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一

作品数:27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死亡率
  • 5篇死因
  • 4篇死因分析
  • 4篇减寿
  • 3篇婴儿
  • 3篇婴儿死亡
  • 3篇婴儿死亡率
  • 3篇生育率
  • 3篇肿瘤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监测分析
  • 3篇减寿年
  • 3篇减寿年数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心脑
  • 2篇心脑血管
  • 2篇心脑血管疾病
  • 2篇血管

机构

  • 15篇上海市卢湾区...
  • 8篇上海市黄浦区...
  • 6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卢湾区疾病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公安局

作者

  • 26篇王一
  • 12篇徐静依
  • 8篇袁家麟
  • 8篇吴建华
  • 6篇高淑娜
  • 6篇潘鸣镝
  • 5篇梅芳
  • 4篇吴燕
  • 3篇张金峰
  • 3篇程月华
  • 2篇虞慧婷
  • 2篇邱晖
  • 2篇李玉芳
  • 2篇江莉莉
  • 2篇俞冰
  • 1篇毛宇明
  • 1篇王烨菁
  • 1篇高强
  • 1篇沈斌
  • 1篇卢慧敏

传媒

  • 6篇疾病监测
  • 6篇上海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上海市预防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卢湾区1994~2003年居民损伤与中毒死因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王一徐静依程月华梅芳
关键词:死因分析中毒公共卫生问题统计分析全死因死亡率
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日死亡数与大气污染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大气污染急性暴露对居民每日死亡数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和广义线性模型(GLM),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数的关系。[结果]在GAM中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和NO2,48h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居民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03(95%CI 1.0000-1.0007)、1.0009(95%C10.9998-1.0019)和1.0012(95%CI 1.0003-1.0021);在GLM中大气PM10,SO2和NO2,48h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居民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04(95%CI 1.0001~1.0008)、1.0008(95%CI 0.9998-1.0019)和1.0012(95%CI 1.0002~1.0022)。[结论]GAM、GLM拟和结果相似,上海市卢湾区目前的PM10和NO2水平对居民日死亡数有影响。
俞冰卢慧敏王一
关键词:大气污染死亡率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广义线性模型
1993-2012年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社区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了解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社区居民的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社区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1993-2012年淮海社区户籍人群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进行分类,其中1993-2001年的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2002-2012年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分类。进一步计算各种死因的减寿率(PYLL)。结果:1993-2012年,淮海社区居民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其中,男、女人群主要死因与总人群死因基本一致。各年龄组死亡率上升幅度呈几何级数增加。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是影响淮海社区居民人群寿命上升的三大主要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损伤、中毒已成为严重影响淮海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淮海社区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对这方面的预防控制工作。
徐枫傅人姣王一盛虔
关键词:疾病死因死亡率减寿率
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医学统计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疾病死亡率可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做出估计。为此,通过对上海市黄浦区居民2014年死亡原因的分析,了解该区户籍居民死亡率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王一潘鸣镝吴燕张金峰
关键词:疾病死亡率社区卫生服务区域卫生规划卫生行政部门
上海市黄浦区脑卒中急性期死亡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黄浦区死于脑卒中急性期人群的危险因素暴露及其他相关情况,推断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控制及降低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率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在上海市黄浦区选取10个社区377名脑卒中急性期死亡者为调查对象,通过死者家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完成问卷调查。从死者生前吸烟、饮酒、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患病等情况对该区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区居民脑卒中急性期被调查对象的平均死亡年龄为(78.09±12.42)岁,其中脑梗死占44.03%,脑出血占40.85%,两类脑卒中的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被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糖尿病及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较高,死亡年龄在80岁及以上区间达到峰值,且均以患病10-20年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结论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其中,年龄是脑卒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高血压既是脑卒中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与脑卒中复发密切相关,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脑卒中复发。
邱晖强文沁王烨菁张金峰王一潘鸣镝吴燕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死亡影响因素
上海市卢湾区居民2000~2004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动态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王一徐静依程月华袁家麟梅芳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群疾病危害疾病防制
上海市卢湾区2005—2007年活产儿胎龄别出生体重分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卢湾区活产儿的胎龄别出生体重情况,为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监测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上海市卢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生监测系统对2005—2007年户籍活产婴儿的出生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卢湾区活产婴儿的出生体重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长,增长最快的为33~37周,41周后出现下降。35周后男婴出生体重高于女婴,经产妇生育的活产儿体重高于初产妇;与同时代整个上海地区相比较,出生体重基本接近。【结论】上海市卢湾区活产儿的出生体重与整个上海市水平较接近,胎龄别出生体重的分布特点相似,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探索制定新的出生体重标准。
王一江莉莉高淑娜徐静依袁家麟吴建华
关键词:活产儿出生体重胎龄
上海市卢湾区1991~2004年婴儿死亡率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监测上海市卢湾区婴儿死亡的变化趋势,观察婴儿死亡率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婴儿死亡率。方法对卢湾区1991~2004年出生的21000名活产婴儿以及同期死亡的175名婴儿的死亡资料以动态数列的方法分析。结果婴儿死亡率从1991年的12.40‰下降至2004年的4.05‰,下降速度为67.34%;新生儿死亡率从10.33‰下降至1.62‰,下降速度为84.32%,受之影响卢湾区人均期望寿命也呈逐年上升。婴儿死亡的前四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先天异常、产伤和窒息、早产儿和未成熟儿、肺炎。结论随着卢湾区医疗事业的发展,婴儿死亡率显著降低。为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现阶段应以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和提倡围产期保健作为工作重点。
王一徐静依
关键词: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
上海市卢湾区55岁及以上人群跌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卢湾区55岁及以上人群跌倒伤害流行特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4706名上海卢湾区5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跌倒伤害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上海市卢湾区55岁及以上人群跌倒发生率为4.02%;男女跌倒发生有所不同,女性发生跌倒高于男性(5.53%vs2.31%,χ^2=29.29,P=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跌倒发生的风险也呈增加趋势(χ^2=28.03,P=0.000),文化程度越低,跌倒的发生率越高(趋势r=9.22,P=0.002),离婚(r=9.42,P=0.002)和丧偶(χ^2=26.10,P=0.000)的跌倒发生率比已婚的高。跌倒多数发生在家中(37.57%),跌倒后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以骨折最常见(43.92%)。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都是影响55岁以上人群跌倒发生的主要因素。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跌倒。同时,居家是发生跌倒的主要地点,骨折是主要损伤结局。
高淑娜王一周峰周德定袁家麟卢慧敏吴建华
关键词:跌倒流行病学
1986 ̄2005年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损伤与中毒死因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损伤与中毒(以下简称损伤)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态势。方法1986~2001年的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2002~2005年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标准分类,统计分析了1986~2005年卢湾区居民损伤死亡资料。结果1986~2005年年均损伤死亡率为47.75/10万(49.89/10万~43.15/10万),80~岁组损伤死亡率最高,女性高于男性,是男性的1.16~1.45倍;损伤跌落、交通事故、自杀为引起损伤死亡的前3位外部原因。结论损伤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卢湾区居民健康、生命及劳动力人口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目前较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王一徐静依袁家麟
关键词:死亡率流行病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