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颀
- 作品数:71 被引量:13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逻辑生物网络模型及其反向工程
- 为了获得生物网络中的蛋白质、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大量的实验,而实验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为了减少实验,理论学家提出了许多模型从高通量实验数据中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信息来重建生物网络。可是现有的网络模型中大部分或者计算复...
- 张晓萌欧阳颀
- 关键词:生物网络逻辑模型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能谷光子晶体与金属微纳光学腔的可控开关光耦合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谷光子晶体与金属微纳光学腔的可控开关光耦合器,通过将二维能谷光子晶体的边界态模式与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的共振模式相结合,构造出微纳尺度的混合光学模式,解决了可调控性与拓扑鲁棒性二者的矛盾,其中,边界态模...
- 韩旭吴赵龙欧阳颀
- 文献传递
- 新型多孔单细胞观测芯片设计及在细菌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 2014年
- 提出一种新型多孔单细胞观测芯片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结合多孔板操作简单和微流控芯片单细胞观测的优势,为微流控芯片的推广利用提供新思路。在芯片中设计由小孔、特定高度的培养腔室和栅栏组成的并排对称单元,这三层高度结构把细胞限制在培养室单层固定生长。利用PDMS材料在等离子体处理后对液体的浸润性和对气体吸收的特性,在小孔加入菌液后细胞很快被自动吸入细胞培养室。只用10μL液体就可以完成长时间观测细菌所有单层形态变化过程以及高通量并行对比,实现不同大肠杆菌菌株在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并行对比分析。此芯片制作的方便性与能在单层细胞程度下实现高通量并行对比的优越性,使它在大肠杆菌的抗药性以及流式分选后期研究等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姜香丹欧阳颀罗春雄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高通量抗药性
- 一种生物分子冷冻电镜数据的构象分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分子冷冻电镜数据的构象分类方法,属于结构生物学与计算科学的交叉领域。本发明在卷积残差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冷冻电镜单颗粒数据进行有监督的高精度构象分类,以发现生物分子的新构象类,使单颗粒图像数据进行...
- 吴赵龙韩旭毛有东欧阳颀
- 文献传递
- 生物系统中的非线性现象
- 2007年
- 文章通过用非线性科学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方法分析了芽殖酵母细胞周期网络的动力学行为,说明非线性科学在定量研究生命过程所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说明非线性科学现有的分析手段在研究生命系统中的局限性.这样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生物系统的动力学问题,不但可以为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强大的数学工具,同时也可以推动非线性科学本身的发展.这项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交叉学科的生命力.
- 李方廷欧阳颀
-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学芽殖酵母细胞周期
- 螺旋波的斑图动力学——非线性科学专题之十一被引量:2
- 1999年
- 在诸多非线性体系的斑图花纹中,螺旋波的研究一直是最为非线性科学家关注的课题之一.原因首先在于它们的普遍存在性。从流体中的Rayleigh-Bénard对流,到液晶中的Ising-Bloch相变,从反应扩散系统中的化学波到粘性酶菌中的自组织,从心脏中的电信号到卵细胞中的钙离子波都可以看见它的踪迹.图1给出了几个不同体系中螺旋波的实例,至少从表面上看它们的斑图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最近的实验表明螺旋波的动力学行为可能存在跨系统的普适规律。
- 欧阳颀
- 关键词:螺旋波斑图动力学
- 电极阵列型基因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阵列型基因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对基因进行检测、识别、鉴定、诊断功能的器件。该基因芯片选用金丝或表面镀金的金属丝作为电极,电极排成阵列并固定在芯片基底上;电极的一端用作探针的...
- 毛有东欧阳颀
- 文献传递
- 反应扩散系统中波传播的锁频现象被引量:2
- 2005年
- 在空间延展系统中,当增强外部光强时,作者观察到波传播的N∶N-1(N≥2)锁频现象.此现象是在光敏BZ反应实验中观察到的.通过构建一个映射函数,发现在波周期和外部光强的关系中存在魔鬼阶梯,并且此阶梯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 周路群程熹欧阳颀
- 关键词:反应扩散系统斑图
- 生物能量系统中的能量分配
- 生物功能和非平衡态热力学之间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研究非常活跃的领域。传统观点中生物系统主要是将能量用于一些物理或化学过程。最近关于动态校验[1]和生物适应性[2]和生物振荡[3]的研究表明,有功能的生物网络必须具有群体协同性...
- 欧阳颀
- 一种适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微流控芯片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用于捕获目标颗粒(如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微流控芯片,该芯片包括汇聚分流单元,所述汇聚分流单元能够将液体样本(如血液、灌流液等)中的目标颗粒汇聚在液流中心,同时将一定比例的不含目标颗粒的液流分走,进而对输...
- 杨根罗春雄芦春洋许健王宇钢欧阳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