究方法
- 教育研究成果分类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 1996年
- 教育研究成果的分类是确定教育研究成果质量评估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探讨教育研究成果分类,对于完善教育研究成果评估理论,开展教育研究成果质量评估工作。
- 王富平
- 关键词:教育研究成果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研究者学校教育教育目标
-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被引量:2
- 1998年
- 本文把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掘每个学生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二是创造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毅力和献身精神的教育,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教会学生学习等;三是实施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和发现培养创造型教师等。
- 韩宝爱王富平
-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教育创造力
-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模式有效性探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地方高校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目标引领性、整体协调性、协同发展性和类型多样性是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模式有效性特征的主要表现。只有深化对社会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社会服务模式的研究,开展社会服务模式满意度评估,落实地方政府支持、协调与指导的责任,才能解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模式运行效用弱化问题,为地方高校走出发展困境提供理论支持。
- 王富平
-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模式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