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鸿焰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水旱轮作后免耕水稻土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能迅速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演变趋势。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水旱轮作后,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水旱轮作后,免耕耕层(0~20cm)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P和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常规耕作,而微生物生物量C和N显著高于常规耕作;随着免耕年限延长,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生物量C和N在免耕7~8年时最低;免耕0~5cm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显著高于5~10cm,而常规耕作0~5cm和5~1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
- 熊鸿焰李廷轩张锡洲余海英
- 关键词:免耕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
- 水旱轮作条件下长期免耕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土壤微生物数量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演变趋势。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水作和旱作条件下免耕耕层(0~20cm)土壤细菌数量均低于常规...
- 熊鸿焰李廷轩
- 关键词:水旱轮作免耕真菌放线菌
- 文献传递
-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活性评价被引量:10
- 2010年
- 研究长期免耕土壤微生物活性能及时准确反映免耕土壤质量的演变趋势,探求最佳免耕年限。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调查了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旱作和水作后,免耕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显著高于常规每年翻耕的耕作方式,微生物量磷则相反。随着免耕年限延长,旱作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作后,则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而微生物量磷在不同免耕年限间无显著差异。②主成分分析表明,旱作后免耕土壤微生物活性高于常规每年翻耕,水作后则相反。随着免耕年限延长,免耕土壤微生物活性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旱作后免耕7—8 a土壤微生物活性最低,水作后免耕5—6 a土壤微生物活性最低。
- 张锡洲周建新郑子成李廷轩余海英熊鸿焰
- 关键词:水旱轮作免耕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
-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 免耕是一种省时、省工、保持水土、节约能源的新型耕作法,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选取免耕时间长、规模大、影响广,在四川丘陵平坝区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名山县黑竹镇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
- 熊鸿焰
- 关键词:水旱轮作土壤微生物学主成分分析法微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08年
- 土壤微生物数量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演变趋势.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作和旱作时免耕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常规耕作显著增加,而土壤pH值降低,容重增加.水作和旱作时免耕土壤细菌数量均低于常规耕作;旱作时,免耕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高于常规耕作,而水作时,免耕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低于常规耕作.旱作时,土壤有机质与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而水作时,土壤pH和有机质与真菌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土壤pH和容重与放线菌数量有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
- 熊鸿焰李廷轩余海英
- 关键词:水旱轮作免耕细菌真菌放线菌
-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旱作和水作后,免耕土壤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常规耕作。随着免耕年限延长,旱作后土壤细菌数量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免耕5~6 a时最低;而水作后,不同免耕年限间无显著差异。(2)旱作后,免耕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常规耕作,而水作后,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常规耕作显著降低。随着免耕年限的延长,旱作后土壤真菌数量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免耕7~8 a时最低;土壤放线菌数量在免耕5~6 a后趋于稳定。水作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3)旱作和水作后,免耕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显著高于常规耕作,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免耕年限延长,旱作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作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
- 熊鸿焰李廷轩余海英张锡洲
- 关键词:水旱轮作免耕微生物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