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卓亮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艺术终结
  • 1篇英国诗歌
  • 1篇语法
  • 1篇语言
  • 1篇语言交际
  • 1篇语义
  • 1篇语用分析
  • 1篇约翰·济慈
  • 1篇直觉
  • 1篇莎剧
  • 1篇莎士比亚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直觉
  • 1篇生态
  • 1篇诗史
  • 1篇史诗
  • 1篇死亡美学
  • 1篇死亡主题
  • 1篇偏见
  • 1篇驱动性

机构

  • 3篇河北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5篇毛卓亮
  • 2篇赵明炜
  • 2篇张士民
  • 1篇索娟娟

传媒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莎剧中种族迫害范式对悲剧结局的驱动性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对莎士比亚的三部戏剧中种族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种族迫害的各种范式及其对戏剧悲剧性的驱动作用以及这种驱动作用在情节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这种驱动性的现实意义。
索娟娟毛卓亮
关键词:现实性偏见驱动性莎士比亚
面对文本的批评之路——英国诗歌与死亡美学被引量:4
2005年
英国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死亡的主题。死亡美学主张死亡作为崇高的对象之一压倒了理性存在者的理性,让人们从庸俗普通走向真正的道德自由。它要求艺术在直接地呈现人的生存状态的同时保持本身的社会性批判维度。它指出了一条面对文本的批评之路:批评是在贯彻一种能够引发反思的美学思想。
张士民毛卓亮
关键词:死亡美学审美直觉死亡主题英国诗歌
正在消失的感觉主义者——作为肺结核患者的约翰·济慈
2009年
济慈与其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处于同样的大生态环境中,但由于小生态环境的不同而走上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本文认为,形成济慈独特的感觉主义的主要原因是他的肺结核疾病。他的肺结核症状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从而形成了济慈式的感觉主义。
赵明炜毛卓亮
关键词:济慈大生态感觉主义肺结核病
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被引量:22
2001年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 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模糊。语言哲学家们指出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无足轻重、制造交际 障碍的因素,相反,它保证了交际的有效进行。探讨了对交际影响最大的语义和语用模糊, 提出语义的精确还是模糊要放到特定的情景语境下才有意义。最后举例说明了模糊 语言的语用功能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赵明炜毛卓亮
关键词:模糊语言语法语义语言交际
理性的史诗——黑格尔与美国现代文学
2004年
美国现代文学在不断克服“浪漫”型艺术的各种矛盾的同时,创造了不负黑格尔所望、无愧于时代、充满生动活泼的理性和丰富现代性内涵的民族“史诗”。但其中发生了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或称“崇高”的转换。这种克服和超越进一步导致了“崇高”的终结和纯粹美的复归,从而标志美洲“史诗”创作的终结。因此,美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艺术的终结”是通过不断克服“浪漫”型艺术自身矛盾而实现的美学嬗变。
毛卓亮张士民
关键词:诗史崇高艺术终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