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卿
- 作品数:26 被引量:30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筒盒拉深的应力通解被引量:10
- 1995年
- 根据筒盒拉深的变形特点,假设法兰变形区的剪应力仅为与周向坐标有关的函数,对不同变形区,分别解平衡微分方程或将平衡微分方程与塑性条件联解,获得常见筒盒(圆筒、矩形盒、方盒、长圆盒、多边形盒、三角形盒)拉深法兰变形区应力分布通式。本文还探讨了盒形件拉深极限的表达及确定方法。
- 熊志卿
- 关键词:拉深盒形件应力分析
- 机械类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8
- 2010年
- 应用工程师是一种介于工程研究型与技能应用型之间的人才类型,具有独特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湖南工程学院创新并实践了机械类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构建教学体系,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刘迎春熊志卿宁立伟傅彩明魏克湘谢琪
-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人才
- 机械制造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7
- 2007年
- 以中国制造发展战略和江苏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为背景,依据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本科专业规范、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重新设计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以数控机床设计、制造、运用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综合实践与工程训练,强化数字化设计制造应用能力培养,注意道德法律、技术经济、质量管理教育,提出以一个核心、两条路线、四个层面、五种意识、七种能力、八个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新方案的初步实践,正在展现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
- 熊志卿
-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机械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
- 杯拉深承载极限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应用塑性流动理论和拉伸塑性失稳准则,导出基于三种常用材料硬化曲线的拉深临界失稳载荷通解,反映了板材厚向异性、加工硬化和凸模几何尺寸的影响。四种板材的拉深试验表明,理论解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分析了对应不同硬化曲线的特解适合的板材种类。指出忽略板材的厚向异性或用不匹配的方程拟合试验硬化曲线会对解的精度产生明显影响。提出的通解适用于绝大部分板材的拉深性分析。
- 熊志卿
- 关键词:冲压拉深
- 变薄拉深力的测试
- 2002年
- 变薄拉深时筒坯内外侧与凸、凹模接触面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其摩擦参量是力学计算和润滑剂选择的重要依据。文 [1]提出摩擦因子可以通过变薄拉深力和冲头顶推力确定。本文介绍了这两个力的测试方法及装置。以本测试系统确定的两力为基础计算的摩擦因子应用于文 [2 ]变薄拉深力及凹模出口应力计算中 。
- 朱传祥赵利群熊志卿
- 关键词:摩擦力力传感器应力计算位移传感器
- 一种新的圆柱镦粗近似分析解
- 1990年
- 对塑性条件和自由边界条件作了某些处理,联解平衡微分方程和简化塑性条件后获得变形体内应力分布的级数解析式。所得圆柱塑性压缩时单位变形力的计算值与径高比不同的三种铸铅试样实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8%。接触面上正应力分布与较精确的翁克索夫理论解相当吻合。
- 熊志卿张华昌
- 关键词:镦粗
- 面向应用型人才的CAD教学的探讨
- 2006年
- CAD技术飞速发展,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朱越广泛深入。对高等院枝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本科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UGS公司的学术伙伴计划,开设了CAD应用课程,并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
- 鲁泳熊志卿
- 关键词:CAD教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计算机辅助设计
- 圆孔翻边成形极限研究
- 1989年
- 在多种金属薄板圆孔翻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发现,极限翻边系数K_(min)与反映材料基本性能的组合参数r·n或r·δ(r—厚向异性指数,n—应变硬化指数,δ—延伸率)之间有极好的相关性,二者均可作为评价极限翻边性能的基本判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以K_(min)=1/(1+(1+r)δ)作为圆孔极限翻边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
- 熊志卿
- 关键词:翻边成形圆孔
- 全文增补中
- 板材拉深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
- 2006年
- 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在板材拉深稳定性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拉深时变形区板壳的临界皱曲载荷以及厚向异性板材在拉深危险截面处的失稳载荷通解;将其应用于成形工艺分析,实现了无压边柱形凹模拉深和锥形凹模拉深以及有压边多次拉深成形极限预测与最小防皱压边力预测.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和生产经验数据吻合良好.
- 熊志卿
- 关键词:冲压拉深皱曲失稳成形性
- 钛合金板的弯曲回弹问题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以文献[1]提出的钛合金板的对数流动模型为基础,导出了窄板和宽板弯曲回弹角度和回弹半径计算式。经实验验证,理论值与TC_1、TC_4钛合金板的弯曲回弹实验值吻合良好。
- 熊志卿
- 关键词:回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