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岗

作品数:115 被引量:46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下颌
  • 17篇细胞
  • 17篇下颌角
  • 15篇干细胞
  • 14篇截骨
  • 14篇骨髓基质
  • 13篇软骨
  • 13篇骨细胞
  • 12篇软骨细胞
  • 12篇颌骨
  • 11篇手术
  • 11篇缺损
  • 11篇下颌角截骨
  • 11篇基质干细胞
  • 10篇下颌骨
  • 10篇畸形
  • 10篇骨缺损
  • 9篇截骨术
  • 8篇下颌角截骨术
  • 7篇颌面

机构

  • 9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0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上海大学
  • 3篇泰兴市人民医...
  • 2篇东华大学
  • 2篇上海市组织工...
  • 2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北医院
  • 1篇上海市组织工...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115篇柴岗
  • 60篇张艳
  • 32篇曹谊林
  • 30篇崔磊
  • 18篇林力
  • 18篇刘伟
  • 14篇朱明
  • 12篇韩文卿
  • 10篇俞哲元
  • 10篇祁佐良
  • 10篇刘伟
  • 9篇王敏
  • 9篇穆雄铮
  • 8篇郭妤
  • 8篇袁捷
  • 8篇陈伟
  • 7篇周广东
  • 7篇胡晓洁
  • 7篇韦敏
  • 7篇沈聪聪

传媒

  • 29篇组织工程与重...
  • 14篇中国美容整形...
  • 7篇中华整形外科...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实用美容整形...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整...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增强现实的下颌角截骨配准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下颌骨的虚拟三维数字模型及术前设计的预截骨平面同时显示在快速成型实体模型上,实现虚拟图像与实体的重叠配准。方法:选取20例下颌骨肥大患者,行三维CT扫描,重建下颌骨三维数字模型。利用上海九院整形设计系统完成术前设计,生成截骨平面,并与下颌骨合并为STL文件。取患者下牙石膏牙模,制作包含下牙咬合板在内的标志物支架,固定于石膏牙模,两者一并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和下颌骨三维数字模型数据导入同一三维处理平台,选择右第一磨牙的远中舌尖、第二磨牙的近中舌尖、左第一磨牙的近中舌尖,进行标志物支架和下颌骨的拟合,生成虚拟影像。此时的三维虚拟数字化影像包括标志物、下颌骨及预截骨平面。然后将标志物支架的下牙咬合板固定于下颌骨快速成型模型上,采用增强现实视频检测方法,用视频捕捉器识别到标志物后,将虚拟影像与下颌骨快速成型实体模型进行配准。结果:该技术实现了三维虚拟数字化影像与下颌骨快速成型模型的虚实融合叠加,使下颌骨和术前设计的预截骨平面实时显示在下颌骨实体上。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配准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有望成为下颌角截骨术可视化手术有效的配准途径,为未来增强现实手术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明柴岗张艳马晓飞俞哲元朱一佳
关键词:下颌角截骨术配准
下颌骨截骨术后咬肌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形态的动态变化。方法采集120例下颌骨截骨受术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时头颅CT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通过软件平台设定合适的阈值范围,分割出咬肌组织。经过断层叠加创建咬肌的三维分割体,由软件输出咬肌体积等三维信息。再选定3处横截面,即A平面:过咬合平面水平,下颌升支前后缘中点的平面;B平面:A平面上1cm;C平面:A平面下1cm。在各横截面上测量咬肌的面积和厚度,观察咬肌在不同水平上的面积、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咬肌体积与横截面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体积在术后3、6、12个月时分别缩小至术前的82.02%、77.00%和80.43%,术后各时期体积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A、B、c3个平面咬肌面积的变化:A平面在术后3、6、12个月分别缩小至术前的85.81%、78.86%和81.56%,B平面分别萎缩至术前的80.94%、75.03%和77.04%,而C平面近似原下颌角角区下降最多,分别为13.46%、11.48%和13.89%。各测量数值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5,P〈0.01)。咬肌厚度的变化:A平面在术后3、6、12个月时分别缩小16.54%、15.85%、4.69%,术后12个月时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而B、C平面在各随访时间的厚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颌角截骨术使咬肌发生了自行萎缩,原下颌角角区(C平面)的咬肌萎缩最为明显。因此在下颌骨截骨的术前的预测中应考虑到咬肌的萎缩,以更好地指导手术。
朱明柴岗张艳马晓飞俞哲元穆雄铮祁佐良
关键词:下颌角截骨术咬肌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成像
CD26分子在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表达的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CD26表面分子在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方法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s)组的正常皮肤组织取自接受腹部整形术的10例患者;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组瘢痕疙瘩组织取自此前未经过任何治疗的10例瘢痕疙瘩患者的胸部和腹部。利用酶消化法获得原代KFs和NFs,应用流式分析技术检测CD26表面分子在2组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用流式分选技术对NFs和KFs组中CD26表达阳性(CD26+)与表达阴性(CD26-)细胞进行分选,体外常规培养4 d后对细胞形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CD26表面分子在KFs和NFs中均可表达,但KFs组表达率(46.65±13.97)%明显高于NFs组(24.75±16.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流式分选后,CD26+与CD26-细胞群在NFs与KFs组中形态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CD26分子在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率,CD26-和CK26+细胞群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辛宇Melia BogariZin Mar Aung陈伟柴岗张艳
关键词:瘢痕疙瘩正常皮肤
骨髓基质细胞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为验证三维打印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可靠性,采用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修复裸鼠颅骨缺损。方法共10只裸鼠,其中实验组(n=5只):颅骨缺损区植入BMSCs/脱钙骨;材料对照组:颅骨缺损区植入单纯脱钙骨,采用实验组自身对照(n=5只);空白对照组(n=5只):双侧颅骨区造成缺损后旷置。术后3个月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和免疫组化(骨钙蛋白)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侧组织质地较硬,组织学表现为骨结构,骨钙蛋白免疫组化阳性;对照侧质地较软,组织学表现为结缔组织,骨钙蛋白免疫组化阴性;空白对照组仍表现为颅骨缺损。结论采用BMSCs可修复裸鼠颅骨缺损,验证了三维打印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可靠性。
张艳柴岗麻荪香袁捷
关键词:骨缺损骨髓基质干细胞
术中导航技术在复杂颅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术中导航技术是结合术前三维影像数据模拟处理、术中光学捕捉实时定位的一项综合性医工结合技术。利用此技术可以在手术中实时判断毗邻结构的解剖实况,帮助术者根据术前设计迅速掌握手术进度、保护重要的解剖结构,为原本无法开展的手术创...
俞哲元徐梁袁捷柴岗林晓曦韦敏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截骨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建立个性化的三维数字虚拟手术设计平台,为下颌角截骨整形的术前设计及术中截骨定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例在上海九院整形外科行下颌角肥大截骨术患者,术前均行头部螺旋CT检查,DICOM数据输入图形工作站,重建下颌骨、下齿槽神经三维数学模型,行下颌角虚拟截骨术,测量截骨线位置及截骨角度,同时对虚拟手术后的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下颌升支高度、下颌角间宽进行三维测量。结果经CT检查和DICOM处理,获得了下颌骨、下齿槽神经三维数学模型,及截骨线位置和截骨角度。将模拟截骨术前后的下颌角间宽、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下颌升支高度的三维数据进行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截骨中的应用,提高了下颌角肥大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数字化导航手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柴岗张艳郭妤穆雄铮祁佐良
关键词:下颌骨下颌神经管
获得性眼眶畸形在颅颌面外科治疗中的优势与不足
目的:探讨后天获得性眼眶畸形治疗过程的现状,治疗过程中几个关键性问题的分析,明确获得性眼眶畸形在颅颌面外科领域内的治疗趋势与不足之处。方法:回顾性研究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颅颌面专业组178例获得性眼眶畸形患者的治疗...
余东祁佐良柴岗王衡健
关键词:颅颌面外科
文献传递
下颌角精确截骨手术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数字化设计术中导板辅助实施下颌角精确截骨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应用导板辅助实施下颌角截骨术的105例患者,术前予以头颅三维CT扫描,并进行术前模拟设计,于术后5 d再次行头颅三维CT扫描,随访6个月,计算术前与术后保留内板高度、保留外板高度、下颌角角度之间的差值与截骨长度,以评估手术的有效性。同时记录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成功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进行二次手术。手术前后截骨内外板高度与下颌角角度有明显变化,具有一定的截骨长度。医患双方满意度平均分均高于4分,手术较为安全且有效。结论术前进行数字化设计,术中使用导板辅助实施下颌角截骨术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言颖杰Zin Mar Aung林力陈骁俊陈伟韩文卿邱晓慧Mooi Wei Jun孙梦哲金秉燮王雪彤张艳柴岗
关键词:下颌角截骨术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速成型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建立临床各种类型病例个体化三维模型,探讨其在颅颌面三维手术模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11例临床颅面骨畸形病例,其中先天性半面短小5例,先天性眶距增宽1例,外伤后颅面骨折3例,外伤后颅面骨缺损3例,...
柴岗曹得君韦敏穆雄铮祁佐良曹谊林
关键词:快速成型技术三维模型快速成型机个体化
文献传递
下颌角外翻角度的三维测量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 通过三维测量下颌骨的解剖形态,分析面下部过宽者下颌角肥大的程度,了解下颌角外翻的相关指标对面下部宽度的影响,为下颌角截骨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3~2006年间50例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临床下颌角肥大就诊者,女性46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29岁,均行全头颅螺旋CT检查和颅骨三维重建,测量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下颌升支高度、下颌角间宽及下颌夹角,并对各指标进行t检验和相关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所测就诊者下颌角角度左侧为(113.04±0.06)°,右侧为(113.55±0.06)°,下颌角间宽为(103.17±7.26)cm,下颌夹角为(73.00±5.35)°,外翻角度左侧为(36.46±12.41)°,右侧为(37.69±12.41)°;下颌角外翻角度与下颌角间宽呈显著正相关(r=0.453,P〈0.05);下颌角外翻角度与下颌夹角呈显著正相关(r=0.717,P〈0.05)°结论 下颌角外翻角度对下颌角肥大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
郭妤柴岗祁佐良詹明坤韦敏张英薛桂松
关键词:面部轮廓下颌角肥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