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陵华

作品数:63 被引量:519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1篇水稻
  • 13篇栽培
  • 12篇稻作
  • 12篇杂草
  • 10篇栽培稻
  • 10篇籼粳
  • 9篇种质
  • 9篇粳稻
  • 8篇杂草稻
  • 7篇稻作起源
  • 7篇种质资源
  • 6篇化感
  • 6篇硅酸体
  • 5篇性状
  • 5篇化感作用
  • 4篇稻种
  • 4篇形态性状
  • 4篇亚种
  • 4篇叶绿
  • 4篇太湖

机构

  • 60篇江苏省农业科...
  • 7篇南京博物院
  • 4篇静冈大学
  • 3篇江苏沿江地区...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2篇日本学术振兴...
  • 1篇姜堰市农业技...
  • 1篇苏州博物馆
  • 1篇高邮市种子公...
  • 1篇南京市博物馆

作者

  • 62篇汤陵华
  • 16篇王才林
  • 14篇方先文
  • 14篇王艳平
  • 12篇孙加祥
  • 12篇邹江石
  • 8篇蒋荷
  • 7篇张敏
  • 7篇王根来
  • 7篇吴竞仑
  • 6篇陈志德
  • 6篇仲维功
  • 6篇杨杰
  • 5篇李民昌
  • 5篇王军
  • 4篇佐藤洋一郎
  • 4篇张勇
  • 3篇巫济民
  • 3篇邹厚本
  • 3篇沈锦根

传媒

  • 11篇江苏农业学报
  • 9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农业考古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杂草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作物品种资源
  • 1篇东南文化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天津农学院学...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江苏省遗传学...

年份

  • 4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8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化感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文章对国内外学者在水稻化感作用的测定方法、作用机制、遗传分析及化感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水稻化感作用在杂草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王艳平汤陵华
关键词:水稻化感作用基因定位杂草防治
水稻孕穗期耐热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被引量:38
2006年
在人工气候室设定极端高温条件下,对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8份处于温度敏感期的水稻品种耐热性进行鉴定,以结实率下降的百分率为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对水稻种质资源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种质间的耐热性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极端耐热品种2份(IRAT118和冷水白)。
方先文汤陵华王艳平
关键词:水稻孕穗期耐高温
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原始稻作被引量:17
1996年
1993~1994年间.曾对高邮龙虬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探方T3830中属新石器时期的五个文化层中,有四个文化层淘洗出炭化稻米4000余粒。本研究从炭化稻米的粒型及探方T3929剖面土样中水稻植物蛋白石的形态两个方面,对该遗址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稻作进行了试探性分析。结果发现:(1)在原始稻作之初,粒型的变异是随栽培化的进展而增大的。(2)在该遗址的新石器时期早期,稻米的进化是缓慢的,在距今6300年至5500年之间,进化有一次飞跃,有意识的人工选择已产生效应。(3)从水稻植物蛋白石的形状分析来看,该遗址出土的炭化稻应当是粳型稻。
汤陵华孙加祥张敏李民昌
关键词:粳稻稻作起源
栽培稻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
来源于水稻(Oryza sativa L.)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植物蛋白石,作为古代稻作的直接证据和籼、粳分类的指标,在稻作起源和传播以及籼、粳亚种演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水稻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水稻...
WANG Cailin王才林UDATSU Tetsuro宇田津徹朗FUJIWARA Hiroshi藤原宏志TANG Linghua汤陵华Zou Jiangshi邹江石
关键词:栽培稻硅酸体
栽培稻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被引量:10
1997年
来源于水稻(OryzasativaL.)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植物蛋白石,作为古代稻作的直接证据和籼、粳分类的指标,在稻作起源和传播以及籼、粳亚种演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水稻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水稻机动细胞硅酸体的长、宽、厚和形状系数b/a这4个形态性状在品种内、品种间和籼、粳亚种间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不论是籼稻还是粳稻,同一品种不同硅酸体的形态均有明显差异,表明单个或少数几个机动细胞硅酸体不足以代表该品种硅酸体的形态特征。以50个硅酸体的平均值为代表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机动细胞硅酸体上述4个形态性状在同一品种不同单株或同一单株的剑叶与倒三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同一叶片的叶基、叶尖和中间3个部位之间却有明显差异;在同一亚种的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籼粳亚种间变异是硅酸体形态变异的主要方向。籼、粳两个亚种硅酸体形态性状的频率分布虽然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叠,但籼稻的硅酸体形状较小、较薄,b/a较大;相反,粳稻的硅酸体形状则明显存在较大、较厚、b/a较小的趋势。因此,根据机动细胞硅酸体的4个形态性状可以判别籼、粳稻,其判别效率可达85%以上。
王才林宇田津彻朗藤原宏志汤陵华邹江石
关键词:栽培稻硅酸体籼粳分类
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本研究旨在研究冈彦一提出的复合形态性状分类法分类的粳稻(日本型)和籼稻(印度型)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差别,寻找用少数同工酶基因,就能区别粳稻和籼稻的可能性。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森岛启子
关键词:粳稻籼稻
观赏水稻材料的筛选及干花的制作被引量:6
2008年
以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观察,从1 500份水稻资源中挑选叶片、稻穗颜色或株型特异的适用于观赏水稻栽培的种质20多份;并以稻穗颜色特异的品种为材料,在抽稻期剪取稻穗,初步尝试水稻干花的制作。
王艳平汤陵华方先文
关键词:干花
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抗条纹叶枯病资源的筛选
2007年
通过田间自发鉴定,对400份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对其中3份未发病的品种进行了人工接虫鉴定,从中筛选出高抗条纹叶枯病的品种1份。试验结果还表明,对于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资源的筛选,人工接虫鉴定的结果比自发鉴定的更为可靠。
方先文汤陵华王艳平张勇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稻条纹叶枯病
旱稻新品种苏引稻2号及其栽培技术
1992年
早稻新品种苏引稻2号(原名IRAT109),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引进并与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协作鉴定,1992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该品种已在我省沿江、沿海淡水资源不足或缺乏灌溉设施的早作地区累计推广种植13万亩,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川等省有关旱谷或丘陵地区引种数千亩。
王根来蒋荷蒋国龙汤陵华吴竞仑巫济民沈锦根
关键词:陆稻栽培
稻的起源与遗传多样性
本文概述了有关稻种起源的主要论点,客观叙述了各种论点的论据,评析了它们的特点,可较为全面地了解稻种起源的不同观点。介绍了在划分稻种类型上有影响的分类方法及我国对籼粳稻形成与演化的两种学说。详细介绍了在起源研究中常用同工酶...
汤陵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