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丽

作品数:55 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磷脂
  • 8篇脂质体
  • 6篇食品
  • 6篇甾醇
  • 6篇虾青素
  • 5篇植物甾醇
  • 4篇溶血
  • 4篇溶血磷脂
  • 4篇教学
  • 4篇包封
  • 3篇多酚
  • 3篇脂肪酶
  • 3篇脂酶
  • 3篇生理
  • 3篇生理功能
  • 3篇酯交换
  • 3篇脱色
  • 3篇脱色方法
  • 3篇稳定性
  • 3篇响应面

机构

  • 55篇河南工业大学
  • 6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鄢陵中林园林...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郑州旅游职业...
  • 1篇中央储备粮郑...
  • 1篇海南省出入境...
  • 1篇中国中元国际...
  • 1篇广州倚德生物...
  • 1篇郑州企鹅粮油...
  • 1篇唐河金海生物...

作者

  • 55篇潘丽
  • 28篇谷克仁
  • 6篇王宏雁
  • 6篇李雪琴
  • 5篇常振刚
  • 4篇林敏刚
  • 3篇侯丽芬
  • 2篇谢文磊
  • 2篇张守文
  • 2篇赵航
  • 2篇张斌
  • 2篇李招
  • 1篇李磊
  • 1篇杨壮
  • 1篇陈洁
  • 1篇马磊
  • 1篇赵旭
  • 1篇赵贝贝
  • 1篇张国治
  • 1篇梁少华

传媒

  • 9篇河南工业大学...
  • 6篇中国油脂
  • 5篇粮油加工
  • 4篇粮食与油脂
  • 3篇食品与机械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农业机械
  • 1篇中国食品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现代食品
  • 1篇中国粮油学会...
  • 1篇中国粮油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制备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被引量:16
2006年
以Novozym435为工具酶,在正己烷体系里,使大豆粉末磷脂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与DHA发生酸解反应,制备了结构化磷脂。探讨了温度、时间、加酶量(基于磷脂质量)、底物浓度(磷脂/正己烷)、加水量(基于酶质量)、底物摩尔比(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对结构化磷脂制备的影响,得出较优条件为:温度50℃、时间60h、加酶量15%、底物浓度20%、加水量3%、底物摩尔比5:1,在此条件下接到磷脂上的EPA和DHA的含量之和可达21.56%。
潘丽谷克仁杨壮
关键词:磷脂酶促酸解N-3多不饱和脂肪酸
一种水果天然酵母多孔挂面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葡萄、梨、桂圆、苹果、脐橙、番茄多种水果中的任一种,与白砂糖和纯净水混匀,在一定的温湿度下发酵制备发酵液,并通过与一定比例的面粉起种制备水果天然酵母,将水果天然酵母与高筋面粉、食盐和...
汪磊陈洁陈怡萱许飞李雪琴吕莹果潘丽
橄榄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对山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橄榄油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橄榄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方法:以橄榄叶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以过氧化值与酸价为指标,探究橄榄叶多酚对山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水浴法辅助提取橄榄叶中多酚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浸提时间1.0 h,料液比1∶40 (g/mL),水浴温度72℃,该条件下橄榄叶多酚得率为5.86%。橄榄叶多酚对山茶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较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山茶籽油抗氧化效果好,且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及BHA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优化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橄榄叶多酚对山茶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尚方园潘丽谷克仁李雪琴
关键词:多酚抗氧化
基于ADDIE理念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25年
本文探讨了基于ADDIE(Analysis,Design,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Evaluation)理念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分析当前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ADDIE教学设计模型,对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潘丽赵贝贝刘宗杰
关键词:食品工厂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棕榈油的分提方法被引量:11
2007年
棕榈油的分提方法有:干法分提、溶剂分提及表面活性剂分提。综述了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及加工条件,尤其是干法分提工艺及设备。
常振刚潘丽
关键词:棕榈油分提棕榈硬脂
磷脂的脱色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磷脂的脱色方法主要有吸附脱色和氧化脱色,综述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加工条件以及脱色对磷脂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
潘丽谷克仁张庆州
关键词:磷脂脱色
大豆磷脂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以磷脂酶A1为催化剂,催化水解大豆磷脂制备了溶血磷脂。对添加大豆磷脂和溶血磷脂的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豆磷脂和溶血磷脂对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性、抗拉伸强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改善了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提高...
林敏刚潘丽常振刚
关键词:磷脂面团流变学性质
文献传递
苦杏仁苷脂质体的制备及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提高苦杏仁苷的脂溶性、稳定性、生物利用率以及缓释效果,利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苦杏仁苷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其物化性质、储藏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得到苦杏仁苷脂质体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为4∶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2∶1、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6.6、苦杏仁苷与磷脂质量比为5%,此条件下脂质体的包封率为(33.42±1.76)%。苦杏仁苷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89.7±1.3)nm,多相分散指数为0.16±0.02,zeta电位为(-31.20±2.41)mV。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苦杏仁苷脂质体囊泡呈规则的球体,分布均匀。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苦杏仁苷脂质体具有较好的储藏稳定性,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有效抑制苦杏仁苷渗漏、囊泡聚集、融合以及膜氧化。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脂质体包埋后可有效降低苦杏仁苷的释放速率,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
刘瑞霞潘丽丁冬有
关键词:脂质体苦杏仁苷磷脂包封
虾青素的运载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虾青素具有抗氧化、预防癌症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然而化学稳定性和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和医药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乳液、微胶囊、纳米颗粒、脂质体和纳米结构脂质等不同的体系运载虾青素可拓宽其应用范围。介绍了虾青素的生理功能,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运载虾青素的体系研究现状,对每种运载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此外,通过分析比对多种运载体系的构建方法、技术手段及运载效率,整理出虾青素运载体系优化思路,旨在为虾青素运载体系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孟豪杰潘丽刘彦君李茜郭雨禾张傲涵
关键词:虾青素生理功能稳定性
一种维生素E-植物甾醇油酸酯复合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维生素E‑植物甾醇油酸酯复合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脂质体是以大豆磷脂、植物甾醇油酸酯和维生素E为原料,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而成,大豆磷脂、植物甾醇油酸酯和维生素E的质量比为20:1:1。本发明以...
潘丽张傲涵杨灿朱夏颖丁士博赵骞王佩炫刘宗杰李亚菲马微微李思涵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