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帅
- 作品数:9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囊癌危险因素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胆囊癌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为胆囊癌的316例患者以及同期就诊的316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与前者相近的其他疾病患者,分析胆囊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316例胆囊癌患者平均年龄(60.2±10.6)岁,50岁及以上患者占82.28%,男女比例为1:1.95,156例(49.4%)合并胆囊结石,其中胆囊充填型结石30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唯一的危险因素(OR=6.72,95%CI=4.52~10.02,P<0.01)。在研究时间范围内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例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每年占胆囊癌患者总例数比例基本一致;女性胆囊癌患者中合并胆囊结石比例较男性高(P<0.01)。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未行根治性手术以及TNM分期为ⅢB、Ⅳ期的比例均较胆囊癌非胆囊结石患者高(均P<0.05)。结石直径越大或充填型结石的发生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度增加(均P<0.05)。结论:胆囊结石可能是胆囊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胆囊结石直径的增大、数目的增多,患胆囊癌的风险也在增加。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分期相对较晚,对于发展为胆囊癌相对危险度较高的结石类型,建议及时行手术治疗。
- 杨杰何群周军肖广发黄耿文汤恢焕孙维佳李宜雄梁帅陆晔斌魏伟纪连栋龚学军
- 关键词:胆囊肿瘤胆囊结石病
- 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在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收治的131例不同类型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思他宁治疗组(71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治疗组入院后除按常规治疗外,并给予生长抑素6mg静脉滴注,维持24h,平均用药3.9(2~6.5)d,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胃肠平均减压量为(227±152)mL/d,明显少于对照组(522±186)mL/d(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和肛门恢复排气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中转手术率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出现肠坏死者(1例)显著少于对照组(6例)(P<0.05);KPS分值治疗组为57±6,对照组为44±8(P<0.05)。结论在肠梗阻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生长抑素静脉滴注能明显改善各型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虽不能减少其手术治疗率,但能降低肠坏死发生率。
- 张鸽文谭辉李劲东李新营周乐杜梁帅王志明
- 微小RNA-140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B1调控胰腺癌细胞生长增殖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40(miR-140)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miR-140及HMGB1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在胰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0 mimics或miR-140 inhibitor以实现miR-140过表达或miR-140沉默,并检测了miR-140过表达或沉默时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次构建了在HMGB1的3’端非编码区(3’UTR)含有或不含有6对碱基突变的荧光酶报告基因质粒(mut-HMGB1/wt-HMGB1),与miR-140 mimics或miR-140 inhibitor共转染后检测荧光酶活性变化;接着构建pcDNA3.1/HMGB1质粒,与miR-140 mimics或miR-140 inhibitor共转染后检测HMGB1及RAGE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最后检测pcDNA3.1/HMGB1和mimics NC/miR-140 mimics共转染后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miR-140过表达抑制HMGB1蛋白表达(0.406 3±0.018 9,t=11.250,P=0.000),miR-140沉默促进HMGB1蛋白表达(1.975 8±0.069 3,t=9.121,P=0.001);miR-140可靶向结合HMGB1调控其表达;pcDNA3.1/HMGB1可实现HMGB1过表达(5.458 9±0.463 7,t=16.140,P=0.000),并可减弱miR-140对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抑制作用;miR-140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P=0.042),HMGB1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P=0.008),HMGB1可恢复miR-140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抑制作用(与miR-140 mimics+pcDNA3.1组比较,P=0.020)。结论miR-140靶向HMGB1基因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 梁帅龚学军黄耿文喻亚群李宜雄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PANC-1细胞增殖胰腺癌
- 32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4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15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32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术前肿瘤分期、分型并制订治疗方案。观察指标:(1)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2)治疗及病理学检查结果。(3)随访和生存情况。(4)预后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术前最高血清TBil、术前CEA、术前CA19—9、术前CA242、术前CA125、治疗方法、TNM分期。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以患者死亡为终点.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1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及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322例患者中,301例以黄疸为主诉。322例患者术前最高血清TBil水平为3.9~785.2μmol/L,DSil为1.6~410.2μmol/L,ALT为14.8~484.5U/L,AST为21.4~539.8U/L;272例检测ALP、GGT,其水平分别为93.8-1890.0U/L、2.0~1832.8U/L;292例检测CEA,升高者77例:298例检测CA19—9,升高者272例;260例检测CA242、CA125,升高者分别为153、86例。322例患者根据Bismuth-Cor]ette分型:I型24例、Ⅱ型115例、Ⅲa型55例、Ⅲb型63例、Ⅳ型65例。(2)治疗及病理学检查结果:322例患者中,10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围肝门胆管切除术79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术9例),扩大肝叶切除术25例(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16例);218例行姑息治疗,其中胆道外引流术134例,胆肠内引流术84例。围术期死亡5例,其中2例急性肝衰竭,1例全身感染、多器官衰竭,1例急性肾衰竭,1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63例患者行病理学
- 隋鑫磊汤恢焕肖广发陆晔斌何群周军魏伟梁帅黄耿文孙维佳李宜雄龚学军
- 关键词:胆道肿瘤肝门部疗效预后因素
- 全脾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0
- 2005年
- 为探讨全脾切除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笔者对湘雅医院近8年来306例行开腹全脾切除术术后1个月出现各种并发症的43例(14.1%)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3例中包括腹腔内出血5例(1.6%)、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0例(3.3%)、左膈下感染6例(2%)、左胸腔积液6例(2%)、肺部感染8例(2.6%)、肺不张7例(2.3%)、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0.3%)。其中2例死亡,其余病例分别经再次手术和保守治疗后痊愈。全组资料提示正确的手术操作和积极有效地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全脾切除手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李劲东王志明吕新生何峰梁帅
- NET-1蛋白表达水平在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神经上皮转换蛋白1(NET-1)表达水平在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68对HCC和正常肝组织(NLT)样本中NET-1的表达水平。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评估HCC的预后。结果:在368例HCC组织中NET-1表达的阳性率为86.7%(319/368),与Edmondson-Steiner分期(P=0.02)以及TNM阶段(P=0.01)呈正相关。NET-1表达水平与肝内转移(P=0.008)和门静脉侵润(P=0.007)呈正相关。高表达NET-1的HCC病人比具有低表达NET-1或表达缺失NET-1(分别为P=0.001和P=0.002)的病人具有更短的无病存活期或者总存活期。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NET-1蛋白表达(相对危险性[RR],5.8;P=0.01)对HCC病人是一个独立的预后预测因素。结论:NET-1的表达情况可能成为HCC病人存活期的一个新预测因素。为研究针对NET-1靶点的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叶轲张鸽文梁帅王志明
-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
- 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分析:附218例报告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5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21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18例患者中,159例行姑息性手术(72.9%),包括胆道外引流术134例,胆肠内引流术25例;59例行介入治疗(27.1%),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27例,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ERBD)32例。2例术后30d内死亡;姑息性手术与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均P<0.05)。202例获随访,随访期间196例死亡。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3、5年生存率为7个月和29.9%、8.1%、2.3%,其中姑息性手术患者为7个月和33.8%、10.3%、2.9%;介入治疗患者为7个月和14.9%、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8,P<0.05)。胆道外引流患者与胆肠内引流患者间生存率及PTBD患者与ERBD患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73;χ~2=0.023,均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治疗的远期疗效不佳,姑息性手术与介入治疗均能有效减黄,姑息性手术患者生存率高于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方法简单、对患者创伤小。
- 隋鑫磊汤恢焕肖广发陆晔斌何群周军魏伟梁帅黄耿文孙维佳李宜雄龚学军
- 关键词:姑息疗法预后
- 脾脏占位性病变32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本文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显示,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CT或MRI是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治疗首选脾脏切除术。
- 李劲东王志明吕新生何峰梁帅
- 关键词: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脾脏切除术诊治方法特异性
- NF-κB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NF-κB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 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 2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NF-κB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定位。结果NF-κB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显著性增高(P<0.0 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κB蛋白在肝癌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均有表达,而在癌旁肝细胞中仅在胞浆中有表达。结论NF-κB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NF-κB表达定位在癌细胞和癌旁肝细胞中的差异,提示NF-κB活化后,进入胞核,通过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促进肝癌的发生。
- 梁帅王志明吕新生李劲东周乐杜李新营
- 关键词:NF-ΚB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