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荣阁

作品数:56 被引量:244H指数:10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糖尿
  • 19篇糖尿病
  • 11篇病毒
  • 8篇中医
  • 7篇神经病变
  • 7篇病变
  • 6篇胰岛
  • 6篇周围神经病
  • 6篇周围神经病变
  • 6篇基因
  • 5篇胰岛素
  • 5篇神经病
  • 5篇糖尿病周围
  • 5篇糖尿病周围神...
  • 5篇糖尿病周围神...
  • 5篇糖尿病周围神...
  • 5篇艾滋病
  • 4篇胰岛素抵抗
  • 4篇注射
  • 4篇子宫

机构

  • 32篇秦皇岛市中医...
  • 1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秦皇岛市第三...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53篇杨荣阁
  • 8篇佟杰
  • 8篇张振锋
  • 7篇周潮
  • 7篇曹亮
  • 7篇陶李
  • 6篇童骁
  • 6篇徐江红
  • 6篇周颖
  • 6篇郑新颖
  • 5篇张永健
  • 4篇刘萍萍
  • 4篇孙兴华
  • 4篇孟晶晶
  • 4篇陈国
  • 3篇吕翠霞
  • 3篇赵相军
  • 2篇黄黎
  • 2篇汤恒
  • 2篇吴中秋

传媒

  • 8篇河北中医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陕西中医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新中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天津中医学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乳头瘤病毒高低危基因型感染子宫颈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其差异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子宫颈组织后蛋白质组表达情况,探讨高、低危基因型感染子宫颈组织后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采用比较蛋白组学研究技术,对HPV高危基因型感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低危基因型感染的子宫颈尖锐湿疣和正常对照的子宫颈上皮组织进行两两比较,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对3组26个差异蛋白质点的分析共获得了22张肽质量指纹图,搜索后得到18个与其相匹配的蛋白质点。通过查询NCBInr数据库获得初步鉴定的18个蛋白质功能信息,主要与细胞代谢、信号传导、细胞分泌、细胞骨架构建及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相关。结论高、低危基因型HPV感染子宫颈组织后蛋白质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齐淑贞张国成张津萍曾学思曹元华钟铭英陶小华刘彤云王千秋杨荣阁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比较蛋白质组学
人乳头瘤病毒高低危基因型感染宫颈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其差异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组织后蛋白质组表达情况,探讨高、低危基因型感染宫颈组织后表达的差异及意义。 方法:采用比较蛋白组学研究技术,对HPV高危基因型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低危基因型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和正...
齐淑贞 张国成 张津萍 曾学思 曹元华 钟铭英 陶小华 王千秋 杨荣阁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感染质谱分析蛋白质组学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8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治疗组49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为主中药汤剂治疗。两组15d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8%(44/49)优于对照组70.3%(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75,P=0.0212);心电图改善75.5%(37/49)优于对照组51.4%(1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4168,P=0.0199);治疗后血脂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总胆固醇(4.62±0.85)mmol/L与(5.6±0.99)mmol/L,t=4.93,P〈0.01)、甘油三酯(1.81±0.83)mmol/L与(2.22±0.78)mmol/L,t=2.327,P=0.022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8±0.64)mmol/L与(1.84±0.18)mmol/L,t=6.659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缔痛片斯百T靠.
陈国杨荣阁张永萍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
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49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血糖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给予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减少(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提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患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
杨荣阁张振锋朱晓亮张凤杰孙兴华
关键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症候神经传导速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温肾助阳活血通络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阳痿63例
2011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需要长期服用硝酸酯制剂、8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加上心理因素,很易导致阳萎。2009年1至2010年8月,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阳萎63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59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陈国杨荣阁张永萍
关键词:血瘀型冠心病单纯西医治疗活血通络温肾助阳阳痿阳虚
HIV-1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PD-1水平增高与其活化状态正相关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CD38、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及KI-67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探讨HIV-1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与免疫活化和免疫耗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HIV-1感染者87例,健康志愿者22例,密度梯度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CD8+T细胞PD-1、CD38、HLA-DR、ki67的表达水平;观察用抗PD-L1 m Ab阻断PD-1/PD-L1通路后CD8^+T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变化。结果 HIV-1感染者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D8^+T细胞PD-1水平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CD8^+T细胞PD-1与CD38、HLA-DR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体外阻断PD-1/PD-L1通路后TNF-α、IFN-γ的表达量增加。结论 HIV-1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增加;PD-1过表达与HIV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功能受抑、免疫耗竭及疾病进程相关;体外阻断PD-1/PD-L1通路可恢复CD8^+T细胞功能。
肖健刘显郁晓磊董原王绪琴冷静杨荣阁王盈
关键词:免疫活化
HIV基因变异及分子进化研究
1981年美国最初报告了多例男性患上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尽管1983年艾滋病的病原体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被...
杨荣阁
关键词:HIV感染者基因变异基因重组分子进化
文献传递
湖北省采供血HIV-1感染者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湖北省经采供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流行株的亚型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2005年采集湖北省HIV-1感染者抗凝外周血22份,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PCR方法(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扩增HIV-1病毒gag至pol约3kb的核酸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应用BioEdit软件对序列排列、比对后,使用Clustal X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亚型,并应用Simplot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结果通过巢式PCR扩增以序列测定得到17份样品的序列,根据gag-pol基因序列,与HIV-1亚型国际参考株比较,通过系统进行分析,确定湖北省的17个HIV-1毒株与邻近省份河南省的流行株B′亚型十分接近,均属于泰国B′亚型,并且未发现重组株的存在。结论湖北省经采供血感染的HIV-1流行株属于B′亚型,与河南省有偿献血员流行的HIV-1 B′亚型密切相关。
刘萍萍张伟汤恒张险峰陈慧萍童骁杨荣阁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一种艾滋病毒P24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艾滋病毒P24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及应用,通过分离HIV阳性感染者体内的HIV病毒,扩增所分离病毒的P24蛋白基因,并通过载体体外表达和纯化获得P24蛋白,用纯化的P24蛋白免疫小鼠后,分离被免疫的...
杨荣阁严兵童骁刘萍萍
文献传递
湖北省抗病毒治疗和未治疗的HIV-1感染者耐药基因变异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湖北省流行的HIV-1毒株在经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未治疗人群中耐药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HIV-1感染者抗凝外周血,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IV-1 pol基因约2 kb的核酸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并通过斯坦福耐药基因数据库进行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抗病毒治疗组19例,未治疗组25例。在所有的HIV-1感染者样本序列中,发现针对蛋白酶抑制剂(PIs)的耐药突变:D30N(2.27%)。D30G(2.27%),M46I(4.55%),M46N(2.27%),147V(4.55%),184V(4.55%)。184L(2.27%),N88S(2.27%),L90S(2.27%),以及针对PIs的次要耐药基因突变;A71T(29.55%)。在治疗组中出现针对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及NNRTIs)的主要耐药基因突变的样本5例,突变主要有M41L(5.26%),A62V(5.26%),D67N(5.26%),L210W (5.26%),T215Y(15.79%):K103E(5.26%),K103N(10.53%),Y181C(5.26%),G190A(5.26%),K238N(5.26%)。在未治疗组中出现针对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及NNRTIs)的主要耐药基因突变的样本5例,突变主要有M184V(4%)。K65N(4%),Y115M(4%),F116L(4%),M184I(4%);V179D (4%),G190R(4%)。在逆转录酶(RT)基因中耐药意义不明的突变F214L,与药物的使用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P=0.03)。结论湖北省HIV-1感染者RT基因的耐药突变,在治疗和未治疗人群样本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治疗已经对HIV耐药基因突变的产生有了一定影响。同时。耐药意义尚未明确的突变位点F214L也可能与治疗或是某些药物的使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晓琼童骁汤恒刘萍萍张伟杨荣阁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耐药变异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