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梅

作品数:33 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缺血
  • 9篇卒中
  • 8篇血性
  • 8篇急性
  • 7篇脑卒中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血管
  • 4篇脑缺血
  • 3篇电生理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神经电
  • 3篇神经电生理
  • 3篇神经心理
  • 3篇头痛
  • 3篇偏头痛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疗效

机构

  • 28篇昆明医学院第...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殷梅
  • 24篇朱榆红
  • 20篇李燕
  • 14篇韩剑虹
  • 13篇严勇
  • 8篇刘豫霞
  • 7篇黄如训
  • 7篇保明芳
  • 6篇李玲
  • 5篇肖小华
  • 4篇熊静
  • 4篇贾文姬
  • 3篇缪薇
  • 3篇谈跃
  • 3篇苏镇培
  • 3篇高平
  • 3篇张丽华
  • 2篇李春艳
  • 2篇陈纯
  • 2篇吉维忠

传媒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康复
  • 2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蛇志
  • 1篇云南医药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脑电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1年
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现已超过肿瘤占我国人口死因的首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最高,一部分患者脑梗死后容易继发出血性转化,为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随着缺血性脑卒中后静脉、动脉和动静脉联合溶栓研究的大量进行,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等引起了很大关注。相关研究表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与年龄、高血压、高血糖等密切相关,而尿蛋白、血浆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可以作为预测指标以便更加慎重地进行处理,减少损失。
宋道远殷梅
关键词:脑梗死出血性转化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与CT(附16例报告)被引量:26
1998年
收集了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住院治疗经头颅CT确诊为小脑出血的16例病人,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6例病人,均经头颅CT确诊为小脑出血,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8岁,全部病人中有12例(62.5%)有高血压病...
朱榆红严勇韩剑红李燕殷梅
关键词:小脑出血CT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EEG,BEAM,SEP,MEP,CT的临床对比和相关性研究
朱榆红高平李燕陈纯严勇保明芳殷梅
该研究采用的前瞻性方法,对61例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病后一月内),并同期EEG、BAEP、SEP、MEP、CT的对比研究。TCD可在缺血性脑卒中24小时...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闭塞血管动脉血流速度颅脑超声
降纤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RHR)70只 ,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对照组和伪手术组 ,按Longa氏方法改良复制成可再灌注的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 ,缺血2h后恢复灌注。降纤酶组经股静脉给予降纤酶10U·kg-1体重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脑片行TTC及HE染色 ,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梗死灶的大小、脑微血管损害的表现及并发出血情况。结果降纤酶组的梗死灶的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 ,脑微血管损害减轻 ,镜下出血灶减少。结论降纤酶具有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黄如训肖小华殷梅李玲李华苏镇培
关键词:降纤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EEG、BEAM、SEP、MEP、CT的临床对比和相关性研究
朱榆红高平李燕陈纯严勇保明芳殷梅刘豫霞韩剑虹尹凤琼
该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61例对发病24小时内首次发病的单侧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即、第2、4、7、14、28天进行TCD动态观察,并与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CT、体感诱发电位(SE...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神经电生理
实验性脑梗死及再灌注后的微管相关蛋白、热休克蛋白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动态观察实验性脑梗死及再灌注后的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2,MAP2)、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fibrilacidprotein,GFAP)的变化,同时观察脑缺血的分子病理及形态学上的演变。方法:实验于1999-05/2000-02在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科实验室进行,用90只SD大鼠行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术(RHRSP),在术后10周按Longa's方法改良行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术。分别在闭塞12h内的不同时间点及再灌注48h完成检查后将大鼠处死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P2,HSP70,GFA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所有的RHRSP均表现出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小动脉管壁增厚和管径小。自大脑中动脉闭塞30min~12h,缺血中心无HSP70染色阳性神经元,在其周边区有散在的HSP70阳性神经元,随着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持续,其数目逐渐减少(P<0.01);缺血周边区内出现MAP2阳性神经元增多,可见树突卷曲,在中心区MAP2阳性信号密度逐渐减少(P<0.01),可见断裂的树突;同侧皮质及基底核区GFAP染色阳性细胞逐渐增多(P<0.001),细胞体积增大,突起增多。恢复血流48h后,梗死灶周边区仍可见少量的HSP70阳性神经元;梗死灶周边区卷曲的树突已变直,而梗死灶内断裂的树突则消失;GFAP免疫反应增强更明显,并遍及?
肖小华李玲殷梅黄如训
关键词:微管相关蛋白质类热休克蛋白质70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脑囊虫病脑电图与CT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对脑囊虫病患者的EEG及头颅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常规EEG及头颅CT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72%,主要表现为额、中央及前颞区弥漫性不规则复型慢波。CT的异常率为50%,多表现为散在的点、片状高或低密度灶。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脑囊虫病患者EEG异常率显著高于CT。
保明芳阎丽红严勇李国庆韩剑虹李国庆韩剑虹谈跃
关键词:脑囊虫病脑电图CT
选择性脑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脑梗死的影像学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前后不同类型动脉闭塞的影像学变化及与头颅CT扫描结果的比较。方法 2 0例经临床及头颅CT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2 0分钟和 72小时各作 1次脑血管造影 ,并于治疗后 1天、1周及 1月再作CT复查。按Theron的闭塞性血管分型观察血管的再通情况 ,并比较不同血管闭塞类型治疗前后头颅CT影像的改变。结果 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与血管闭塞的类型有关 :Ⅰ、Ⅱb、Ⅲa型闭塞的血管再通率高 ,疗效好。CT见治疗后部分病人梗死灶缩小 ;Ⅲb、Ⅲc型再通率低 ,部分病人梗死灶扩大 ,易合并出血 ,疗效差。结论 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对Ⅰ、Ⅱb、Ⅲa型血管闭塞效果好 ,Ⅲb、Ⅲc型效果差且易合并出血。
朱榆红闫东谈跃袁曙光李燕殷梅保明芳刘豫霞
关键词:动脉内溶栓脑梗死影像学
临床及部分社会相关因素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障碍恢复影响的研究
目的用标准化的量表,对大脑半球卒中导致偏瘫的患者在发病后的48小时、15天、90天进行3个层次的随访评估,探讨决定生命及功能预后的早期因素。方法对初次发作大脑半球卒中的住院患者共118例,通过对其一般情况、相关危险因素、...
贾文姬朱榆红李燕殷梅韩剑虹
文献传递
缺血后适应脑保护机制探讨
目的采用线栓法制备较符合人类常见缺血性卒中类型的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初步探讨研究缺血后适应脑保护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的治疗策略。
李春燕朱榆红李燕殷梅缪薇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