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
-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黄冈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c-IgM检测在诊断急慢性HBV感染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在急性、慢性乙肝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100例,其中急性46例、慢性54例,检测其就诊时及随诊24~72周时的HBc-IgM及其他血清学标志物。结果 46例急性乙肝患者中HBc-IgM阳性46例,随访第2周时阳性22例,与就诊时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4周阳性4例,与就诊时及随访第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慢性乙肝中HBc-IgM阳性4例,随访第72周时阳性26例,与就诊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24,P<0.05)。急性患者均为HBeAg、HBcAg以及HBsAg阳性,随访第24周时HBsAg全部转为阴性,42例抗-HBs阳性。结论 HBc-IgM检测可对急性及慢性乙肝进行鉴别,为肝炎诊断提供参考。
- 汪洪
- 关键词:乙肝病毒核心抗体血清标志物
- 鄂东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了解9种呼吸道病原体在鄂东地区不同年龄段住院儿童中的分布特征,为临床精准性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2015年6月—2016年5月1 440例静脉采集血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9种病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M(Ig M),记录结果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MP)、乙型流感病毒(INF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嗜肺军团菌(LP)检出率依次为22.71%、15.56%、5.07%、4.38%、3.13%、2.99%,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甲型流感病毒(INFA)偶见;阳性率主要年龄特征为:MP:3.0~<6.0岁占39.45%、1.0~<3.0岁占35.47%,INFB:3.0~<6.0岁占48.22%、1.0~<3.0岁占40.18%,RSV:1.0~<3.0岁31.51%、0.5~<1.0岁28.77%,ADV:1.0~<3.0岁33.33%、0.5~<1.0岁及3.0~<6.0岁均为25.40%,PIV:1.0~<3.0岁53.33%、3.0~<6.0岁26.67%,LP:3.0~<6.0岁60.47%、1.0~<3.0岁27.91%;混合感染占总阳性率的33.28%,多为MP参与的组合感染。结论 MP和INFB是鄂东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0~<6.0岁年龄段住院儿童中MP、INFB、LP阳性比例最高,其次为1.0~<3.0岁;RSV、ADV、PIV在1.0~<3.0岁住院呼吸道儿童中阳性比例最高;MP是鄂东地区住院儿童感染主要非典型病原体。
- 汪洪章杰王涤宇李敏张丽李涛
- 关键词:住院儿童病原体流行病学年龄特征
- 儿童TORCH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 目的调查研究黄冈市及周边地区儿童TORCH感染的流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对463例儿童血清进行TO-IgM、RV-IgM、CMV-IgM、HSV1-IgM、HSV2-IgM、TO-IgG、RV-IgG、...
- 汪洪
- 关键词:儿童TORCH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文献传递
- 呼吸内科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耐药性调查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医院呼吸内科感染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2月,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364株(其中呼吸内科162株)进行了病区分布、感染部位及药敏结果调查;并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162株呼吸内科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76株,产AmpC酶率为46.9%;而非呼吸内科分离的202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36株,产AmpC酶率为17.8%;且呼吸内科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呼吸科科室。结论呼吸内科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 姚振国范秋连汪洪郭立明陈国强
- 关键词:呼吸内科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耐药性
- 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2
- 2008年
- 目的研究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7年6月医院大肠埃希菌945株,采用API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AmpC酶,用WHONET5.3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4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测出18株产SSBLs株;ESBLs阳性与阴性株大肠埃希菌相比较,其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SSBLs株与仅产ESBLs株者相比较对以上3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对青霉素类加酶抑制剂、头孢三代加酶抑制剂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SSBLs菌株及其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范秋连姚振国郭华国陈国强汪洪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hMLH1和miR-148a表达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组织中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MLH1)蛋白和miR-148a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方法收集黄冈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sCRC组织标本90例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多重荧光PCR法检测组织DNA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hMLH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miR-148a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48a和hMLH1 mRNA靶向关系。结果90例sCRC组织中,检出MSI 29例(32.22%),hMLH1蛋白表达缺失24例(26.67%)。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8a mimics可抑制含有hMLH1 mRNA 3′UTR-WT序列的报告基因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而且hMLH1蛋白表达缺失组织中miR-148a相对表达量高于未缺失组织(P<0.05);此外MSI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和miR-148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微卫星稳定性(MSS)组织。右半结肠和直肠部位、pN_(0/1)期、pM _(0)分期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和MSI比例高于左半结肠、pN_(2)期、pM_(0)期(P<0.05);另外肿瘤直径>5.0 cm、右半结肠和直肠、pT_( 3/4)期、pN_(2)期、pM_(1)分组织miR-148a相对表达量低于肿瘤直径≤5.0 cm、左半结肠、pT_(1/2)期、pN_(0/1)期、pM_(0)期组织(P<0.05)。结论约30%的sCRC患者存在hMLH1蛋白表达缺失和MSI状态;sCRC肿瘤组织miR-148a相对表达量降低,导致对hMLH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是影响sCRC肿瘤细胞MSI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 岑红兵赵建红汪洪倪慧峰
- 关键词:HMLH1蛋白错配修复蛋白微卫星不稳定性
- 2009—2015年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药敏趋势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了解该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药敏趋势,为临床针对性的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记录2009—2015年1 459例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药敏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规律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9—2015年,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对强力霉素(DOX)、米诺环素(MIN)药敏无变化(均P>0.05);对环丙沙星(CPF)、司帕沙星(SPA)、交沙霉素(JOS)耐药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有些药敏变化有趋势;对氧氟沙星(OFL)、罗红霉素(ROX)、阿奇霉素(AZI)、克拉霉素(CLA)、壮观霉素(SPE)、螺旋霉素(ASP)、左旋氧氟(LEV)耐药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些药敏变化有趋势。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药敏会产生变化,应根据药敏情况针对性的合理用药。
- 汪洪章杰吴有才王涤宇陈圣军
- 关键词:女性解脲支原体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