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卓炜

作品数:42 被引量:161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历史地理
  • 10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遗址
  • 13篇考古
  • 10篇石器
  • 10篇石器时代
  • 9篇考古学
  • 9篇古学
  • 7篇新石器
  • 7篇新石器时代
  • 7篇遗存
  • 6篇孢粉
  • 5篇古环境
  • 5篇古生态
  • 4篇动物群
  • 4篇新石器时代晚...
  • 4篇孢粉分析
  • 4篇聚落
  • 4篇聚落遗址
  • 4篇考古学文化
  • 3篇动物考古
  • 3篇动物遗存

机构

  • 42篇吉林大学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辽宁大学
  • 2篇吉林省文物考...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宁波市文物考...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 1篇黑龙江省文物...
  • 1篇江西省文物考...
  • 1篇苏州高新区实...

作者

  • 42篇汤卓炜
  • 8篇王立新
  • 5篇魏坚
  • 5篇张淑芹
  • 5篇段天璟
  • 4篇蔡大伟
  • 4篇周慧
  • 3篇肖晓鸣
  • 2篇胡耀武
  • 2篇陈全家
  • 2篇王晓琨
  • 2篇曹建恩
  • 2篇张全超
  • 2篇王昌燧
  • 2篇管理
  • 2篇朱永刚
  • 2篇张萌
  • 1篇吴小红
  • 1篇裴树文
  • 1篇郑钧夫

传媒

  • 11篇边疆考古研究
  • 4篇第四纪研究
  • 3篇人类学学报
  • 2篇考古
  • 2篇中国边疆考古...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考古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高教研究与实...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南方文物
  • 1篇草原文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西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与生态环境被引量:1
2010年
中国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和古环境研究的不平衡性影响了我们全面系统地开展古代人地关系研究。尽管如此,中国东北辽西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和古环境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积累,有利于开展跨区域的东北亚环境考古研究。因此,本次仅就研究基础相对较好的中国东北辽西地区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与环境加以扼要地梳理。
汤卓炜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青铜时代考古工作夏家店上层文化古环境研究生态环境
中国绵羊起源的分子考古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绵羊(domestic sheep,Ovis arie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如肉、奶、羊毛纤维等),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扮演着农业、经济、文化甚至是宗教的角色。
蔡大伟汤卓炜陈全家韩璐周慧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考古学研究早期文明SHEEP
家猪起源与古代DNA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猪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在整个农耕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家猪的起源研究对了解猪的驯化历史,揭示其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迁徙、融合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家猪起源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考古学调查,考古学家通过食谱和14C分析。
崔银秋张雪梅汤卓炜周慧
关键词:DNA考古学文化农耕社会
吉林乾安大布苏晚更新世动物群被引量:9
2003年
描述比较了在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泡子新发现的鬣狗科化石Crocutaultima。依据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 6目 1 2科 1 8属 1 9种脊椎动物化石组合 ,结合含化石地层的孢粉分析和1 4 C测年数据推测 ,大布苏一带在晚更新世晚期曾经以草原景观为主 ,兼有森林及荒漠 ,而且经历了从干凉草地向较潮湿凉爽的疏林或森林草原 ,直至干凉半荒漠草原环境变迁的历程。
汤卓炜刘赛红林泽蓉刘翰
关键词:晚更新世动物群古生态脊椎动物化石组合
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出土家猪线粒体DNA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一、前言猪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偶蹄目(Artiodactyla)、猪次目(Suina)、猪科(Suidae)、猪属(Sus)。家猪是中国新石器时期出现最早的家畜之一,从古至今长期是人类重要的肉食资源。家猪(Sus domesticus)起源于野猪(Sus scrofa),驯化时间大约在距今10000~8000年前,这一时期正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由采集、渔猎向农耕、定居转变的关键阶段。此外,野猪被驯化后,其移动与人群的迁徙和扩散密切相关。家猪的驯化与农业文明的起源和扩散也密切相关。因此,家猪的驯化一直是考古学家关注的焦点。
蔡大伟孙洋汤卓炜王列斌周慧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动物分类学猪科动物考古学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东北通化万发拨子聚落遗址动物遗存初步分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魏晋时期
万发拨子遗址是古代人类的一处聚落居住地,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南部通化市附近。本文主旨在于为万发拨子遗址的脊椎动物遗存提供初步的分析结果,并着眼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魏晋时期的各个考古单位材料的把握。万发拨子的居民曾经主要是狩...
汤卓炜苏拉提萨
关键词:动物遗存
文献传递
俄罗斯阿穆尔州伊万诺夫卡区特罗伊茨基墓地古环境初探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孢粉分析方法对中俄合作发掘获得的探方10中第3层、第2层采集的孢粉土样进行分析鉴定,研究了位于俄罗斯阿穆尔州伊万诺夫卡区特罗伊茨基墓地的古代自然环境。孢粉检测结果显示,两个样均含有较多孢粉,但孢粉种类较少。出现的植物有23科,31属,其中乔、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有松科(Pin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天南星科(Araceae)、桦木科(Betul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桔梗科(Campanul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菊科(Compositae)、莎草科(Cyperaceae)、壳斗科(Fag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禾本科(Gramin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蔷薇科(Rosaceae)、杨柳科(Salicaceae)、茄科(Solanaceae)、瑞香科(Thymelaeaceae)、榆科(Ulmaceae)、荨麻科(Urtic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浮萍科(Lemnaceae)等21科的花粉;蕨类植物有石松科(Lycopod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等两个科的孢子出现。研究表明,本区在以往所谓的隋唐时期暖温气候阶段呈现的唐中期比较干旱寒冷的气候特征应当是在晚全新世降温的大气候环境背景下,较高纬度地区的地方气候响应。辽代早期的气候愈发干旱寒冷化。中温带与寒温带的过渡是本区现代气候特征。本区的气候环境背景应当支持以渔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本项研究一方面提高了这一地区晚全新世期间更小时间尺度环境研究的精度,另一方面通过孢粉分析及古代植被和气候比较研究,为深入全面地了解靺鞨人不同经济形态和生业模式与环境背景条件的关系奠定了植物考古基础。
汤卓炜冯恩学张淑芹
元上都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背景研究
一、引言元上都,又名"上京"、"滦京",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河镇东北20千米处,地处滦河上游闪电河以北的金莲川草原上,因此又称"滦阳"。元上都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建造,作为元朝两都制中的夏都,在元朝的历...
汤卓炜魏坚姜晓宇
文献传递
食谱分析方法在家猪起源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驯化初期的家猪与野猪的鉴别是家猪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于准确定位家猪的起源时间和地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陕北靖边五庄果墚遗址、吉林通化万发波子遗址出土的猪骨及其他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猪食物结构的影响,证明了由于人类的饲喂,驯化的家猪与野猪的食物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可以有效地进行家猪与野猪的鉴别。在此基础上,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猪骨和其他动物骨骼进行了食谱分析,并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判断该遗址中已经出现了驯化初期的家猪。
管理胡耀武王昌燧汤卓炜胡松梅阚绪杭
中国北方地区黄牛起源的分子考古学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中国黄牛的起源及驯化一直是考古学家和遗传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多是基于古代黄牛遗骸的形态学鉴定和对现代地方黄牛品种的DNA分析,而针对中国古代黄牛的DNA研究尚少。本文对中国北方5个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42个黄牛进行了线粒体DNA分析,并结合现代黄牛线粒体DNA数据以及考古学文化对中国黄牛的起源、传播路径及其与早期文明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青铜时代早期,中国北方古代黄牛均为普通牛,未见瘤牛。古代黄牛主要由T2,T3和T4构成,近东起源的T3世系在古代黄牛中占统治地位,频率高达81.0%。近东起源的普通牛可能随着早期人群的迁徙经过两条路线进入中国。
蔡大伟孙洋汤卓炜周慧
关键词:黄牛古DNA线粒体DNA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